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3篇
  免费   352篇
  国内免费   133篇
耳鼻咽喉   58篇
儿科学   51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236篇
口腔科学   50篇
临床医学   708篇
内科学   445篇
皮肤病学   52篇
神经病学   102篇
特种医学   2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579篇
综合类   1615篇
预防医学   580篇
眼科学   183篇
药学   617篇
  8篇
中国医学   661篇
肿瘤学   275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310篇
  2013年   306篇
  2012年   348篇
  2011年   416篇
  2010年   350篇
  2009年   326篇
  2008年   358篇
  2007年   351篇
  2006年   292篇
  2005年   231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9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7篇
  1956年   7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41.
地摊经济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的一种经济形式。 地摊经济对缓解就业压力,改善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是我国市场经济的补充,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但也可能为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控带来一定的挑战。 本文简要介绍了当前我国地摊美食中常见食材的食源性寄生虫感染情况以及人群中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为地摊经济背景下我国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2.
目的 探讨牙线牵引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治疗胃角黏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镜中心收治的127例胃角黏膜病变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术中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牙线牵引辅助ESD组(牵引组,n=51)和传统ESD组(传统组,n=76),同时把41例胃角纤维化病例也分为牵引组(n=23)和传统组(n=18)。对比分析手术时间、整块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及出血、肌层损伤、穿孔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牵引组与传统组病例年龄、性别、病变大小及病变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牵引组手术时间较传统组明显缩短[(65.4±36.5) min比(103.5±43.2) min,P=0.012],病变整块切除率[100.00%(51/51)比90.79%(69/76),P=0.026]及治愈性切除率均更高[94.12%(48/51)比81.58%(62/76),P=0.042],且剥离过程中肌层损伤[5.88%(3/51)比25.00%(19/76),P=0.010]及术中出血更少[47.06%(24/51)比82.89%(63/76),P=0.010]。传统组2例(2.63%)纤维化病例穿孔,牵引组无穿孔病例,穿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3)。在胃角纤维化病例中,牵引组手术时间较传统组明显缩短[(81.4±29.3) min比(119.3±37.6) min,P=0.010],病变整块切除率[100.00%(23/23)比72.22%(13/18),P=0.007]及治愈性切除率均更高[95.65%(22/23)比72.22%(13/18),P=0.035],且剥离过程中肌层损伤[8.70%(2/23)比72.22%(13/18),P=0.001]及术中出血更少[78.26%(18/23)比100.00%(18/18),P=0.035]。结论 牙线牵引辅助ESD治疗胃角黏膜病变及有纤维化的胃角病变安全有效,与传统ESD相比,手术时间更短,治愈率更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43.
梁文珍认为,慢性输卵管炎性不孕症的病因主要是气滞血瘀,导致冲任失调,胞脉不畅,两精难以相合而不孕。对一侧或双侧输卵管通而不畅的轻症患者,用经验方通络汤化瘀通络;对双侧输卵管通而不畅,或一侧输卵管通而不畅、一侧输卵管不通的中症患者,用经验方散结汤化瘀通络、消积散结;对双侧输卵管不通的重症患者,用经验方化癥汤消癥散结、破血攻伐。同时,配合经验方野菊花通络灌肠颗粒保留灌肠。  相似文献   
144.
目的观察颅内压(ICP)监测下定向穿刺置管联合血肿外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HICH)中的应用。方法选取84例HIC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接受ICP监测下定向穿刺置管联合血肿外引流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治疗后2周临床疗效、手术临床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和昏迷评分(GCS),采用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ADL)评价术后4周依赖程度,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术后GCS评分及术后ADL依赖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P监测下定向穿刺置管联合血肿外引流术疗效显著,对术后病情评估、预后改善、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减少住院时间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5.
目的 巩膜扣带术后复发性视网膜脱离是严重危害患者视力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其原因很多,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1例巩膜扣带术后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研究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原因和处理方法,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1例(11只眼)巩膜扣带术后复发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收集眼底检查、再次手术方式和视力情况,分析复发原因和手术方式选择及视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复发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中原裂孔哆开的为3只眼,新发裂孔的为8只眼,合并人工晶体眼2例2只眼,高度近视3例3只眼,PVR B级的为1眼,C1级的为8眼,C2级的2眼,具有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特征的共5例5只眼。再次施行巩膜扣带术1只眼;玻璃体切除(简称“玻切”)+C3F8填充1只眼;玻切+硅油填充的9只眼。术后视网膜均已复位。术后患者平均最佳矫正视力为3.61±1.20,与术前平均最佳矫正视力(3.26±1.14)比较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1,P<0.05,95%CI:-0.592~-0.098)。 结论 原裂孔哆开、视网膜增殖导致新发裂孔、术中冷冻过强等原因是巩膜扣带术后复发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对于年轻人,无PVR,局限性视网膜脱离尽量再次选择巩膜扣带术;玻切术中尽量以激光封闭裂孔为主,可预防性眼内嵴后或360°赤道部3~4排激光;PVR C2级以上患者,尽量选择硅油填充。   相似文献   
146.
147.
陈创华  方建华  徐陈柯  王炜  孔凡雷  孙虹 《浙江医学》2020,42(21):2320-2322,2334
目的通过分析峡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的结节超声特征探讨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证实为峡部PTC86例患者的结节超声特征,根据病理结果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24例和无转移组6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结节超声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分析结节平均内径对峡部PTC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转移组突破甲状腺包膜的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于无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结节平均内径是峡部PTC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OR=0.814,P<0.01)。以结节平均内径预测峡部PTC患者发生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788,最佳截断值为7.9mm,灵敏度为80.6%,特异度为75.0%。结论结节平均内径以及甲状腺是否突破背膜是峡部PTC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8.
急性肾功能损害是心脏术后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为5%~30%,术后需行透析治疗者占5%;患者一旦发生急性肾衰竭(ARF),其病死率达15%~30%[1]。目前,因ARF的诊断标准不统一,缺乏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疾病早期不易发现。因此,2005年在阿姆斯特丹召开的急性肾脏损伤网(A-KIN)会议上,提出了急性肾损伤(AKI)的概念,并  相似文献   
149.
目的:总结他达拉非治疗西地那非治疗无效的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总结2010年9月至2012年3月15例按需口服西地那非治疗无效的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15例按需口服西地那非治疗无效的勃起功能障碍患者中,11例治疗后勃起功能改善明显,4例改善不明显,有效率73.3%。治疗前后IIEF-5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疗效满意。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轻微头痛2例,颜面潮红1例,1例出现轻微的腰背痛,均为一过性,继续用药后减轻或消失。结论:按时口服他达拉非是治疗按需口服西地那非治疗无效的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0.
目的 探讨前列腺囊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病理诊断为前列腺囊腺瘤患者的主要症状,诊治情况,结合文献对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断、病理学特征、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结果 患者男性,51岁,2008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症状,曾诊断“前列腺炎”,行药物治疗.2012年6月上述症状加重,行彩超检查提示:前列腺肥大并腺体内实性占位;行前列腺穿刺提示:前列腺增生,PINⅡ-Ⅲ级.于外院行TURP治疗,恢复良好.术后1个月开始反复出现血尿.2012年12月7日,急诊以“血尿待查”收入院.入院后完善CT、MRI、膀胱镜等相关检查,诊断为“膀胱颈部占位病变”行经尿道诊断性电切术,将肿物彻底切除.术后病理:前列腺囊腺瘤.组织学特点:前列腺腺体增生,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充血,无细胞异形性,无核分裂像.免疫组化:PSA(+),PSAP(+).结论 前列腺囊腺瘤是一种少见的前列腺来源的良性肿瘤,前列腺囊腺瘤在形态学上具有独特的组织结构,多表达PSA和PSA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