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4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42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99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212篇
预防医学   128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23篇
  2篇
中国医学   121篇
肿瘤学   5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11.
<正>性生活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会日渐减少,这是器官功能客观的变化规律。但主观上有意识地作适宜的努力,会推迟性衰老的到来,有的夫妇到了"花甲"之年仍能保持良好的性机能,它对于维系家庭的和谐、愉快、幸福是很重要的。希望性机能随着身体的寿命一同延长下去的人,注意以下问题,有助于防止"性衰老"。  相似文献   
112.
目的 研究精准前庭康复训练对晕动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门诊62例晕动病患者,所有受试者在训练前2周内乘坐同一大巴车,乘坐30 min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对其晕车症状进行自我评分;所有受试者接受3次精准前庭康复训练治疗。治疗后1周再次乘坐同样的大巴车,并再次行VAS评分。并分别按病情轻重、性别、年龄进行分组,将不同组别受试者治疗前、后晕动病症状得分进行比较,评价精准前庭康复治疗对晕动病的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受试者在精准前庭康复训练1周后其晕动病症状得分较训练前明显降低(8.18±4.67 vs 27.67±7.16,P<0.01),其中症状重度和极重度组较中度组治疗效果好(χ2=21.98,P<0.05);男女受试者之间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χ2=0.008,P>0.05);青少年组治疗效果较青中年组好(χ2=5.57,P<0.05)。结论 精准前庭康复训练对晕动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使晕动病敏感度降低,重度以上及青少年患者的治疗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癌胚抗原(CEA)联合血清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共入选病例85例,分为肺癌组及良性病变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CEA以及血清CEA、CYFRA21-1、NSE的含量。结果:肺癌组中检测的各项肿瘤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均P<0.001),肺腺癌组中血清CEA、NSE与肺泡灌洗液CEA等指标水平要显著高于肺鳞癌组(均P<0.05),而肺鳞癌组中血清CYFRA21-1水平则要高于肺腺癌组(P<0.001)。在单项指标中支气管肺泡灌洗液CEA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最高,联合4项肿瘤标志物可继续提高诊断敏感性及准确性。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CEA联合血清CEA、CYFRA21-1、NSE的检测有助于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CE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血清高,联合检测能提高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了解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在老年人肺部疾病并存侵袭性肺曲霉病(IPA)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收集半年来因肺部疾病住院并高度怀疑并存IPA的老年患者,予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后,行BALF GM检测,同时行血清GM检测,并予痰或BALF真菌培养及涂片、胸部计算机断层显像(CT)等检查,依照欧洲癌症研究及治疗组织和真菌研究小组(EORTC/MSG)的建议,依宿主因素、临床特征、微生物学证据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将入选者分为确诊IPA、临床诊断IPA、拟诊IPA和非IPA患者,用统计学方法了解BAIF GM检测的诊断效率。 结果 共76例高度怀疑IPA的老年患者入选,其中1例确诊IPA,11例临床诊断IPA,6例拟诊IPA,以上18例作为病例组,其余58例非IPA患者作为对照组。当以GM值为0.5作为界值时,BALF GM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3%、82.8%、60.0%和94.1%.而血清GM检测在同样界值时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5.6%、91.4%、66.7%和86.9%;以GM值为1.0作为界值时,BALF GM和血清GM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均可达100%,但BALF GM检测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66.7%和90.6%)明显高于血清GM检测(22.2%和80.6%)。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以GM值0.725为界值时BALFGM检测诊断效率最高,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3.3%、96.6%。 结论 BAIF GM检测在诊断老年人肺部疾病并存IPA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5.
目的:探讨化疗药物对心电图QRS波群电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出现QRS波群电压降低的临床资料.结果:100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出现肢导联低电压33例(33%),其中左胸导联低电压27例(27%),右胸导联低电压3例(3%),肢导联和左胸导联低电压26例(26%);全导联低电压11例(1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可出现QRS波群电压降低,可能为药物引起的心肌损伤表现,化疗时应给予关注及预防.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是否在重症中暑肺损伤中起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不同浓度(1.125、2.25、4.5 mg/kg)HSYA腹腔注射预处理小鼠,建立重症中暑(sHS)小鼠模型,分为低、中、高剂量HSYA中暑组、单纯中暑组及正常对照组,12只/组。初步观察及比较各组热耐受的情况,以确定HSYA最佳治疗剂量;后使用中剂量HSYA及RIP1活化抑制剂Nec-1预处理小鼠,分组为HSYA+HS组、Nec-1+HS组、HS组及正常对照组,8只/组,观察72 h恢复期核心体温变化特征,比较热耐受情况及生存情况。给予相同处理因素处理小鼠分组为正常对照组,HS组,HSYA+HS组及Nec-1+HS组,正常对照组6只,其余18只/组,分别于重症中暑恢复期不同阶段(0、2、6、12、24 h)处死小鼠,每个时间点处死3只小鼠,收集小鼠的肺组织、肺泡灌洗液及血液样本,取肺组织行HE染色,并进行病理评分,检测肺湿干重比,肺含水量,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蛋白含量;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HMGB1水平及血清中TNF-α、IL-6及HMGB1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恢复期(2、6、12 h)肺组织中RIP1、RIP3、MLKL-s358、MLKL表达水平,及经HSYA预处理后MLKL-s358蛋白水平。结果 中剂量及高剂量HSYA预处理可明显改善小鼠热耐受能力,中剂量与高剂量无显著差异,后续药物预处理以中剂量(2.25 mg/kg)作为标准剂量;与HS组相比,HSYA+HS组和Nec-1+HS组小鼠热耐受程度均增加(P<0.05),HSYA+HS组和Nec-1+HS组无明显差异。HSYA及Nec-1预处理组小鼠生存率增加(P<0.05),肺组织病理评分、TNF-α、IL-6及HMGB1水平降低(P<0.05),肺湿干重比,肺含水量,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蛋白含量及HMGB1水平降低(P<0.05),HS小鼠恢复期肺组织RIP1水平及MLKL-s358磷酸化水平升高(P<0.05),与HS组相比,HSYA+HS组MLKL-s358磷酸化水平降低。结论 重症中暑小鼠肺组织可发生程序性坏死,HSYA可通过抑制程序性坏死发挥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7.
目的 探讨关节软骨蛋白瓜氨酸表位的表达情况,以及瓜氨酸化表位对抗瓜氨酸蛋白抗体(ACPAs)的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体外诱导实验:实验组加不同浓度梯度的脂多糖、热灭活细菌(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或二型胶原(CII)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等不同刺激物诱导体外培养关节软骨蛋白瓜氨酸化,等量PBS作为对照组,利用特异性结合瓜氨酸化表位的单克隆抗体ACC4(IgG1)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CC1(IgG2a)作为阳性对照,Hy2.15(IgG1)和L243(IgG2a)分别作为同型阴性对照,显微镜下观察瓜氨酸化蛋白表达;体内诱导实验:SD大鼠右膝关节内注射不同浓度脂多糖作为实验组,左膝关节内注射等量PBS为对照组,3 d后取膝关节组织,制成冰冻切片,利用上述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瓜氨酸化蛋白表达;建立不同种系的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小鼠模型,评价其疾病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同时收集小鼠血清与高滴度抗瓜氨酸化抗体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采用液相芯片技术检测小鼠及类风湿患者血清中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水平,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关节炎小鼠关节软骨瓜氨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特异性结合瓜氨酸化CII 表位的ACC4抗体未能结合至经不同诱导的关节软骨组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CC4抗体和含高滴度的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抗体均能结合至CIA小鼠关节炎症关节软骨周围的滑膜组织;成功构建不同种系小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其发病率和疾病严重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液相芯片技术分析结果显示,小鼠血清中的抗瓜氨酸化抗体低表达或几乎不表达,但抗CII三螺旋结构多肽的抗体反应性较强。结论 轻度急性炎症反应不足以引起关节软骨蛋白瓜氨酸化,其特异性抗原表位的表达需要高强度的炎症反应。二型胶原诱导的小鼠关节炎模型中炎症关节软骨蛋白可表达瓜氨酸化抗原表位,但瓜氨酸化抗原表位的表达不足以引起小鼠体内抗瓜氨酸化抗体的免疫应答,其免疫应答需要更多的刺激信号来诱导。  相似文献   
118.
119.
目的 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是患者在经历肿瘤或肿瘤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主观感受,临床症状表现为精力疲乏,情绪低落,认知能力下降,兴趣丧失,无法从事原先可胜任的工作,且患者经过休息后得不到缓解,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功能、参与社会活动、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描述淋巴瘤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化疗的淋巴瘤患者128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Piper疲乏量表对患者进行测评,单因素分析部分采用方差分析以及Spearman相关分析,多因素部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128例淋巴瘤化疗患者整体疲乏水平评分为(5.32±2.19)分,处于中度疲乏水平;其中存在癌因性疲乏的患者有103例,发生率为80.5%。情感疲乏水平得分(7.37±3.26)分,处于重度疲乏水平,感官维度得分(5.48±2.11)分,行为/严重性维度得分最低,平均为(5.12±1.97)分,认知/情绪维度得分(5.87±2.32)分。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在影响淋巴瘤化疗患者疲乏水平的各因素中,性别(OR=3.225)、化疗次数(OR=2.883)、Ann Arbor分期(OR=3.00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淋巴瘤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发生率高,处于中重度疲乏水平,应对男性患者、化疗次数>10次的患者以及Ann Arbor Ⅲ期及Ⅳ期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缓解淋巴瘤化疗患者的疲乏现状。   相似文献   
120.
目的评估局部眼用盐酸丙美卡因对感染性角膜溃疡需氧菌体外培养的临床效果影响。方法将60例细菌感染性角膜溃疡患者在使用盐酸丙美卡因进行眼部局麻前后分别进行取样,眼部局麻前的样本为对照组,眼部局麻后的样本为试验组。眼部局麻具体处理方法为滴入一滴盐酸丙美卡因入患者眼中大约1 min。比较2组间的初步诊断结果和需氧菌体外培养后的细菌鉴定结果。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的初步诊断角膜感染情况为:单一细菌感染率均为88.33%(53例/60例);两种细菌同时感染率分别为8.33%(5例/60例)和10%(6例/60例);多种细菌同时感染率分别为3.33%(2例/60例)和1.67%(1例/60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需氧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离最多的均为链球菌(Streptococcus spp),分别占所有分离菌株的55.93%(33株/60株)和52.46%(32株/61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是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分别占所有分离菌株的13.56%(8株/60株)和14.75%(9株/60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细菌学培养检测结果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无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使用盐酸丙美卡因进行眼部局麻对感染性角膜溃疡的初步诊断结果以及需氧菌体外培养结果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