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118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31.
用生物素标记凝集素—卵白素过氧化酶法研究了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及新生隐球菌在实验性小鼠感染病变中组织型的14种凝集素结合形式,并与其室温下培养的菌细胞结合形式比较。结果白念珠菌培养细胞与刀豆凝集素(ConA),扁豆凝集素(LCA),及豌豆凝集素(PSA)反应阳性,其他11种凝集素阴性。组织型茵细胞除与琥珀酸麦胚凝集素(SWGA)反应阳性外,其他结合形式同培养菌细胞,提示培养菌细胞转为组织型细胞壁糖分发生变化。热带念珠菌结合形式同白念珠茵,说明同属真菌细胞壁糖成分和结构的相似性。新生隐球菌与14种凝集素均不结合,与念珠菌结合形式不同,提示利用凝集素鉴定组织内病原真菌的可能前景。  相似文献   
32.
白癜风与一氧化氮及其相关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氧化氮是一种细胞间信使,近年来又被看作是一种细胞毒效应分子,可参与自身免疫病的发病,其合成和生物学效应受多种细胞因子调控.白癜风是一种获得性色素脱失性皮肤病,一氧化氮可能通过参与黑素细胞破坏和调节自身免疫在白癜风发病中起作用.文中综述了一氧化氮及其细胞因子在白癜风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33.
作者利用小鼠阴道上皮和鼠尾鳞片表皮两个实验动物模型,研究了三种临床上报告内用治疗银屑病有效的中草药有效成份的作用机理,见到喜树碱能显著地抑制上皮细胞有丝分裂并促进表皮颗粒层形成,肿节风浸膏主要是促进表皮颗粒层形成,而苦参素则只有抑制上皮细胞有丝分裂的作用。利用这两个实验模型对喜树碱、肿节风浸膏和苦参素的疗效及毒性,以氨甲喋呤为对照进行评价,结果与临床观察大致相符。  相似文献   
34.
表皮抑素     
一、引言表皮是一种不断更替的组织,在正常情况下其厚度保持恒定。这里必定存在某种自稳(homeostasis)调节机理,有许多事实提示这是一种负反馈。反馈调节需要信息的交换,迄今所知,细胞间信息的传递是由化学信使来进行的。既然考虑表皮组织的自稳机理是负反馈,就有理由认为传递信息的化学信使可能是某种对表皮细胞分裂有抑制作用的物质。60年代初,Bullough等通过实验证明了表皮中实际上存在这样的物质,并用“抑素”(chalone)一词来命名它。近十余年来,有许多关于抑素研究的报告。并有人试图从抑素的调节机理来探索某  相似文献   
35.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 SLE因价格昂贵国内应用不多,我们用小剂量免疫球蛋白配合皮质类固醇治疗 3例 SLE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例 1男, 35岁。以面、躯干和双上肢红斑 5个月伴关节痛及光敏感为主诉于 1998年 6月入我院。体检:颜面、双耳及躯干散在暗紫红色斑,中心萎缩。实验室检查:抗核抗体 (ANA)1∶ 80(+ ),狼疮带试验 (+ ),补体 C3降低,尿蛋白 (+ )。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皮变薄,表皮突变平,基底细胞灶状液化,真皮水肿,浅层毛细血管扩张,管周淋巴细胞浸润,色素失禁。临床诊断: SLE。入院后给予甲泼尼…  相似文献   
36.
黄芪注射液治疗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可能的作用进行实验研究。方法 各31例录常型银屑病分别用综合治疗和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对比观察临床疗效。同时研究黄芪煎剂和黄芪注射液对小鼠阴道上皮细胞增殖、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鼠尾鳞片表皮分化和血浆内皮素-1水平的影响。结果 加用黄芪注射液与单纯综合治疗相比皮疹消退时间明显提前,治愈率明显提高。动物 实验表明黄芪注射液对上述4个指标均有作用。其作用均比黄芪煎剂强。结论 黄芪注射液治疗银屑 病有效,其作用可能是阻断多个发病环节。  相似文献   
37.
资料 :38例睑黄瘤患者中 ,男性 6例 ,女性 32例 ;年龄2 7~ 72岁 ,平均 45 8岁。病程 3个月至 2 1年。皮损面积 0 3cm× 0 4cm~ 0 6cm× 1 8cm。方法 :采用VersapulseC激光系统波长为 5 32nm的可变脉宽FDNd∶YAG激光。激光参数根据皮损区域反应设定 ,以治疗后皮损颜色转灰白色为标准。能量密度 7~ 11J/cm2 ,脉宽 7~ 10ms,光斑直径 3mm。激光治疗次数视皮损消退情况而定 ,最少 1次 ,最多 7次 ,治疗间隔 3~ 4周。结果 :38例睑黄瘤患者中 ,痊愈 (皮损完全消退 ,恢复正常皮色 ) 2 5例 ,显效 (皮损消…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在白癜风患者血清中的变化。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50例白癜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并用2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 局限性、泛发性白癜风患者血清IL-6、GM-CSF水平及泛发性患者血清IL-1β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节段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局限性、泛发性患者血清GM-CSF水平及泛发性患者血清IL-6水平进展期显著高于稳定期。结论 IL-6和GM-CSF在非节段型白癜风自身免疫机制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9.
40.
中药局部光化学疗法治疗银屑病2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7种中药中,经光敏试验筛试出光敏作用最强的二种中药白芷、大黄,将其各自配成30%酊剂,涂于皮损后照射长波紫外线及中波紫外线。治疗27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总有效率92.6%,可与口服中药光化疗法相比,并可避免口服光敏性药物引起的全身副作用及致癌、白内障等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