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目的] 探讨肠癌小鼠瘤体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s)与血清免疫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以及肠复方干预的研究。[方法] 选取SPF级BALB/c小鼠40只,随机抽取10只为空白对照组,其余30只小鼠采用动物移植性肿瘤实验法,在小鼠右腋下接种CT26肠癌细胞,制备小鼠荷瘤实验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给予肠复方、香菇多糖、蒸馏水干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亦用蒸馏水干预,连续干预4周,每周5 d。观察小鼠的生长状态。干预结束后计算各组小鼠的抑瘤率,以流式细胞仪、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各组荷瘤小鼠瘤体中CD11b+Gr-1+的MDSCs百分比和瘤体MDSCs(Gr-1)的表达含量。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白介素(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进行瘤体组织中MDSCs的表达与瘤体质量、免疫相关细胞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及各组间差异分析。[结果] 1)模型组血清IL-2、TNF-α、IL-10、TGF-β的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2)与模型组相比,肠复方组、香菇多糖组能够下调瘤体组织MDSCs的表达,且肠复方组优于香菇多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与模型组相比,肠复方组、香菇多糖组TNF-α、IL-2的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肠复方组、香菇多糖组血清TGF-β的表达明显下降(P<0.01),香菇多糖组血清IL-10的表达下降(P<0.05),而在肠复方组下降更显著(P<0.01),且肠复方组均优于香菇多糖组(P<0.01);4)应用Spearman相关性研究发现:肠癌瘤体中MDSCs表达与瘤体质量呈正相关(P<0.05),与血清IL-10、TGF-β呈正相关(P<0.05),与血清TNF-α呈负相关(P<0.05),与血清IL-2不具有相关性。[结论] 肠癌组织中MDSCs表达与瘤体负荷密切相关,且MDSCs与TGF-β、IL-10具有协同作用,肠复方可能通过上调TNF-α、IL-2表达,下调MDSCs、TGF-β、IL-10发挥免疫抗肠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多种机器学习算法建立老年(≥65岁)瓣膜性心脏病患者术后院内全因死亡风险的预测模型,为心脏瓣膜术后患者死亡风险评估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心血管外科注册登记研究数据库(CCSR)中接受心脏瓣膜手术,年龄≥65岁的患者7 163例。2016年1月到2018年6月的患者为训练队列(n=5 774),2018年7月到12月患者为测试队列(n=1 389)。研究终点为患者术后院内死亡。分析其临床资料,包括基本特征、围术期危险因素以及术后主要结局指标等。采用多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老年瓣膜性心脏病患者术后死亡风险预测模型。结果:290例(4.1%)患者术后院内死亡。与未死亡患者比,死亡患者年龄较大,既往脑卒中史、慢性心力衰竭史患者占比较大,吸烟史、高脂血症患者占比较少(P均<0.05)。训练队列中线形判别分析(LDA)、支持向量机分类器(SVC)及逻辑回归(LR)预测模型ROC曲线的AUC均较高,Brier分数均较低,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及校准度。在测试队列中,LDA、SVC及LR预测模型ROC曲线的AUC分别为0.744、0.744及0.7...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肠复方及拆方对肠癌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及精氨酸酶1(ARG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肠复方干预肠癌CT26细胞,运用MTT法检测增殖情况,并探索肠复方最佳浓度及时间。建立小鼠结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21 d后取荷瘤小鼠脾脏,免疫磁珠法提取和流式细胞术检测MDSCs细胞。结合MTT试验筛选出抑制效果最佳的肠复方浓度,将20只大鼠,随机分为肠复方全方组、香菇多糖组、模型组、拆方Ⅰ组(健脾益气扶正)及拆方Ⅱ组(祛湿化瘀解毒),每组4只,制备含药血清,分组干预MDSCs细胞。运用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法检测5组MDSCs细胞i NOS及ARG1的表达。结果:MTT检测显示肠复方全方对CT26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含药血清干预72 h较干预24、48 h增殖抑制作用更强,与时间呈正相关(P0.05),肠复方中剂量组在不同干预时间段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均明显强于高、低剂量组(P0.05)。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MDSCs细胞为活性90%,纯度86.65%,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肠复方全方组、拆方Ⅰ组、拆方Ⅱ组MDSCs细胞i NOS mRNA、ARG1 mRNA表达均降低(P0.05),以肠复方全方组最优(P0.01),香菇多糖组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复方全方对MDSCs细胞i NOS mRNA、ARG1 mRNA抑制作用明显优于拆方Ⅰ组(P0.05),与拆方Ⅱ组无明显差异(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肠复方全方组、拆方Ⅱ组MDSCs细胞i NOS、ARG1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拆方Ⅰ组、香菇多糖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复方全方对MDSCs细胞i NOS、ARG1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与拆方Ⅱ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肠复方全方及拆方能够抑制MDSCs细胞i NOS及ARG1的表达水平,肠复方全方抑制作用最优,且肠复方抗癌作用主要来自祛湿化瘀解毒组分,这可能是肠复方抑制肠癌细胞增殖和免疫抑制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老年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升主动脉直径变化情况及升主动脉扩张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主动脉瓣置换术且不同期处理升主动脉的151例老年(≥65岁)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其中有≥1年超声心动图随访数据且存活的患者87例,根据术前升主动脉直径将其分为术前升主动脉直径<40 mm组(n=59)和术前升主动脉直径≥40 mm组(n=28)。收集患者围术期及随访数据,分析术后升主动脉直径变化情况及升主动脉扩张的危险因素。结果:平均随访(4.0±1.3)年时,术前升主动脉直径≥40 mm组的升主动脉直径由出院时(38.1±5.0)mm增大至(41.2±4.3)mm,升主动脉直径/体表面积从出院时(23.3±3.9)mm/m2增加至(25.0±3.6)mm/m2(P均<0.01);而术前升主动脉直径<40 mm组的升主动脉直径变化及升主动脉直径/体表面积与出院时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升主动脉直径≥40 mm组的升主动脉扩张速率明显高于术前升主动脉直径<40 mm组(0.7...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回顾性分析MEDTRONIC Open Pivot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术后早中期临床结果.方法:连续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使用MEDTRONIC Open Pivot主动脉瓣机械瓣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34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手术结果、早中期生存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高血压脑小血管病(HT-CSVD)病性证素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为深入探讨其病因病机及诊断客观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针对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常德市第一中医院筛检的230例HT-CSVD患者,收集其人口学资料、既往病史、症状与体征、MRI检查及中医四诊等信息,建立数据库;根据患者证候特征进行风、痰、瘀、虚的病性证素判定,并分析其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结果 HT-CSVD的病性证素分布构成比依次为虚>痰>风>瘀,症状以记忆障碍和睡眠障碍为主;其中瘀和虚性多表现为睡眠障碍,而痰、瘀、虚性多表现为记忆障碍。中医证候评分显示,风性者症状以头晕目眩为主;痰性者症状以痰多吐涎为主,评分显著高于其他3组(P < 0.01)。瘀性者症状以刺痛、痛有定处为主,评分显著高于其他3组(P < 0.01)。虚性者症状以气短乏力为主,评分显著高于其他3组(P < 0.01)。影像学结果显示,超过25%的虚性HT-CSVD表现为腔隙性脑梗死(LI)。4组均有超过20%的HT-CSVD表现为微出血(CMB)。虚性者脑萎缩的占比均高于其他3组。血管周围间隙扩大(dVRS)等级结果分析显示,瘀性者基底节区非0级的占比最高。虚性者白质区非0级的占比最高,其次是瘀性和痰性;且3者等级超过2级的比例均高于10%。风与虚性、风与瘀性、痰与虚性之间的脑室旁高信号评分有差异;风与其他3组病性之间的深部白质高信号评分有差异。结论 由于病例数较少,本初步研究结果可为HT-CSVD中医四诊客观化、微观化研究提供临床证据。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调查常见恶性肿瘤失眠患者的发病和特征分布状况对生命质量影响.方法: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生命质量评价量表,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湖南省肿瘤医院中西结合科及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肿瘤科的237例门诊及住院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发现65.8%的肿瘤患者患有失眠,常见肿瘤失眠发生率依次为乳腺癌85.7%>肺癌71.7%>胃癌62.5%>肝癌55%>肠癌54.1%>宫颈癌40.1%>其他28.6%>鼻咽癌21%,Logistic单因素分析发现乳腺癌(P=0.037)和肺癌(P=0.047)较其他肿瘤更易出现失眠.不同肿瘤PSQI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肝癌>肺癌>肠癌>胃癌>乳腺癌>其他>宫颈癌>鼻咽癌;Logistic单因素分析不同肿瘤与PSQI7个因子成分相关性,表明乳腺癌(P=0.021)较其他肿瘤更易出现睡眠障碍,肺癌(P=0.033)较其他肿瘤更易出现睡眠质量问题.PSQI评分与生命质量评分线性回归分析,PSQI<7分,r=0.04,P>0.05,表明两者无明显线性关系.PSQI>8,r<0,P<0.05,表明两者呈负相关性.PSQI>14分,r<0,P<0.01,生命质量评分下降明显,表明重度及极重度失眠对生命质量影响更为明显.结论:肿瘤患者失眠发生及特征与肿瘤类型相关,本研究可为有针对性的预防及治疗肿瘤相关性失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