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5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早产胎膜早破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的影响因素,为预防早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研究影响早产胎膜早破的因素。结果在孕期增重上正常足月组明显高于早产胎膜早破组(P〈0.05)。在早产胎膜早破组和正常足月组中,无系统产检(OR=2.29,95%CI:1.02~5.14)、无吸烟或被动吸烟(OR=0.43,95%CI:0.19~0.98)、人工流产(OR=3.30,95%CI:1.44~7.59)、绒毛膜羊膜炎(OR=4.12,95%CI:1.06—16.05)、孕期阴道流血史(OR=9.60,95%CI:1.15~80.04)是影响早产胎膜早破的独立性因素。结论为预防早产,提高孕产妇和围产儿的健康水平,需要对影响早产胎膜早破的因素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补肾方含药血清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退变椎间盘细胞ColⅠ、ColⅡ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经手术摘除的椎间盘组织,采用组织块法培养原代细胞;以SPF级雄性SD大鼠制备药物血清。将传代第1代的退变椎间盘细胞接种于96孔酶标板中,分为6组,分别予低(5%)、中(10%)、高(20%)浓度的益气化瘀补肾方含药血清及相应浓度生理盐水血清DMEM培养液培养。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olⅠ、ColⅡmRNA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益气化瘀补肾方血清对椎间盘细胞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益气化瘀补肾方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干预后椎间盘细胞ColⅡmRNA表达水平上调、ColⅠmRNA表达水平下调,尤以中浓度更为明显(P<0.01)。结论:益气化瘀补肾方可能通过影响椎间盘组织胶原的变化而发挥防治脊髓型颈椎病椎间盘退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医认为人体生长壮老已的自然规律和筋肉骨髓的生长发育均与五脏中的肾密切相关。本文在探论肾藏精的生理功能的同时从中医基础理论和现代系统分子生物学角度对肾虚、衰老和骨关节炎三者之间的联系进行全新的阐释,肾通过调控骨组织局部微环境和骨代谢功能影响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发生发展,提示肾虚精亏是骨关节炎发病的本源。肾虚是导致衰老的核心要素,而肾虚致衰在免疫和氧化应激方面参与OA病程进展,揭示肾虚致衰是骨关节炎发病 的重要机制。骨关节炎是衰老的一种表征,关节软骨细胞衰老不仅是人体衰老代谢的产物,也是诱发OA的重要因素,近年研究证实清除衰老软骨细胞成为治疗OA热点。补肾强骨中药作为传统中医疗法应用于OA疾病防治,由于病情、体质之不同,效果虽存有差异,但均可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痛风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痛风如果治疗不当,反复发作可逐步导致组织破坏、骨侵蚀、关节疼痛和僵硬,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影响生活质量。西医治疗痛风主要目标是终止急性发作、控制血清尿酸及避免复发,虽然在终止急性发作和控制血清尿酸方面效果良好,但是实际应用中发现血尿酸的良好控制及达标并没有很好的避免痛风的复发。而且对于尿酸盐沉积的清除这个核心问题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中医药在改善临床症状及控制复发等方面往往有独特的疗效,同时还可以避免血尿酸控制的过低而带来的潜在风险,但背后的现代药理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限制了临床应用和推广。此外,中医药是否可以促进核心问题尿酸盐沉积的溶解清除,还需要深入探索研究。现就痛风的中西医研究现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热痹方对痛风性关节炎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对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抑制作用。方法:3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热痹方组、高剂量热痹方组、秋水仙碱组。除对照组外,其余4组小鼠均在足底关节附近注射3%尿酸钠晶体悬液制备痛风性关节炎(GA)小鼠模型。造模后6 h,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给予纯净水,低、高剂量热痹方组小鼠分别灌胃给予热痹方提取物(17.82 g/kg, 35.64 g/kg),秋水仙碱组小鼠腹腔注射给予秋水仙碱溶液(0.5 mg/kg)。观察治疗前后小鼠体质量、足肿胀、热痛阈的变化;苏木精-伊红染色评估足组织、肝脏和肾脏炎症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足组织中IL-1β、IL-6、TNF-α的含量;实时PCR(RT-PCR)检测足组织中IL-1β、IL-6、TNF-α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热痹方组或秋水仙碱组能显著减轻GA小鼠后爪肿胀程度(P<0.01),提高热痛耐受性(P<0.001),减少关节组织的炎症细胞浸润,且明显降低关节组织炎症介...  相似文献   
16.
背景 类风湿关节炎间质性肺疾病(RA-ILD)是类风湿关节炎(RA)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损害了RA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期。脏痹方在临床多用于RA经久不愈者,但其作用机制及对RA-ILD的疗效仍不清楚。目的 探讨脏痹方在RA和RA-ILD中的治疗可能性和潜在机制。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3月。将14只肿瘤坏死因子α转基因(TNF-Tg)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Saline组)、脏痹方组(ZBF组),每组各7只。同时随机挑选7只同窝野生型小鼠作为对照组(WT组)。ZBF组给予脏痹方灌胃(1.4 g/mL,1次/d,0.2 mL/次),WT组和Saline组小鼠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连续8周。干预完成后小鼠踝关节组织分别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炎性细胞面积,阿尔新蓝-橙黄染色检测软骨面积、骨面积占比,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测量破骨细胞面积。小鼠肺组织分别采用HE染色检测炎性细胞面积占比,Masson染色检测肺纤维化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肺组织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面积占比。结果 Saline组小鼠的踝关节内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增多,滑膜增生,关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诱导大鼠直立体位引起腰椎病变的实验方法来观察腰与肾的相关性,并由此认识"腰为肾之府"这一理论机制。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直立组及恢复体位组各8只,采用肩关节离断术、抬高食物和水的方法诱导大鼠直立,制备大鼠直立模型,9周后以X线片、血糖浓度、体重、肾组织形态为指标,观察腰椎变化对肾脏的影响。结果大鼠直立后出现下腰椎间隙变窄,椎体前缘出现唇缘样增生。直立组大鼠体重、肾小球直径、周长均较正常组显著性下降(P<0.01);直立组、恢复体位组的肾小球直径,周长较正常组均有显著性增加(P<0.01);肾组织出现病理变化,肾小球较正常组显著性增大(P<0.01)。结论大鼠直立后腰椎的变化可引发肾组织病理改变,恢复体位后有所改善,因此腰与肾关系密切,用现代实验方法验证了"腰为肾之府"中医理论。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桃仁-红花药对对动静力失衡性大鼠退变椎间盘软骨终板细胞老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50只雄性Wistar大鼠,清洁级,随机分为五组,分别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桃仁-红花药对组、美洛昔康组,每组10只。采用动静力失衡性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手术造模方法,对模型组、桃仁-红花药对组以及美洛昔康组进行手术造模,假手术组切开皮肤后不进行任何操作即缝合。造模3月后,桃仁-红花药对组、美洛昔康组分别给予桃仁-红花药对煎剂、美洛昔康悬浊液,每日一次灌胃;对照组、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每日一次灌胃,连续给药4周后一次性处死全部大鼠。取出大鼠完整C_(4/5)、C_(6/7)椎间盘,C_(4/5)椎间盘固定、切片,ABHO染色观察椎间盘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P21的表达,TUNEL荧光法检测软骨终板细胞凋亡;C_(6/7)椎间盘提取总mRNA,反转录后实时定量PCR检测P21 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椎间盘组织形态学有明显退行性改变;对比于模型组,桃仁-红花药对组椎间盘软骨细胞凋亡数量显著减少(P0.01);免疫组化及实时定量PCR检测显示,桃仁-红花药对组老化相关因子P21表达较模型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桃仁-红花药对可通过有效抑制老化相关基因P21表达,同时抑制椎间盘软骨终板细胞的凋亡,从而抑制椎间盘软骨的退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累及全身小关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前期研究发现,充足的淋巴回流功能有利于RA的恢复。本文主要探讨二陈加桃红四物汤治疗本病的疗效及其对淋巴管回流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10周龄TNF转基因(TNF-Tg)小鼠为模型,以二陈加桃红四物汤灌胃治疗12周,并选取同窝野生型小鼠作对照,采用Micro-CT观测小鼠的踝关节骨量,采用近红外-吲哚菁绿系统检测小鼠下肢淋巴管功能。结果:Micro-CT三维成像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NF-Tg组可见明显的骨质破坏,踝关节结构严重受损。二陈加桃红四物汤治疗后,骨结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淋巴管回流功能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NF-Tg组的淋巴管清除率明显下降;与TNF-Tg组相比,二陈加四物汤可促使受损的淋巴功能恢复。与对照组小鼠相比,TNF-Tg组的Pulse值明显下降,与TNF-Tg组相比,二陈加桃红四物汤可促进Pulse值明显升高。结论:二陈加桃红四物汤可以有效促进TNF转基因小鼠模型下肢的淋巴回流功能,从而缓解关节炎症,保护骨组织免受侵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