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118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01.
复方茯苓汤及冲剂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按中医治则选用显著抑制小鼠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的中药 [1]组成复方茯苓汤并制成冲剂,用于治疗湿疹,比较汤剂和冲剂的疗效。 一、方剂及方法 复方茯苓汤:茯苓 15 g、泽泻 9 g、黄柏 9 g、栀子 9 g、赤芍 9 g、浮萍 9 g、当归 9 g、甘草 6 g。每日 1剂,水煎服 2次。复方茯苓冲剂:取 500剂的量( 40 500 g),以含 0.2%吐温 20的 50%乙醇水溶液 3次重复渗滤,收获提取液 40 500 mL,浓缩成稠膏 8 100 mL,加蔗糖、糊精制成颗粒,干燥,每克冲剂相当于生药 2.5 g。每次服 10 g,每日 2~ 3次。 二、治疗对象及分组 治疗对象为急性…  相似文献   
102.
由于反应素活体内检查法不便利,Wide等于1967年使用放射变应原吸附试验(Radioallergosorbent,简称RAST)作为活体外检查反应素的方法。此法与皮肤反应、诱发反应的一致率颇高,其临床的有用性逐渐被肯定。但是迄今RAST主要被应用于哮喘及变应性鼻炎,而异位性皮炎与前两者  相似文献   
103.
问:最近,我身上经常起疙瘩,很痒。有人说是因受风引起的“风疹”,可我现在非常注意,也没感到受风,为什么还起? 河北 张彤 答:“风疹”是一个俗名,也有称为”风疹块”、“鬼风疙瘩”的。医学上称为“荨麻疹”。 荨麻疹也有与受风有关的。如寒冷性荨麻疹,就因冷风刺激而发病。然而,荨麻疹的真正病因是很复杂的,其绝大多数属于变态反应,也就是过敏反应。能引起变态反应的东西很多,药物如青、链霉素等,食  相似文献   
104.
刘晓明  林熙然 《中华皮肤科杂志》1994,27(4):227-228,T001,2
接种孢子丝菌于小鼠皮内造成实验性皮损,用多种方法研究病理组织内菌的形态学特点及变 化。确认HE染色标本中孢子周围有一环状不着色晕。组织内该菌的凝集素结合形式与其培养相同而有 别于多种其他深部真菌。发现半薄切片能更清晰地显示菌体形态及其与宿主细胞的关系。在宿主细胞免 疫低下时菌丝可存活并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105.
β—榄香烯对表皮角化及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莪术为治疗银屑病常用中药之一,其有效成份β-榄香烯对实验性肿瘤具抑制作用。作者通过鼠尾鳞片表皮-小鼠阴道上皮实验模型系统研究该药与银屑病治疗有关的药理作用。结果见到该药腹腔注射具有抑制上皮细胞有丝分裂和促进表皮颗粒层生成两种作用,而以后者更为突出。提示β-榄香烯促进角朊细胞分化的作用较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显著而有别于一般细胞毒药物。  相似文献   
106.
丹皮酚治疗某些皮肤病12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丹皮酚治疗某些皮肤病122例杨春梅,涂彩霞,林熙然1993年11月~1995年6月,我们应用丹皮酚治疗湿疹、皮肤瘙痒症、尊麻疹共12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根据《实用皮肤科学》(刘辅仁等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243,307...  相似文献   
107.
许多达到美国风湿病协会诊断标准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以不同底物:小鼠肝、人的颗粒细胞、大鼠肝及小鼠肾等,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抗核抗体(ANA)阴性.这些病人中,许多具有抗细胞浆抗体Ro(SSA).新近Sontheimer等报告了一组与Provost等报告的临床上相似的LE病例,具有特征性的光敏性狼疮皮炎,谓"亚急性皮肤红斑狼疮",血清学上亦是Ro抗体阳性,  相似文献   
108.
可变脉宽倍频Nd:YAG532nm激光治疗血管性皮肤病631例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我们自1998年1月始,应用可变脉宽倍频Nd:YAG532nm(VPW532)激光治疗631例血管性皮肤病患者,取得明显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9.
莪术油霜剂外用治疗银屑病的药效学及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莪术油霜外用治疗银屑病的药效学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鼠尾鳞片表皮-鼠阴道上皮实验模型,观察莪术油霜外用对上皮细胞分裂及表皮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莪术油霜与0.02%丙酸氯倍他索霜一样,有显著的抑制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促进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的作用。结论:莪术油霜为中等疗效的治疗银屑病的外用药物,其作用机制可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促进角质形成细胞正常分化。  相似文献   
110.
我们采用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伊曲康唑胶囊治疗3例因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及广谱抗生素而并发的粘膜念珠菌病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3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21岁、52岁及60岁。2例原发病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其中1例合并狼疮性肾病、肺间质纤维化、肺内感染及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第3例原发病为红皮症。发病前用药史:①皮质类固醇激素及免疫抑制剂:3例均口服醋酸泼尼松片,剂量为40mg/d至60mg/d,用药2周至13周。3例均由醋酸泼尼松改为甲基泼尼松龙,剂量为480mg/d至80mg/d,静脉滴注,用药1~3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