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4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52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123篇
预防医学   27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5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梁意芸  俞旭艳  林晨 《新中医》2020,52(20):115-117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8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 例。对照组在常规牵引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观察比较2 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87%,对照组为79.49%;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 个月,复发率观察组为5.41%,对照组为25.81%,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5.13%,对照组为12.82%,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牵引的基础上,针刺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减少复发及不良反应,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肌动蛋白相关蛋白复合体2/3(actin-related protein complex 2/3, ARPC2/3)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制备40例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及1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总RNA,采用RT-PCR法分析 ARPC2/3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同时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蛋白表达.结果 (1)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组织及正常宫颈组织中ARPC2/3基因及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3%~65%及20%~27%(P<0.005)表达差异有显著性.(2)ARPC2/3基因及其蛋白在维吾尔族子宫颈癌不同临床分期及不同分化程度组织中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是在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淋巴结转移阳性组中表达率明显高于淋巴阴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ARPC2/3在维吾尔族宫颈鳞癌中高表达,对宫颈癌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Bcl-2蛋白和Bag-1蛋白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变化以及两者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对3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Ⅱ、25例CINⅢ(原位癌4例)及36例浸润性宫颈鳞癌(ISCC)组织中的Bcl-2和Bag-1蛋白进行检测,并以20例子宫肌瘤经手术切除的正常宫颈鳞状上皮作对照进行分析。结果:Bcl-2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CINⅠ/Ⅱ、CINⅢ和宫颈癌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10.00%、43.57%、76.00%、66.67%,其表达在CIN和宫颈癌组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余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g-1在正常宫颈组织、CINⅠ/Ⅱ、CINⅢ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15.00%、48.72%、72.00%、83.33%,其表达在正常组织与CIN和宫颈癌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上皮内瘤变与宫颈癌中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中Bcl-2与Bag-1蛋白表达同时增加。结论: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和鳞状上皮癌中均有Bcl-2、Bag-1过表达,表明它们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均起重要作用。Bcl-2与Bag-1在肿瘤早期抗凋亡作用相互增强,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miR-101与其靶基因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COX-2)在维吾尔族妇女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Ⅰ、Ⅱ、Ⅲ(CINⅠ、Ⅱ、Ⅲ)及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以探讨miR-101及其与COX-2的关系。方法应用锁定核苷酸原位杂交技术(LNA-ISH)检测维吾尔族妇女慢性宫颈炎、CINⅠ~Ⅲ和子宫颈癌组织中miR-101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COX-2在维吾尔族妇女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Ⅰ、Ⅱ、Ⅲ及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miR-101在慢性宫颈炎、CINⅠ~Ⅲ及子宫颈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0%、72%、48%、24%和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7.828,P=0.000)。慢性宫颈炎组织中未见COX-2阳性表达;CINⅠ、Ⅱ、Ⅲ以及子宫颈癌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36%、60%、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8.846,P<0.05)。miR-101与其靶基因COX-2呈负相关性(R=-0.997,P=0.000)。结论 miR-101与其靶基因COX-2可能与子宫颈癌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25.
双内酰亚胺化合物——乙亚胺及丙亚胺(即ICRF154、ICRF159)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新型抗癌药物,首由Creighton氏合成。我们实验也证明它们对移植性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它能阻止肿瘤周围的血管形成,防止癌细胞转移。但其水溶性小,临床疗效也不够理想;并可产生胃肠及骨髓方面的毒性反应。为了寻找疗效高,毒性较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病灶清除术治疗女性慢性后尿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例女性慢性尿道炎的患者实行病灶清除手术,术后联合抗生素进行治疗,采用自定的标准对疗效加以评定.结果 总200例患者有146例患者治愈,无效54例.该治疗手段的有效治愈率为73%.结论 病灶清除术对于女性慢性尿道炎的患者疗效较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7.
黄腐酸(Fulvic acid,以下简写为FA)对动物移植性肿瘤有一定抑制作用,已于前文报道。实验发现,黄腐酸对某些肿瘤(如L615白血病,网织细胞肉瘤ARS等)于常规给药时,即可产生明显抗肿瘤作用;但在另一些实验肿瘤(如肉瘤S_(37)),只有在接种瘤细胞前给药,才显示其抗肿瘤作用。黄腐酸对肿瘤细胞没有直接杀伤作用,对核分裂亦无影响,这就提出一个问题,黄腐酸的抗肿瘤作用机理何在?是否通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硒蛋白P(selenoprotein P,Sel P)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胰腺癌病人36例,分别切取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胰腺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Sel P在各组织标本中的表达。结果:Sel P在胰腺癌组织的表达率为55.6%,低于其在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率86.1%(P0.05)。另外,Sel P在TNMⅠ、Ⅱ期病人中表达率为60.9%,而在Ⅲ期病人中表达率为53.8%(P>0.05)。结论:Sel P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正常胰腺组织。尚未发现Sel P表达强度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TNM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29.
目的 研究血管腔内成形术(pere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s,PBSC)注射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的82例患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组42例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行PTA术联合自体PBSC注射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行单纯PTA术,比较两种方法之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接受治疗.治疗组ABI由术前0.32±0.11提高至术后第3个月的0.50±0.14和术后第6个月的0.49±0.13(t=-6.765和-6.040,P<0.05),TcPO_2由术前(26.1±2.3)mm Hg提高至术后第3个月的(32.7±4.2)mm Hg和术后第6个月的(34.5±2.7)mm Hg(t=-8.901和-14.250,P<0.05),对照组ABI由术前0.30±0.12提高至术后的0.47±0.15及0.47±0.13(t=-5.631和-5.873,P<0.05),TcPO_2由术前(25.9±2.4)mm Hg提高至术后第3个月的(28.9±2.9)mm Hg及术后第6个月的(28.9±2.1)mm Hg(t=-5.090和-5.389,P<0.05).治疗组术后TcPO_2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TA和自体PBSC注射是治疗缺血性下肢血管病有效的手段,自体PBSC注射有持续性升高TcPO_2的作用,两者的联合运用效果优于单纯PTA术.  相似文献   
30.
水杨梅和水团花提取物体外抑菌活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雪  林晨  李药兰  岑颖洲  沈伟哉 《中草药》2008,39(10):1532-1535
目的比较水杨梅和水团花不同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探寻该两种水团花属植物的有效抑菌成分。方法用肉汤稀释法测量水杨梅和水团花的乙醇粗提物、石油醚、醋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位,余水部位以及水杨梅甾体混合物、水团花单体化合物对6种实验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水杨梅各萃取部位及水团花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在实验质量浓度范围内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铜绿假单胞杆菌、枯草芽胞杆菌或猪霍乱沙门氏菌显示出了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从水团花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出的化合物中,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显示出了较好的抑菌作用。结论水杨梅和水团花均含有抑制细菌的有效成分,为水团花属抑菌药物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