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5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122篇
内科学   60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8篇
综合类   280篇
预防医学   10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68篇
  1篇
中国医学   186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对比分析评估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数字乳腺X线摄影(digital mammography,DM)及超声检查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ntraductal papilloma,IDP)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567例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乳腺IDP患者的临床资料,共696个病灶,以美国放射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为诊断标准,比较DBT、DM及超声检查对乳腺IDP的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的差异。结果:DBT较DM、超声较DBT、超声较DM对IDP的检出率(60.6%vs44.7%;99.0%vs 60.6%;99.0%vs 44.7%)及诊断符合率(51.3%vs 39.4%;80.2%vs 51.3%;80.2%vs 39.4%)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IDP及致密型乳腺组织中IDP的检出及影像学征象,超声为首选检查,但DBT作为一种新兴的DM技术同样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高频电波刀(LEEP)电熨术与BPM红外光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一组120例宫颈糜烂患者采用LEEP球型电极电熨及另一组90例宫颈糜烂患者采用BPM红外光治疗,观察患者反应及术后宫颈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随访至12周,两组治愈率分别为89.17%和85.56%;总有效率为96.67%和94.44%,无继发性出血和感染发生,治愈与宫颈糜烂的程度和类型有关.结论 LEEP电熨治疗宫颈糜烂操作简单、安全、效果好,患者痛苦小;BPM红外光治疗宫颈糜烂时间短、手续简单,费用低.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与炎症的关系,化痰活血方为主综合治疗UAP的临床疗效以及对hs-CRP、FIB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4例UAP痰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和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组在使用西药的基础上,加用化痰活血方.治疗前后抽血查hs-CRP、FIB和血脂.结果:两组均可降低hs-CRP、FIB和血脂水平,治疗组降低血hs-CRP、FIB、TG优于对照组,其临床疗效更显著.结论:炎症机制在UAP中起重要作用,以化痰活血方为主综合治疗UAP可抑制炎症反应,降低hs-CRP,同时降低血脂,尤其是甘油三酯水平,有效降低FIB,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液流变学,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4.
万宇  王阳  杜贞苹  林青  刘艳霞 《北京中医药》2023,(12):1341-1344
卵巢早衰(POF)指女性卵巢功能在40岁以前提前出现衰竭,引起早绝经、不孕以及绝经期相关症状,并可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疾病的患病风险,是妇科的疑难重症,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殖功能和身心健康。本病的根本病机在于肾水衰涸,天癸早竭。肾者,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临床辨治中应重视以肾为主导的五脏整体观,在补肾的基础上予以五脏同治,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究人参皂苷化合物K(GCK)对脓毒症心脏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随机分组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8)、生理盐水组(NS组,n=8)、人参皂苷化合物K(GCK组,n=8),GCK组和NS组采用复合感染脓毒症大鼠模型(MIM模型),各组相应处理后大鼠腹主动脉取血,ELISA法检测脂多糖(LPS)、白介素-6(IL-6)、心肌钙蛋白-I(cTn-I)、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液氧仪测定线粒体的Ⅳ态呼吸氧耗速率(ST4)、Ⅲ态呼吸氧耗速率(ST3)、呼吸控制率(RCR)、磷氧比(P/O)、氧化磷酸化效率(OPR);罗丹明法(Rh123法)检测膜电位(MMP);透射电镜分析心肌组织线粒体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与Sham组、NS组相比,GCK组IL-6、cTn-I、ALT、AST各指标含量显著升高,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观察:与NS组相比,GCK组心脏损伤相对较正常,细胞器丰富,均匀分布,未见大面积聚集,肌原纤维排列整齐、结构致密,肌节呈对称性分布,粗细均一。线粒体功能:与Sham组相比,NS...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天麻酚类成分对脑缺血大鼠海马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造成大鼠脑缺血模型。造模6周后,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天麻酚类成分高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天麻酚类成分低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8只。给药3周后,比色法检测海马NO含量和NOS活性,免疫印记法检测大鼠海马NOS 3种亚型(nNOS,iNOS,eNOS)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NO含量、NOS活性及nNOS和iNOS表达明显升高,eNOS表达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组和高剂量组大鼠海马NO含量、NOS活性及nNOS和iNOS表达明显降低,eNOS表达明显升高;低剂量组大鼠NOS活性和iNOS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天麻酚类成分对脑缺血大鼠海马NO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7.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毒持续复制导致的肝脏炎症坏死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抗病毒治疗是阻断疾病进展、控制传染性、提高生活质量的最重要手段.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重点强调了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1].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相关因素对冠状动脉(冠脉)高度狭窄的冠心病患者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方法将111例经冠脉造影诊断1支或1支以上冠脉狭窄≥95%的冠心病患者(其中男性74例,女性37例,平均年龄63.8±9.9岁)按Werner等提出的侧支分级标准分为3组CC0组27例,CC1组45例,CC2组39例。于入院24h内采集晨起空腹(>6h)静脉血测血清脂蛋白,1周内完成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1)血清脂蛋白水平CC0和CC1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4.81±0.88mmol/L和4.80±1.02mmol/L)均明显高于CC2组的4.23±0.71mmol/L(P<0.05;P<0.01);CC0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高于CC1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0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1.22±0.28mmol/L)明显低于CC1组的1.38±0.34mmol/L和CC2组的1.40±0.24mmol/L(P<0.05和P<0.05);CC1和CC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冠脉病变程度①CC1组右冠脉闭塞率(62.2%)显著高于CC0组的33.3%和CC2组的43.6%(P<0.01);CC0与CC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CC1和CC2组无闭塞率(2.2%和10.3%)明显小于CC0组的25.9%(P<0.01);CC1和CC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CC0组多支闭塞率(11.1%)明显低于CC1组的26.6%和CC2组的38.5%(P<0.01);CC1与CC2组间多支闭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病变支数和优势冠脉三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左心室射血分数两两组间比较CC2组(60.31%±12.73%)显著高于CC1组的53.38%±12.95%(P<0.05)。(4)等级回归模型随左心室射血分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闭塞支数的增加,以及总胆固醇水平减低,患者具有良好侧支循环的可能性增加。结论侧支循环等级增高的几率随闭塞支数而增加,而血清总胆固醇水平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则不利于良好侧支循环的建立。在血管病变程度相当时,良好的侧支循环可以有效地保护左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49.
结核分枝杆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青  朱玲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5):345-349
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克服了传统检测方法的诸多不足,能够对难以培养、生长缓慢的结核分枝杆菌进行更加敏感、特异、准确、快速的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评价。本文概述了目前国内外几种结核分枝杆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的原理、应用现状及评价。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PL)对γ干扰素(IFN-γ)诱导的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MC)表达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为TPL应用于狼疮肾炎的治疗奠定理论基础、提供实验数据。方法将MMC随机分为空白组、IFN-γ刺激组、TPL干预组,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 PCR)检测各组中IP-10 m RNA相对表达量;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P-10分泌量;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中JAK/STAT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JAK1、JAK2、STAT1及其磷酸化蛋白p-JAK1、p-JAK2、p-STAT1,以及IFN-γ受体(IFN-γRβ)和JAK/STAT1信号通路负反馈调节蛋白SOCS1的表达情况。结果 1)MMC经不同质量浓度(2、4、8、10 ng/ml)TPL预处理2 h后再加入IFN-γ共同作用24 h,IP-10 m RNA相对表达量与刺激组相比分别下降45.35%、65.40%、89.76%和94.72%(P均<0.01);IP-10蛋白分泌量分别下降了5.21%(P=0.531)、54.70%(P<0.01)、87.17%(P<0.01)和92.45%(P<0.01)。2)MMC经TPL预处理40 min后再加入IFN-γ共同作用20 min,JAK1、JAK2、STAT1蛋白磷酸化水平与刺激组相比明显降低(PJAK1<0.01、PJAK2<0.01和PSTAT1<0.05)。3)MMC经IFN-γ刺激后,IFN-γRβ蛋白表达水平与空白组相比明显增加(P<0.01);经TPL干预后,IFN-γRβ蛋白表达水平与刺激组相比明显减少(P<0.01)。4)IFN-γ刺激MMC后,SOCS1蛋白表达水平与空白组相比小幅升高(P<0.05);而经TPL刺激后,SOCS1蛋白表达与刺激组相比明显增加(P<0.01)。结论 TPL可能通过抑制JAK/STAT1信号通路,从而下调IFN-γ诱导的MMC表达IP-10;抑制IP-10表达,减轻或阻止炎症反应,有望成为TPL治疗狼疮肾炎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