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5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目的 观察身痛逐瘀汤对胫骨骨折小鼠的骨修复作用。方法 将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和身痛逐瘀汤组,每组20只。当两组小鼠成功建立右侧胫骨骨折复合髓内固定模型半小时后,身痛逐瘀汤组给予浓度1.375 g/mL身痛逐瘀汤药液0.2 mL/d,生理盐水组给予同体积0.9 %NaCl溶液,两组均连续灌胃5 d。造模后,活体监测小鼠的后肢淋巴管回流功能、骨折断端软组织肿胀度和足底热敏痛阈;造模14 d后取材,检测骨痂形态计量学;造模后28 d后取材,检测骨折愈合生物力学性能。结果 ①造模后第1天(P<0.001)和第7天(P<0.001),身痛逐瘀汤组的淋巴管清除率优于生理盐水组。②造模后第2~7天,身痛逐瘀汤组后肢软组织肿胀度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③造模后第1天,身痛逐瘀汤组的足底热敏痛阈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0.01)。④胫骨Micro-CT重建显示,身痛逐瘀汤组小鼠比生理盐水组的骨痂量更多,骨小梁更致密,骨折线更模糊;定量分析发现身痛逐瘀汤组骨痂的BV/TV(P<0.01)和Tb.N(P<0.05)优于生理盐水组。⑤身痛逐瘀汤最大应力(P<0.001)和屈服应力(P<0.001)高于生理盐水组。结论 身痛逐瘀汤能促进淋巴管回流,减轻骨折后肿痛症状,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32.
目的:对耳针治疗颈型颈椎病进行临床疗效及经济学评价。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试验研究方法,评价了耳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短期疗效。2008年11月至2009年7月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门诊就诊的96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编程的计算机随机分组,其中耳针组48例,假耳穴组48例。耳针组采用颈椎穴、枕穴、神门穴耳针干预;假耳穴组采用相对应的3个假耳穴耳针干预。隔2日换1次耳针,疗程为1周,以有效率为疗效结局指标。以耳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直接成本作为成本,用Excel 2003进行了成本和均值的计算,用TreeAge Pro 2009软件构建了决策树,进行了CEA及敏感性分析。CEA以C/E,ICER为结局指标,进行了治疗1周的CEA分析。结果:耳针组与假耳穴组相比,治疗前与颈型颈椎病预后相关的基线资料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耳针组有效率优于假耳穴组。治疗后1周的C/E表明耳针组相对于假耳穴组的ICER为22,单变量敏感性分析与双变量敏感性分析的结果表明CEA的结果在有些情况下不太稳定。结论:耳针与假耳穴耳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经济学评价表明治疗后1周时耳针组的C/E优于假耳穴组,治疗后1周时耳针组相对于假耳穴组的ICER为22,患者可凭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选用。应用该结论时要注意相关概率和耳针组有效病例的直接成本对结果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益气化瘀补肾方治疗气虚血瘀肾虚型颈椎病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3月龄雌性SPF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益气化瘀补肾方组,每组10只。气虚血瘀肾虚型颈椎病模型通过病、证模型复合而成。益气化瘀补肾方组采用益气化瘀补肾方治疗1个月。通过放射免疫学、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研究益气化瘀补肾方的作用机制。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动物出现精神萎靡、少动,舌质、尾色瘀紫,体质量减轻,子宫及附件质量降低,环磷酸腺苷与环磷酸乌苷及其比值无明显差异,血黏度、血小板表面α-颗粒膜糖蛋白(alpha-granular membraneprotein,CD62p)增高,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降低。益气化瘀补肾方组与模型组比较,除子宫及附件质量外,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HE染色显示模型组颈椎间盘高度降低,纤维环出现裂隙,胶原纤维排列紊乱,髓核减少,软骨终板变薄;益气化瘀补肾方组椎间盘高度正常,纤维环排列稍紊乱,髓核结构良好,软骨终板变化不明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Ⅱ型胶原表达减少;益气化瘀补肾方组Ⅱ型胶原在纤维环的表达比模型组有所增加。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Ⅱ型前胶原基因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teinase1,TIMP1))基因表达降低(P〈0.01),益气化瘀补肾方组与模型组比较,Ⅱ型前胶原基因和TIMP-1基因表达增高,基质金属蛋白酶-13基因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益气化瘀补肾方通过调节免疫、凝血和内分泌系统等改善模型动物气虚血瘀肾虚状态,通过调节椎间盘细胞外基质以及相关金属蛋白酶延缓椎间盘退变。  相似文献   
34.
目的:考察明代以前腰痛用药规律。方法:以腰痛各种症状为关键词,借助"《普济方》数掘库管理系统",对治疗腰痛的用药情况进行检索,并采用分层聚类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前20味治疗腰痛的药物。结果:前20味治疗腰痛的药物频次及分层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明代以前腰痛用药规律以活血化瘀(当归、川芎、牛膝、桂心)、温阳散寒(杜心、附子、干姜、细辛、生姜、酒)为主,其次为补肝肾、强筋骨(杜仲、牛膝、石斛),再次为益气渗湿(人参、茯苓、白术与甘草),最后为祛风通络(防风、独活、石斛、细辛)。结论:明代以前腰痛用药规律首推活血化瘀、温阳散寒,其次为补肝肾、强筋骨,再次为益气渗湿,最后为祛风通络。  相似文献   
35.
调和气血法在骨退行性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理论认为,气血是正常人的生理基础,气血异常是重要发病因素。气血调和、阴平阳秘是人体的正常状态,也是治疗的理想目标。沪上石氏伤科提出调和气血理论是在继承传统中医理论精华的基础上结合中医骨伤科的具体特点而形成的学术体系。其继承人施杞教授和他所带领的团队在大量的临床观察和科学研究基础上,证实这一指导思想在骨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6.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探讨海风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筛选海风藤的有效成分和靶点,并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ition数据库做相应补充,通过DisGeNET数据库查找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分析海风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关键作用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分析海风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具体机制。结果根据口服利用度和药物相似性原则筛选出海风藤有效成分21个,筛选出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90个。在DisGeNET数据库中筛选出类风湿关节炎靶点1 832个。利用Cytoscape软件筛选出海风藤治疗RA的关键靶点与邻居靶点196个。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的富集分析产生了涉及炎症、免疫、破骨细胞分化等关键信号通路。结论海风藤通过多靶点、多通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作用机制包括直接参与破骨细胞分化,以及调节免疫、炎症反应等。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复方复方芪麝片对双前肢去势大鼠直立模型退变椎间盘形态及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方法:1月龄SD大鼠双前肢9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模型组、复方芪麝片组、空白对照组,每组30只(雌雄各半),分别在术后4、6、8月随机提取10只复方芪麝片组大鼠进行灌胃给药一个月,并于术后5、7、9月处死三组大鼠,取下腰部椎间盘,并进行藏红和天狼猩红形态学染色、免疫组化分析以及实时定量Realtime.PCR检测。结果:形态学藏红染色显示复方芪麝片增加椎间盘高度,防止纤维环撕裂和板层紊乱情况,增加软骨终板非钙化层胶原基质,防止其排列紊乱;免疫组化染色见到,复方芪麝片可以明显增加椎间盘髓核细胞外基质中Ⅱ型胶原的蛋白表达,降低软骨终板x型胶原表达;实时定量Realtime.PCR分析发现复方芪麝片在各时间点可以均显著增加Col2almRNA的表达,在术后7月和9月降低Colloal,MMP3,MMP13和IL.1betamRNA表达。结论:本研究证实复方芪麝片可以改善直立造成的腰椎间盘的退变情况。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1月龄双前肢去势大鼠腰椎间盘退变以及细胞外基质成分的改变情况。 方法:截断30只1月龄SD大鼠双前肢,并将其放于特制饲养笼内饲养,为模型组;正常组大鼠不处理,放于普通饲养笼饲养。并分别于术后5、7、9月处死两组大鼠,取下椎间盘,并进行形态学、免疫组化以及实时定量RT-PCR分析。结果:形态学分析显示模型组出现特征性的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免疫组化染色发现椎间盘内Col2水平降低,实时定量RT-PCR分析发现MMP3 and MMP13 mRNA表达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39.
中国老年人数量多,老年人免疫功能弱,是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的易感人群和高危易发人群。老年人感染后病情较重,死亡患者多为老年人。因此,预防和治疗老年人NCP,减少新增病例和死亡病例,对战胜此次疫情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NCP的疗效已经显现,但是中医药的预防作用与康复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针对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和病理特点,作者研究团队在国家"973"计划项目的资助下,证明老年人"肾精"明显不足,导致"肾精亏虚",机体出现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干细胞增殖和分化功能下降,而"补肾填精法"可以通过调节这种状态发挥防病治病的作用。所以,在中西医结合防治老年人NCP的过程中,恰当运用"补肾填精法"调节"肾精"状态,可以发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重要作用。对于尚未感染病毒老年人或处于隔离期尚未发病的老年人,可以补肾扶正以预防发病;对于普通型老年患者,应以祛邪为主,如果症状不能控制",疫邪"易"伏少阴",应补肾扶正祛邪共用,中西医结合防止传变以"截断扭转"病势;对于恢复期老年患者,"疫邪"已去,应以补肾扶正康复为主;但是,对于重症和危重症老年患者,则需要在辨证论治以及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下慎重运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 系统性分析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arrow bound ultra violet B light,NB-UVB)治疗银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及Medline等,收集所有单独常规疗法(口服抗组胺药或/和糖皮质激素)和复方甘草酸苷联合NB-UVB诊治银屑病临床效果的随机对照实验。对文献进行筛选、质量评价和发表偏倚的情况分析,并评价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银屑病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最终入组11篇文献,涉及包括对照组552例患者,实验组584例患者。11个研究均报道了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银屑病临床比较的计数结果,采用总有效率(显效率+痊愈率+好转率)为疗效指数进行meta分析。同质性分析发现11个研究之间具有同质性(P=0.60,I2=0%),因此meta分析采用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表明,合并OR=0.23(95%CI:0.17~0.31),显著性检验统计量Z=9.57(P<0.05)。9个研究对实验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进行了报道,同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其之间同质性(P=0.63,I2=0%),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来进行分析。实验组合并OR=2.70(95%CI:1.45~5.02),显著性检验Z=3.14(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NB-UVB治疗银屑病效果明显,但会有一定程度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