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癌患者颈部肿大淋巴结转移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甲状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进行评估,用高频超声诊断并测量淋巴结,记录形态、回声、大小、部位,结果由病理证实。结果:77例甲状腺癌患者中45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绝大多数转移淋巴结为圆形,无淋巴门的低回声结节。淋巴结的形态对提示转移较为可靠,圆形、纵横径比小于2的低回声淋巴结常提示转移。在转移性病灶中无淋巴门,内部有囊变或钙化明显较良性多见。转移性淋巴结更多位于颈部下1/3处。结论: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癌患者颈部肿大淋巴结转移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能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大肠癌中β-catenin表达及与COX-2、VEGF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洋  林从尧  周夏 《肿瘤防治研究》2006,33(1):20-22,F0003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β-catenin的异常表达的意义及与COX-2、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8例大肠癌组织和15例癌旁正常粘膜组织中β-catenin、COX-2、VEGF的表达。结果β-catenin在15例正常组织均呈正常表达,而COX-2和VEGF均呈阴性。大肠癌中β-catenin异常表达率为75.6%,COX-2和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4%、70.5%。β-catenin异常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转移和Dukes′分期显著相关(P<0.05)。COX-2、VEGF表达水平与大肠癌转移、Duke′s分期有统计相关性(P<0.05)。β-catenin异常表达与COX-2和VEGF的表达在大肠癌中均有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r=0.278、0.419)。结论β-catenin在胞浆或胞核内的异常聚集以及COX-2和VEGF的过度表达共同参与大肠癌的进展。  相似文献   
23.
目的 通过观察大肠癌中Fas相关磷酸酯酶(FAP-1)的表达,了解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状态,探讨FAP-1表达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大肠癌及20例大肠腺瘤组织标本中FAP-1蛋白的表达水平,10例正常肠黏膜组织为对照组.结果 FAP-1蛋白的阳性表达主要定位在细胞浆内,少数也可见于核周.FAP-1蛋白在正常肠黏膜组织中呈阴性表达,大肠腺瘤中的表达率为25.0%(5/20),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76.0%(38/50),与前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对照组与大肠腺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FAP-1的表达与大肠癌的临床Dukes分期、病理分级相关,而与年龄、性别、肿块大小、转移性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FAP-1在大肠癌组织中有广泛表达,提示FAP-1可能对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4.
原发性小肠肿瘤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现对我院1978~1998年收治的36例原发性小肠肿瘤进行分析,对其常见误诊因素、诊断方法、手术治疗等进行初步探讨。一、临床资料36例均为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肠肿瘤。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龄22~68岁,平均46.8岁。起病至手术的时间为4h~18个月,平均为6个月。腺癌9例,恶性淋巴瘤10例,平滑肌肉瘤6例,类癌1例,平滑肌瘤4例,腺瘤2例,神经鞘瘤1例,脂肪瘤1例,血管瘤1例和纤维瘤1例。病变部位为十二指肠7例,空肠13例,回肠16例。患者均以腹痛(77.8%)、出血(75%)、梗阻(52.8%)和腹块(50.0%)为主要症状,少数则出现腹胀、腹泻、发热、黄疸及恶…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4例胃腺癌组织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HIF1α、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并分析HIF1α表达与Ki67、MVD的相关性。结果:HIF1α蛋白在正常胃组织中不表达,在胃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0.3%(45/64),其阳性表达与胃腺癌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分期有关,其阳性表达率淋巴结转移组88.6%(31/35)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48.3%(14/29)(P<0.01),临床Ⅲ+Ⅳ期阳性表达率94.1%(32/34)显著高于临床Ⅰ+Ⅱ期43.3%(13/30)(P<0.01)。HIF1α表达与Ki67、MVD呈正相关(r=0.439,P<0.01和r=0.582,P<0.05)。结论:HIF1α在胃腺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并与肿瘤细胞增殖和血管形成密切相关,提示它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及恶性演进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6.
胃腺癌中IGFⅠR的表达及与抑癌基因PTEN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与抑癌基因PTEN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IGFⅠR与PTEN的相关性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胃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和6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IGFⅠR和PTEN的表达水平。结果:60例胃腺癌组织中IGFⅠR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0%(42/60),癌旁正常胃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5%(21/60),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0);PTEN蛋白在胃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1.7%(25/60),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1.7%(43/60),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IGFⅠR的表达水平与病人的年龄、性别无显著相关性(P>0.05),IGFⅠR在低分化腺癌表达要高于中高分化腺癌(P=0.002),有淋巴结转移者要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03),并与肿瘤的临床分期(P=0.003)、浸润深度(P=0.006)有关;在胃腺癌组织中IGFⅠR和PTEN蛋白表达之间呈明显负相关(rs=-0.469,P<0.001)。结论:IGFⅠR的表达与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其高表达可能有助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IGFⅠR有可能成为一个很好的分子治疗靶点;抑癌基因PTEN的失活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TEN可能对IGFⅠR的表达有着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构建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IGF-IR)的反义真核表达载体。为肿瘤的IGF-IR反义基因治疗研究创造条件。方法设计含有BamH1和HindⅢ酶切位点的一对引物,通过逆RT-PCR获得IGF-IR cDNA片段。经过纯化的hIGF-IR cDNA和空载体peDNA3.1(-)经过BamH1和HindⅢ双酶切,连接,转化,鉴定而得到重组体。结果反义基因重组体经过BamH1和HindⅢ双酶切后,得到700bp和5.4kb两条带;以重组体为模板进行PCR检测,700bp的目的基因片段呈现强阳性;重组体测序的结果与预期结果完全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hIGF-IR的反义真核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28.
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原因分析和防治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分析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原因及探讨防治措施。方法 对14 2例乳腺癌患者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手术方式、切口选择、皮瓣厚度、皮瓣张力、手术刀或高频电刀游离皮瓣、单纯性持续中心负压吸引或持续中心负压吸引加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与皮瓣坏死程度的关系。结果 14 2例乳腺癌患者中,术后皮瓣坏死2 7例,占19.0 1%。皮瓣坏死与切口选择、皮瓣厚度和皮瓣张力有关(P <0 .0 5 )。采用横梭形切口(8.82 % ,3 /3 4)、厚皮瓣(17.3 5 % ,17/98)、低张力皮瓣(7.81% ,5 /64 )者的皮瓣坏死发生率分别较纵梭形切口(2 2 .11% ,2 1/95 )或斜梭形切口(2 3 .0 8% ,3 /13 )、薄皮瓣(2 2 .73 % ,10 /4 4)和高张力皮瓣(2 8.2 1% ,2 2 /78)者低,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结论 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原因是多方面的,皮瓣供血不足是术后皮瓣坏死的根本原因。合理的选择手术切口,选择适当厚度的皮瓣,术中慎用电刀,无张力缝合,保护皮瓣血运,术后持续中心负压吸引,适当加压包扎等是防治皮瓣坏死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IR)与抑癌基因PTEN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IGFIR与PTEN的相关性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胃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和6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IGFIR和PTEN的表达水平。结果:60例胃腺癌组织中IGFIR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0%(42/60),癌旁正常胃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5%(21/60),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0);PTEN蛋白在胃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1.7%(25/60),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1.7%(43/60),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IGFIR的表达水平与病人的年龄、性别无显著相关性(P〉0.05),IGFIR在低分化腺癌表达要高于中高分化腺癌(P=0.002),有淋巴结转移者要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03),并与肿瘤的临床分期(P=0.003)、浸润深度(P=0.006)有关;在胃腺癌组织中IGFIR和PTEN蛋白表达之间旱明显负相关(rs=-0.469,P〈0.001)。结论:IGFIR的表达与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其高表达可能有助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IGFIR有可能成为一个很好的分子治疗靶点;抑癌基因PTEN的失活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TEN可能对IGFIR的表达有着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0.
DCC PTE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DCC、PTEN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0例大肠癌组织中DCC和PTEN蛋白表达。结果:30例大肠癌中DCC和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46.67%和36.67%。DCC和PTEN蛋白低表达与大肠癌Dukes分期、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结论:DCC和PTEN表达与大肠癌浸润转移密切相关。检测DCC和PTEN蛋白表达可作为判断大肠癌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