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0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肿瘤标志物测定胃癌的诊断与随访价值(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s, TM)是表示肿瘤存在并反映其一定的生物特性的生化物质。从临床角度出发,主要指那些在血液、体液及组织中可检测到的与肿瘤相关的物质。早在1846年,Bence-Jones首先从尿中发现了可检测多发性骨髓瘤的特异性蛋白(一种免疫球蛋白的轻链)。到二十世纪初,学者们又先后提出了与肿瘤有关的异位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等。随后,在1933年和1959年陆续发现了与前列腺肿瘤有关的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及组织分化同功酶等。以上这些成果可视为TM研究的第一阶段。1963年苏联学者Abelev发现了原发性肝癌的标志物甲胎蛋白(AFP),1965年加拿大学者Gold和Freedman又发现了另一个重要的直肠癌标志物癌胚抗原(CEA),AFP和CEA的发现是TM研究的第二阶段。此后,TM的概念才与肿瘤细胞的“分泌  相似文献   
232.
蜘蛛螫伤致心脏损害临床少见,笔者遇见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7岁。患儿于入院前12小时,一只蜘蛛螫伤右腹股沟后,即感局部疼痛,并蔓延至双小腿,约15分钟后发生呼吸困难。当地卫生院给予50%葡萄糖加肌苷、维生素C静脉注射等,1小时后呼吸困难缓  相似文献   
233.
放射性间质性肺炎是辐射伤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为更有效的防治,作者首次用复方樟柳碱(CA)来治疗大鼠的放射性肺炎。方法45只Wistar鼠随机分成3组:(1)照射组;(2)CA防治组;(3)正常对照组。(1)和(2)组鼠接受单次全胸60Coγ射线30Gy照射。(2)组照射前两天开始进行CA治疗,1次/天,直至与其他组分别于15,30,45天处死。结果病理形态学显示:照射组大鼠产生了典型的放射性间质性肺炎,而CA防治组肺组织仅有轻度辐射反应,且迅速恢复。结论用复方樟柳碱预防治疗早期大鼠放射性间质性肺炎是有效的,其能保护肺组织,减轻因辐射所致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234.
目的探讨超声可视化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运动损伤后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分析2023年1月至2023年3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32例运动损伤后腰背部MPS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超声可视化下竖脊肌或腰方肌PRP注射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2周及4周,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麦吉尔疼痛问卷(McGill)评分、Roland Morris功能障碍问卷(RMDQ)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疼痛和功能。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 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生活质量。观察治疗及随访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共纳入32例运动损伤后腰背部MPS患者, 其中男10例, 女22例;年龄12~68岁[(47.3±16.3)岁]。患者均获随访4周。在治疗前, 治疗后24 h、2周及4周, VAS分别为5.0(4.0, 6.0)分、3.5(3.0, 4.8)分、2.0(2.0, 3.0)分、2.0(1.3, 3.0)分;McGill评分分别为9.0(7.0, 11.0)分、7.0(5.0, 9.0)分、4.0(3.0, 5....  相似文献   
235.
目的探索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自我管理干预在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及出院随访,观察组给予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自我效能、功能锻炼依从性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干预前,两组的抑郁自评量表、自我效能量表、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和改良版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自我效能量表、功能锻炼依从性总分和改良版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自我管理治疗措施,能够有效改善卒中偏瘫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自我效能,提高功能锻炼依从性从而提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36.
为了解桥本氏病患者的免疫功能异常及为桥本氏病合并干燥综合征 (SS)提供实验室诊断依据。我们对本院 1997年以来诊断的 44例桥本氏病患者进行血清盐水可提取性核抗原 (ENA)抗体、抗核抗体 (ANA)及类风湿因子 (RF)测定 ,兹将结果总结分析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 :按《实用内科学》(第 9版 )制定的诊断标准 ,诊断桥本氏病共 6 9例 (男 11,女 5 8) ,年龄 11~ 5 7岁。RIA法测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 (TT3) 0 8~ 12 2nmol/L ,甲状腺素 (TT4 ) 32~ 439nmol/L ,IRMA法测促甲状腺素 (TSH) 0 0 1~84 2m…  相似文献   
237.
目的通过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样配体1A(TL1A)和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分析其与实验室和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50例RA患者和5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TL1A和IL-17水平,分析RA患者血清TL1A及IL-17水平与炎症和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 RA患者血清TL1A和IL-17浓度分别为(1031.8±634)pg/ml和(257.07±84.88)pg/ml,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309.46±59.64)pg/ml和(116.12±35.31)pg/ml(P〈0.05),TL1A和IL-17与患者的血沉、C反应蛋白、疾病活动度、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和疾病疼痛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与类风湿因子RF无相关性(P〉0.05)。结论 RA患者血清TL1A和IL-17水平明显升高,且与炎症指标及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38.
<正>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主要累及中轴关节慢性进行性疾病,发病率0.3%,临床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早期诊断、早期综合治疗对预防畸形发生有重要意义。由于AS诊断标准均必须具备肯定的放射学骶髂关节炎,而MR能显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病理改变,为强直性脊柱炎早期诊断提  相似文献   
239.
〔摘 要〕 目的:探讨血清 1,25– 二羟维生素 D3〔1,25(OH)2D3〕、胱抑素 C(CysC)、载脂蛋白 B(ApoB)在糖 尿病肾病(DN)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龙岩市新罗区 2 型糖尿病患者 200 例,按照是否出现 DN,将其分为 DN 组 117 例及无 DN 组 83 例,据病情严重程度,将 DN 组分为 DN Ⅲ 期组 70 例、 DN Ⅳ 期组 25 例、DN Ⅴ 期组 22 例,另外纳入 100 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 DN 组、无 DN 组、对照组的 1,25(OH)2D3、 CysC、ApoB 水平差异,采用 Spearman 分析法分析 1,25(OH)2D3、CysC、ApoB 与 DN 严重程度相关性,并采用受试 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 1,25(OH)2D3、CysC、ApoB 对 DN 的预测效能。结果:三组研究对象的 1,25(OH)2D3 水平比较,DN 组<无 DN 组<对照组,CysC、ApoB 水平比较,DN 组>无 DN 组>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DN Ⅲ 期组、DN Ⅳ 期组、DN Ⅴ 期组的 1,25(OH)2D3 水平比较,DN Ⅲ 期组> DN Ⅳ 期组> DN Ⅴ 期组, CysC、ApoB 水平比较,DN Ⅲ 期组< DN Ⅳ 期组< DN Ⅴ 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Spearman 分 析结果显示,1,25(OH)2D3 与 DN 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 = –0.621,P = 0.036);而 CysC、ApoB 与 DN 严重程度呈正 相关(r = 0.649,0.658;P = 0.020,0.015);1,25(OH)2D3、CysC、ApoB 预测 DN 患者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 为 0.804、0.950、0.792,截断值分别为≤ 13.93 ng·L-1、> 1.46 mg·L-1、> 1.20 mg·L-1 。结论:1,25(OH)2D3、 CysC、ApoB 均可较好预测 DN 发生风险,可通过补充维生素 D、调脂治疗等方式降低 DN 发生风险、减缓疾病进展, 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4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使用一次性穿刺活检装置制备髂动脉破裂出血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选用实验动物五指山猪9只,均为雄性,体质量为(14.06±0.31)kg。超声引导下经颈内静脉穿刺留置中心导管给予限量补液及麻醉维持。经颈总动脉穿刺置管并连接压力换能器,通过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连续监测有创动脉血压和心率。在超声引导下使用一次性穿刺活检装置在实验猪的一侧髂动脉进行穿刺,通过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建模前后髂动脉管腔形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腹腔及腹膜后积血量。出血30 min后处死动物并进行解剖,采集两侧髂动脉血管标本。结果建模后9只实验动物均出现髂动脉破裂出血,较建模前血压降低[收缩压:(120.33±16.69)mmHg vs(84.56±13.43)mmHg,P<0.05;舒张压:(75.11±16.57)mmHg vs(59.44±19.01)mmHg,P<0.05],心率增快[(77.89±22.98)次/分vs(111.33±26.18)次/分,P<0.05],符合失血性休克的表现。建模后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观察到髂动脉内血流变细、动脉塌陷,较建模前髂动脉内径减小[(0.39±0.63)cm vs(0.22±0.54)cm,P<0.05]、腹腔内无回声区逐渐扩大[(0.13±0.12)cm vs(3.03±0.99)cm,P<0.05]。解剖后可观察到腹腔及腹膜后出现巨大血凝块,大体标本可显示髂总动脉破裂口。结论应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方法可以建立实验猪髂动脉破裂出血模型,方法简便易行,模型稳定,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