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32篇 |
免费 | 179篇 |
国内免费 | 7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6篇 |
儿科学 | 17篇 |
妇产科学 | 15篇 |
基础医学 | 74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302篇 |
内科学 | 196篇 |
皮肤病学 | 14篇 |
神经病学 | 51篇 |
特种医学 | 2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5篇 |
外科学 | 197篇 |
综合类 | 741篇 |
预防医学 | 206篇 |
眼科学 | 22篇 |
药学 | 300篇 |
8篇 | |
中国医学 | 320篇 |
肿瘤学 | 23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59篇 |
2022年 | 66篇 |
2021年 | 80篇 |
2020年 | 60篇 |
2019年 | 43篇 |
2018年 | 40篇 |
2017年 | 34篇 |
2016年 | 36篇 |
2015年 | 52篇 |
2014年 | 129篇 |
2013年 | 102篇 |
2012年 | 125篇 |
2011年 | 153篇 |
2010年 | 132篇 |
2009年 | 155篇 |
2008年 | 123篇 |
2007年 | 147篇 |
2006年 | 153篇 |
2005年 | 135篇 |
2004年 | 124篇 |
2003年 | 79篇 |
2002年 | 70篇 |
2001年 | 87篇 |
2000年 | 78篇 |
1999年 | 79篇 |
1998年 | 48篇 |
1997年 | 40篇 |
1996年 | 38篇 |
1995年 | 37篇 |
1994年 | 45篇 |
1993年 | 31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24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4篇 |
1978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1962年 | 3篇 |
1960年 | 3篇 |
195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加巴喷丁(GBP)添加治疗对难治性癫(癎)局灶性发作的疗效以及对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96例难治性局灶性发作癫(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原用药物基础上,GBP组给予GBP添加治疗,托吡酯(TPM)组给予TPM添加治疗;添加治疗前后应用临床记忆量表(CMS)对入组者进行记忆功能评估及疗效评估.结果 添加治疗20周GBP组总有效率(75.0%)与TPM组(72.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添加治疗前比较,添加治疗后GBP组CM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PM组无意义图形再认、自由图像回忆、人像特点回忆和记忆商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 GBP作为添加药物治疗难治性癫(癎)局灶性发作有效,对患者记忆功能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急性脑卒中患者血压的变化规律。方法 9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 ,42例脑出血 ,5 4例脑梗死。以同期 65例Ⅰ期高血压作对照 ,全部患者均作 1~ 3d的 2 4h动态血压测定。并于第 2d始每隔 12h记录 1次 ,连续记录 7d ,至第14d再记录 1次。结果 脑出血组与脑梗死组 2 4h及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对照组升高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但脑出血组较脑梗死组更明显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而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脑出血的危险性分别是非高血压患者的 3~ 4倍。急性脑卒中后 84%患者血压迅速升高 ,于 12h达到高峰 ,4d内逐渐下降至低水平。结论 血压的昼夜波动变化特点与发生脑卒中的类型有密切关系。急性脑卒中后血压的变化呈先升后降的自然规律。高血压患者急性卒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额钻在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中的作用.方法 额钻辅助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15例.术中经额钻注入盐水.根据鼻内流水的出口定位额窦口.结果 15例手术额窦口全部成功定位并开放,未见手术并发症.随访3~18个月.治愈23侧(88.5%),好转3侧(11.5%).结论 额钻是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中额窦口辅助定位的重要方法,可增加额窦手术的安全性,有助于提高额窦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4.
105.
目的:探讨和验证前列痛栓治疗前列腺痛的药效。方法:采用小鼠肛门给药,以空白,消炎痛栓为对照组。测定前列痛栓对小鼠扭体次数,网状内皮系统吞噬指数,耳廓肿胀,肉芽增生及大鼠小肠肌电的影响。结果:前列痛栓能明显减少小鼠扭体次数,优于消炎痛栓;对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和滤纸片埋入形成的肉芽增生及大鼠小肠肌电的影响。与消炎痛栓相近。结论:前列痛栓治疗前列腺痛有显著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06.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Fuzheng Huayu Tablet (扶正化瘀片, FZHYT), which is used to reinforce qi and resolve stasis in patients with posthepatitic cirrhosis (PHC). Methods: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was conducted in 180 patients with PHC.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using random numbers to a treatment group treated with FZHYT and a placebo group; the treatment course was 6 months for both groups. Overall response, adverse events (AEs), and the 2-year survival rate were assessed after treatment. Evaluations were made on changes in liver function, liver fibrosis, coagulation, hemodynamics, degrees of esophagogastric varices, ascites, quality of life (QOL), and scores of main symptoms. Results: The overall respons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an the placebo group (86.7% vs. 62.2%, P<0.01). Patients in both groups had signi?cant improvements in liver function [total bilirubin (TBIL), albumin (ALB)], liver fibrosis [hyaluronic acid (HA), type Ⅳ collagen (CⅣ)], coagulation [prothrombin time (PT),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 fibrinogen (FIB), and thrombin time (TT)], hemodynamics portal venous flow (PVF), and splenic vein flow (SVF) after treatment. Between-group comparison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placebo group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chieved significantly greater improvements in TBIL, ALB, HA, C Ⅳ, PT, APTT, PVF, SVF, time to ascites resolution, 2-year survival, QOL, and symptom scores (P<0.05 or P<0.01).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AEs during the treatment. Conclusions: FZHYT is effective and safe for the treatment of hepatic cirrhosis as it is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liver function, liver ?brosis, coagulation, portal hypertension state, QOL, 2-year survival rate, and fewer AEs. 相似文献
107.
摘 要:[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肠道屏障功能的临床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162例在院肿瘤患者的血浆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细菌内毒素水平的数据,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其对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结果] 162例患者中,74例(45.68%)DAO值在正常范围内,88例升高(54.32%);89例(54.94%)D-乳酸值在正常范围内,73例升高(45.06%);145例(89.51%)细菌内毒素值在正常范围内,17例升高(10.4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营养不良C级、大便习惯改变、合并肠梗阻、合并感染患者的DAO、细菌内毒素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大便习惯改变、合并肠梗阻、合并感染患者的D-乳酸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便习惯改变是导致肿瘤患者血浆D-乳酸水平升高的独立影响因素(OR=11.712,95%CI:4.420~31.034,P<0.05),感染是导致肿瘤患者血浆细菌内毒素水平升高的独立影响因素(OR=3.280,95%CI:1.009~10.664,P<0.05)。[结论] 大便习惯改变、感染分别为影响肿瘤患者血浆D-乳酸、细菌内毒素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痉挛性斜颈(ST)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2015手术治疗的580例痉挛性斜颈的临床资料。借助肌电图、CT或MRI等检查判断参与痉挛的肌群,将痉挛肌肉分为原动肌、协同肌、随动肌,对原动肌做去神经术和肌切断术,协同肌做去神经术,随从肌可不予处理,从而形成三种术式:术式一,面部旋向侧颈后痉挛肌肉选择性切除术;术式二,同侧颈神经 1~6后支选择性切断术;术式三,副神经切断术。旋转型ST和侧屈型ST采用二联术或三联术,后仰型ST采用双侧术式一和术式二组合,前屈型 ST采用双侧术式三组合,混合型ST分期采用颈部神经选择性切断术和肌肉选择性切除术。结果 565例术后随访6个月~15年;术后6个月评估疗效:痊愈429例,显效68例,进步52例,无效16例;优良率为88%。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及肌切断术是治疗痉挛性斜颈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特点、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患者中男15例,女20例,男女之比为1∶1.33,平均年龄为25.6岁。以颈部肿块为主要表现,多数不伴有结核病的典型全身中毒症状。颈部淋巴结结核在临床上误诊率较高,抗结核治疗后治愈,随访1-3年,未见复发。结论颈部淋巴结结核临床表现不典型,有必要了解其临床特点和有效的诊断方法。手术活检可明确诊断,规则抗结核治疗可治愈。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瓷化胆囊经腹腔镜切除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对2006~2008年期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及附属盛京医院住院并手术治疗的24例瓷化胆囊患者中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的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4例瓷化胆囊患者占同期住院行胆囊切除术患者的0.48%(24/4964),术前超声诊断阳性率为87.50%(21/24),其中13例瓷化胆囊患者经腹腔镜治疗,均临床治愈,1例术后发生漏胆,2例合并有胆囊癌的病例随访12及14个月未见切口肿瘤种植及转移.结论 瓷化胆囊在超声影像学方面有特殊性表现,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是可行的,术中应常规做冰冻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