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白草没食子酸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Lour.)Baill]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功效。内服治疗尿路感染、支气管炎等,外敷治痈疮结肿和皮肤湿疹^[1]。美国民间曾用三白草的同属植物(S.cernnus)作为消肿的泥敷剂^[2]。研究发现其中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木脂素  相似文献   
2.
复方SZ滴眼液对实验性半乳糖白内障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复方SZ滴眼液对实验性半乳糖白内障的防治作用。方法:以民间验方为基础、以水蛭(SZ)为主要成分,配制成SZ滴眼液;并在SZ滴眼液的基础上配制成富含锌和维生素C的复方SZ滴眼液。用SD大鼠复制D-半乳糖白内障模型。将实验分成3组:①生理盐水对照组;②SZ组;③复方SZ组。用FS-3V裂隙灯显微镜动态观察各组动物晶体混浊情况,并于实验第15d测定各组晶体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GSH)和可溶性蛋白(SP)的含量。观察并比较两种滴眼液对半乳糖白内障的防治作用。结果:复方SZ组和SZ组大鼠晶体混浊的速度均较对照组慢、程度也较轻;复方SZ组大鼠晶体混浊的速度较SZ组慢、程度也较SZ组轻。晶体抗氧化指标测定显示,复方SZ组和SZ组晶体的SOD、GSH-Px和GSH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复方SZ组晶体的SOD和GSH-Px又较SZ组高。各组晶体SP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SZ滴眼液和复方SZ滴眼液均具有较好的延缓和减轻半乳糖白内障的作用,复方SZ滴眼液较SZ滴眼液的作用更明显。其机理可能与复方SZ滴眼液较SZ滴眼液更富含微量元素锌和维生素并具有更强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难治性黄疸研究找到一种较为合适的动物模型。方法:16只狗胆管壁浸润注射1%甲醛,1月内观察胆汁粘度和管壁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注射后胆管粘膜有进行性加重的炎症、粘膜脱落、纤维化及乃至管腔狭窄,其病理变化及临床的硬化性胆管炎病理特征基本符合。结论:本模型可望成为研究难治性黄疸的较为实用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观察龙虎芪黄汤对四氯化碳(CCl4)、D-半乳糖胺(D-GaIN)所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影响,结果表明龙虎芪黄汤可显著降低由CCl4、D-GaIN所致小鼠血清ALT、AST及肝组织MDA的升高,明显提高肝组织SOD的含量,能明显改善CCl4、D-GaIN所致的肝组织病理学损伤,而对肝组织NO、TNF-α含量则无明显影响.说明龙虎芪黄汤对CCl4、D-GaIN所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可起到保肝降酶、抗脂质过氧化等作用.  相似文献   
5.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眼球内恶性肿瘤[1],单眼发病多见,1/3患儿可累及双眼;本病常发生于2~5岁以下儿童[2],多在3岁内出现症状[3].本文通过对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的眼球CT结果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明确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表现及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6.
林丽婷  罗霄  王继森  廖婉  高天慧  杨青松  杨鹏  林薇  代文东  孔颖 《中草药》2022,53(11):3425-3431
目的 构建Copula函数,研究莪术Curcuma Rhizoma-三棱Sparganii Rhizoma药对治疗“气滞血瘀”证的方剂剂量耦合效应。方法 从自建方剂数据库中收集治疗“气滞血瘀”证并含莪术-三棱药对的中医方剂,对其中莪术剂量和三棱剂量进行数据处理和检验,从阿基米德Copula函数族、椭圆Copula函数族中选择出最佳的Copula函数建立数学模型,描绘联合分布函数图,测算Kendall秩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监测莪术剂量和三棱剂量数据间的相关性。结果 整理归纳出505首方剂。Gaussian Copula函数模型能较好地反映莪术剂量和三棱剂量之间的相关性,莪术剂量和三棱剂量的Kendall秩相关系数为0.225 6,Spearman秩相关系数为0.333 0,说明莪术剂量和三棱剂量之间具有较强的非线性关系,且呈正相关,当剂量增加时,两者之间的耦合效应会增强。结论 基于Copula函数模型,研究莪术-三棱药对在中医方剂配伍中的剂量相关性,从数据挖掘和数理统计角度为传统经典药对相须为用提供依据,为研究中药药对在中医药方剂配伍中的剂量关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高湿地区世居人群血清中幽门螺杆菌(Hp)抗Hp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情况及其胃蛋白酶原水平的变化情况,了解高湿地区胃蛋白酶原与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对136例血清标本进行胃蛋白酶原和Hp检测,胃蛋白酶原检测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Hp检测采用胶体金法。结果 Hp IgG抗体阳性组血清胃蛋白酶原Ⅰ水平为(143.7±87.57)μg/L,高于阴性组(123.89±72.47)μg/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 IgG抗体阳性组血清胃蛋白酶原Ⅱ水平为(19.48±13.88)μg/L,高于阴性组(12.55±9.78)μ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 IgG抗体阳性组血清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为9.09±4.59,低于阴性组的11.48±4.7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蛋白酶原和Hp IgG抗体检测对于世居高湿地区居民血清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湿Hp IgG抗体阳性人群血清胃蛋白酶原Ⅱ浓度较阴性人群明显增高,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较阴性人群明显降低,提示高湿环境居民胃底黏膜病变风险较大,应重视Hp和胃底黏膜的体检。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胃癌免疫治疗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前沿,为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的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数据库中检索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7月6日发表的有关胃癌免疫治疗的文献,筛选符合标准的文献,使用Web of Science、InCite、Excel、VOSviewer等工具对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和可视化分析。结果:最终选取878篇文献,年发文量呈总体上升趋势;发文量排前三的国家依次是中国、日本和美国;发文量排前三的机构依次是日本国立癌症中心、复旦大学和首尔大学;核心作者合作网络分析显示,日本和韩国的研究人员在该领域的合作较密切,形成了4个合作关系紧密、成员较多的合作团体,中国研究人员与国外的合作较少,合作网络较松散;关键词词频分析和聚类分析显示免疫检查点阻断是胃癌主要的免疫治疗方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尤其是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及其与化疗/靶向药物的联合治疗,免疫治疗疗效及预后的预测与相关生物标志物是该领域的热点和前沿。结论:近六年来胃癌免疫治疗的研究快速发展,我国是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国家,应加强对胃癌免疫治疗的疗效及...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不同月龄大鼠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进行比较,优选合适骨质疏松模型的大鼠月龄。方法将3、6月龄大鼠分别随机分成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模型组切除双侧卵巢,假手术组大鼠只行腹部切口,不切除卵巢。造模后20周,对所有大鼠的腰椎和股骨进行骨密度(BMD)检测,并取血清进行E2和T含量测定。结果3月龄、6月龄模型组腰椎和股骨BMD分别与假手术组腰椎和股骨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5);3月龄组造模后腰椎和股骨BMD下降率〈25%,6月龄组造模后腰椎和股骨BMD下降率〉25%;6月龄模型组与假手术组腰椎和股骨BMD均显著高于3月龄相应组别的BMD(P〈0.01);3月龄、6月龄模型组大鼠B含量与同月龄假手术组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1),T含量均有上升,但3月龄组T含量上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6月龄组T含量上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6月龄模型组大鼠E2/T比值与3月龄模型组大鼠相比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性激素水平与骨密度考虑,选择6月龄的雌性大鼠作为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模型动物优于3月龄。  相似文献   
10.
吕亚萍  林薇  马雪梅 《放射学实践》2016,(11):1080-1083
目的:探讨髂腰韧带在腰椎节段数定位中的价值.方法:分析接受腰椎MRI检查的8762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腰骶移行椎692例(腰椎骶化241例,骶椎腰化451例).观察髂腰韧带在腰骶移行椎组及无移行椎组中节段水平.结果:无移行椎组(8070例)髂腰韧带起自L5横突水平为8010例,60例起源于L4横突水平;腰骶移行椎组中,241例腰椎骶化者髂腰韧带起自L4椎体横突水平,451例骶椎腰化者髂腰韧带起自L6水平.结论:髂腰韧带解剖定位相对恒定,但合并移行椎时,应慎重利用其进行腰椎节段数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