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5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47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4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7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193篇
内科学   215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56篇
特种医学   140篇
外科学   89篇
综合类   611篇
预防医学   145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243篇
  1篇
中国医学   191篇
肿瘤学   3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9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3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摘要】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平均值(ADCmean)、最小值(ADCmin)在预测食管癌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70例食管癌患者,根据病理分化程度分为高、中、低分化三组(分别为20、22、28例)。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及DWI扫描,分别测量病灶的ADCmean值、ADCmin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病理类型食管癌的ADCmin及ADCmean值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分化程度食管癌的ADCmean值、ADCmin值差异;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分析食管癌分化程度与ADCmean值、ADCmin值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ADCmean值、ADCmin值鉴别诊断低分化、中高分化食管癌的效能。结果:食管鳞癌与腺癌的ADCmean、ADCmin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低分化与中分化、中分化与高分化、低分化与高分化食管癌之间的ADCmean、ADCmin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食管癌的ADCmean、ADCmin值与病理分级均呈正相关(rs=0.801、rs=0.814); ADCmin值在鉴别低分化与中高分化食管癌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以ADCmin值≤1.245×10-3mm2/s为阈值诊断低分化食管癌的敏感度为88.1%,特异度为92.9%。结论:ADCmin值在预测食管癌病理分级方面优于ADCmean值,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82.
目的 分析比较托珠单抗、TNF-α拮抗剂及传统抗风湿药物(DMARD)治疗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o-JIA)不同时期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探讨新型生物制剂治疗So-JIA的免疫学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确诊的初发活动期So-JIA患儿30例,分为托珠单抗组(10例);TNF-α拮抗剂组(10例);DMARD组(10例),同时收集我院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对各组患儿治疗O月、3月、半年血清细胞因子(IL-1、IL-6、IL-18、TNF-α、S100A8、S100A9)的浓度进行检测,分析其与CRP、ESR及关节疼痛指数之间相关性.结果 各组治疗前细胞因子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IL-1、IL-6、IL-18及TNW-α浓度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P<0.05),而S100A8、S100A9浓度治疗前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托珠单抗组治疗后3个月及半年IL-6、IL-18浓度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NF-α抑制剂组治疗后3月及半年TNF-α浓度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3月、半年关节疼痛指数、ESR及CRP值均较治疗前水平显著降低,生物制剂组优于DMARD组,且托珠单抗组比TNF-α抑制剂组降得更低(P<0.05).各生物制剂组IL-1、IL-6、IL-18浓度与CRP、ESR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同时IL-6、TNF-α浓度与关节疼痛指数之间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 IL-1、IL-6、IL-18及TNF-α等细胞因子共同参与So-JIA免疫病理过程,其中IL-1、IL-6及IL-18作用更为突出,托珠单抗组较其他治疗组各细胞因子浓度明显降低,提示托珠单抗治疗So-JIA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3.
正患者,男,26岁,因摔倒致左膝疼痛伴活动受限12 d入院。入院体检:左膝关节轻度肿胀,无畸形及皮下淤血,内侧压痛,主动及被动活动时疼痛,浮髌试验(-),前后抽屉试验及侧方应力试验(-),患肢肢端运动、感觉正常,足背动脉搏动良好。外院X线、CT及MRI检查显示:左股骨内侧髁骨折,前内侧骨片明显移位,大小约2.5 cm×1.5 cm,内侧髁关节面缺损并塌陷,松质骨压缩,见图1A、B。结合影像学结果及患者自身情  相似文献   
84.
目的 验证复方氟康唑凝胶对耐氟康唑假丝酵母菌的抗菌效果。方法 选用琼脂扩散法,比较复方氟康唑凝胶与氟康唑凝胶对耐氟康唑假丝酵母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通过感染耐氟康唑假丝酵母菌大鼠治疗试验,比较复方氟康唑凝胶与氟康唑凝胶治疗效果。结果 复方氟康唑凝胶抑菌圈直径(18.55±0.03)mm(n=20),氟康唑凝胶抑菌圈直径(7.12±0.01)mm(n=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氟康唑凝胶治疗感染耐氟康唑假丝酵母菌大鼠15d的转阴率为80%,氟康唑凝胶为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15);复方氟康唑凝胶抑制阴道灌洗液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能力、减轻病变损伤程度明显高于氟康唑凝胶(P<0.05,n=15)。结论 复方氟康唑凝胶对耐氟康唑假丝酵母菌的抗菌效果肯定,较氟康唑凝胶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85.
介绍柏正平教授分期论治哮病经验.柏教授认为哮病发生的病因病机颇为复杂,其病因与外邪侵袭、饮食不当、体虚病后关系密切,而病机则责之于肺、脾、肾三脏,病理因素责之于风、痰、虚三端,故柏教授辨证论治哮病多从"风、痰、虚"三端和"肺、脾、肾"三脏入手,将临床分为发作期与缓解期.发作期责之于风痰,治宜祛风解痉、化痰平喘,常以舒喘汤加减治之;缓解期责之于肺、脾、肾虚,治宜健脾化痰、补益肺肾,常以补肺益肾膏化裁治之;且将活血化痰之法贯穿治疗始终,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6.
介绍柏正平教授治疗晚期肺癌的经验。柏教授认为,晚期肺癌的病机特点以本虚为主,肺肾阴虚是关键,夹杂毒瘀为标,治疗上提倡辨病、辨证及辨症相结合,标本兼顾,注重肺肾同治,自拟肺康方,并结合肝脾同调、培土生金法灵活化裁,以达到控制瘤体进展、提高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的目的。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87.
失眠是困绕现代社会人们的常见疾病之一.柏正平教授在临证中善用症状截断之治法,总结不寐治疗重在调神,首先改善失眠症状,再配合多维用药法以辨证施治.自拟安神宁寐方在治疗失眠临证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8.
介绍柏正平教授对肺结节病的病因病机认识及临证经验.柏教授认为,肺结节发病之内因多为肺气亏虚,肺之抗邪能力降低,外因为外邪隐袭犯肺;病理因素有痰、热、瘀、毒等;其病位在肺脾,基本病机为气机不畅、热毒滞肺、痰瘀互结,以清肺化痰、软坚散结为治疗总原则.柏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自拟清肺散结方,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灵活加减,强调苦寒清热及祛瘀散结之品不宜久用,应中病即止,以防损耗肺气,并主张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再次手术切除与经皮射频消融在老年复发性小肝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 年1 月至2014 年1 月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56 例肝癌术后以小肝癌形式复发的老年患者。其中再次手术切除治疗34例(手术切除组),经皮射频消融治疗22例(射频消融组)。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术后生化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存状况,使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射频消融组患者治疗后TBIL、ALT、AST、ALB指标优于手术切除组(P<0.05);手术切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数(31例次)明显高于射频消融组(8 例次)( P<0.05)。射频消融组术后1、3、5 年无瘤生存率(86.4%、54.5%、45.5%)均明显好于手术切除组(61.8%、26.5%、1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射频消融对老年复发性小肝癌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优于手术再切除,而且射频消融具有创伤小、肝功能影响小、术后并发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CA125、CA242、CEA检测对不同分期胰腺癌相关性的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60例胰腺癌患者作为胰腺组及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人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的水平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胰腺组不同病理分期胰腺癌患者血清中的CA199、CA125、CA242及CEA的含量均显著性提高(P<0.05);随着病理分期的进展,与前几期比较,上述4项指标在Ⅲ、Ⅳ期患者中有显著性增高(P<0.05),而且阳性率也有升高的趋势,统计学处理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CA125、CA242及CEA对胰腺癌均有一定诊断价值,可以作为对不同病理分期胰腺癌诊断的依据,对诊断和鉴别胰腺癌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也为患者尽早发现疾病、尽早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