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7篇
临床医学   27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5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树突状细胞在介导创伤后迟发型超敏反应受抑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失血合并闭合性骨折对小鼠迟发型超敏(DTH)反应的影响。方法致伤后分别用2,4-二硝基氟苯(DNFB)和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涂抹小鼠腹部诱导DTH反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腹股沟淋巴结内FITC阳性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C),并测定DNFB致敏24h后淋巴结细胞过继性转移DTH反应的能力。结果创伤小鼠的DTH反应显著低于正常小鼠(P<0.01)。流式细胞分析表明,创伤小鼠腹股沟淋巴结中的FITC阳性细胞、携带FITC的DC以及携带FITC的成熟DC的百分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常小鼠(P<0.01)。DNFB致敏24h后淋巴结细胞过继性转移DTH反应的能力显著降低(P<0.01)。结论失血合并闭合性骨折导致小鼠DTH反应低下,这与创伤后DC向引流淋巴结内细胞递呈抗原的能力显著下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3.
T淋巴细胞在伤口愈合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从四个方面介绍了T细胞在伤口愈合中的作用。认为T细胞可以通过释放一系列淋巴因子作用于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从而对伤口愈合产生影响。应用重组淋巴因子是调控伤口愈合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4.
瞬时感受器电位(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TRP)通道的发现及研究进展使人们对钙离子的内流及炎症反应机制有了更新的认识和假设.TRP通道的同系体广泛分布于众多哺乳动物组织细胞内,这是一个拥有近30种通道蛋白的总家族,而这些蛋白同系体则组合形成了为数众多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通过这些通道的电流主要是由Ca~(2+)及Na~+构成.TRPV1在脓毒症及胰腺炎症、TRPM2在中性粒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而TRPA1在呼吸道炎症中的作用更预示着临床治疗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75.
炎症调控与脓毒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脓毒症的本质是机体炎症反应不断加剧、持续恶化的结果。目前针对脓毒症切实有效的治疗措施不多,抗炎治疗效果极不理想。胆碱能抗炎通路通过内源性的神经反馈调节机制来达到调控炎症反应、减轻炎症性损害的作用,且具有更快速和更易控制的特点,因而在炎症反应调控中更有优势。本文就脓毒症与炎症调控相关,特别是胆碱能抗炎通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6.
孤独感属于个体的心理状态范畴,无论何种类型的孤独均属于一种认为自己被世人所拒绝、所遗忘,心理上与世人隔绝的主观心理感受〔1〕。目前国内对孤独感的研究多侧重于学生和老年人群。  相似文献   
77.
黄芪多糖、人参茎叶皂甙对创伤后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梁华平,王正国,耿波,张艳630042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关键词黄芪多糖;人参茎叶皂甙;创伤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392.2本项目利用淋巴细胞培养及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研究了黄芪多糖(APS)、...  相似文献   
78.
我们应用小鼠非麻醉状态下Ⅲ度烧伤模型,观察烧伤后6天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黄芪多糖(APS)体内应用对烧伤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烧伤后6天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降低,脾细胞的T淋巴细胞转化、白介素2(IL-2)的产生均明显受抑;烧伤小鼠血清、巨噬细胞对T淋巴细胞转化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抑制性T细胞(Ts)的抑制指数也高于正常。APS经腹腔注射(250mg/kg,每天一次,连续5天)不仅可明显提高正常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还可使烧伤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恢复正常;APS体内应用还可纠正烧伤小鼠T淋巴细胞转化,TL-2产生的受抑状态,并可使烧伤小鼠血清、巨噬细胞及Ts的抑制活性降低至正常水平。上述结果提示:烧伤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受抑与烧伤后血清、巨噬细胞及Ts的抑制作用有关;黄芪多糖体内治疗可降低烧伤后血清、巨噬细胞、Ts的抑制活性,恢复烧伤后受损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9.
目的 研究活化蛋白-1(AP-1)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促进Ⅰ型胶原基因表达中的作用,探讨病理性瘢痕的形成机制。方法 用5μg/LTGF—β刺激鼠成纤维细胞株NIH3T3细胞,分别采用凝胶迁移变动分析(EMSA)和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研究TGF—β对AP-1的活化及其对α2Ⅰ型胶原mRNA水平的影响。结果 5μg/LTGF—β刺激NIH3T3细胞,0.5h即可检测到AP-1被活化,随时间推移AP-1的活性逐渐增强,6h达到峰值,而后活性逐渐减弱,24h仍然可检测到AP-1的活性。用TGF-8刺激NIH3T3细胞,24h后提取总RNA,经RT—PCR分析。与对照组相比α2Ⅰ型胶原mRNA水平明显增高。结论 TGF—β刺激NIH3T3细胞,可激活AP-1并可以上调α2Ⅰ型胶原的表达。  相似文献   
80.
采用 TBSA10%Ⅲ度烧伤小鼠模型探讨了烧伤后小鼠活化 T 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 )]i)蛋白激酶 C(PKC)活性的变化及其同 T 细胞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烧伤后活化 T 细胞内[Ca~(2 )i]降低,PKC 活性下降,且这一变化同烧伤小鼠 T 细胞白介素2(IL-2)mRNA、IL-2受体α(IL-2Rα)mRNA 水平降低,IL-2生成减少,IL-2Rα表达受抑,T 淋巴细胞转化降低密切相关。钙离子导入剂A23187及 PKC 激活剂 TPA 在体外可分别提高烧伤小鼠活化 T 细胞内[Ca~(2 )]i、PKC 活性至正常对照水平,也可明显提高烧伤小鼠 T 细胞 IL-2及 IL-2Rα的基因表达水平,但不能使之恢复正常。提示活化T 细胞内[Ca~(2 )]i、PKC 活性降低是导致烧伤后 T 细胞功能受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