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88篇 |
免费 | 38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31篇 |
基础医学 | 33篇 |
口腔科学 | 8篇 |
临床医学 | 103篇 |
内科学 | 61篇 |
皮肤病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34篇 |
特种医学 | 22篇 |
外科学 | 43篇 |
综合类 | 213篇 |
预防医学 | 75篇 |
眼科学 | 4篇 |
药学 | 97篇 |
中国医学 | 78篇 |
肿瘤学 | 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37篇 |
2013年 | 44篇 |
2012年 | 47篇 |
2011年 | 42篇 |
2010年 | 58篇 |
2009年 | 50篇 |
2008年 | 46篇 |
2007年 | 34篇 |
2006年 | 44篇 |
2005年 | 47篇 |
2004年 | 61篇 |
2003年 | 47篇 |
2002年 | 36篇 |
2001年 | 23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23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广西不同民族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于2004年3-5月对广西南宁、桂林、梧州、北海、百色市,恭城、富川瑶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等地高一至高三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2.
金属硫蛋白(MT)是一类富含金属离子和半胱氨酸的低分子量蛋白。在溶液中,人MT—2、大鼠MT—2和兔MT—2a分子内镉—半胱氨酸的配位、及相对于成键硫原子,镉离子的手性是相同的,这3种MT的二级结构元和三级结构也相似。大鼠MT—2的溶液和晶体结构有所不同,表现在金属—半胱氨酸的配位和三级结构上。 相似文献
23.
24.
脑血管痉挛高峰期栓塞破裂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分析脑血管痉挛 (CVS)高峰期栓塞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经验。方法 回顾 37例在CVS期 (破裂后 4~ 14d)进行的血管内治疗 ,A组 14例在脑血管造影上可见CVS ;B组 2 3例无CVS。除 2例外 ,余均为破裂第 4天起入院。结果 A组中有 2例因微导管芜法通过载瘤动脉而放弃 ,余 12例成功地进行了动脉瘤栓塞和动脉内罂粟碱注射 ,并有 3例行球囊成形术 ,该 12例患者病后 3个月时格拉斯哥后果评分 (GOS)优良 7例、中残 2例、重残 1例、死亡 2例。B组患者均成功地接受了栓塞术 ,GOS优良 18例、中残 2例、重残 2例、死亡 1例。结论 所谓的CVS期并不都伴发CVS ,在CVS期进行血管内治疗并不增加危险 ,可同时治疗动脉瘤和伴发的CVS ,可降低因等待手术而发生的院内再出血和改善CVS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总结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支架血管成形治疗经验。方法 对 2 4例颈动脉狭窄、10例颅内动脉狭窄、4例椎动脉开口狭窄、3例颈动脉夹层瘤患者进行了血管内支架治疗。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均在局麻下进行 ,术前常规安装心脏临时起博器 ,颈动脉支架分别采用PRECISE、CAROTIDWALL STENT、PROTE'GE'自膨胀支架 ,且均在滤网 (ANGIOGUARD、SPIDER、FILERWIRE)保护下进行 ,并根据狭窄程度 ,部分进行了血管预扩和后扩。颅内支架植入在全麻下进行 ,分别采用AVE、BX、HEXACATH等球囊扩张支架。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地实施了支架植入 ,血管狭窄率从平均 75 .2 %下降低到 9.5 % ,围手术期无脑卒中和死亡等并发症 ,术后弥散MRI未见有新的无症状性脑梗死。随访 2~ 2 4个月 ,无脑缺血事件发生。结论 支架技术是颅内外脑动脉狭窄的一种微侵袭、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由于技术不断改进、材料不断发展 ,支架血管成形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将会更广泛地应用。长期随访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6.
[目的]总结经单侧入路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技术要点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从2007年3月~2009年5月采用经单侧入路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的40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40例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15个月.VAS评分从术前8.9分下降至术后2.5分,ODI从术前66.5%下降至术后37.5%,椎体前缘、中线高度较术前分别恢复6.15 mm、5.0mm,椎体后缘高度无明显变化.[结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单侧入路椎体成形术(PVP)安全有效,可作为首选技术. 相似文献
27.
目前脑卒中所导致的社会负担已经超越了冠状动脉疾病,积极有效地预防脑卒中可降低这一社会负担。早在20世纪50年代,临床病理学家Miller Fisher的研究即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卒中的重要原因,随后颈动脉内膜剥离术(CEA)逐渐成为重度颈动脉狭窄的一种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探讨经伤椎内固定对胸腰段脊柱骨折复位效果及椎管侵占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8年5月泗阳县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14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与对照组(5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经伤椎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跨伤椎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矢状位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和椎管侵占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t=4.011,P=0.000),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t=11.470,P=0.000),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均>0.05);术后3、6、12个月观察组患者矢状位Cobb角均明显小于对照组(t=30.600、34.820、27.130,P均=0.000),伤椎前缘高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t=19.150、25.130、27.930,P均=0.000),椎管侵占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2.080、20.680、23.000,P均=0.000)。结论与跨伤椎内固定相比,经伤椎内固定能够更好地重建椎体生理高度,降低椎管侵占率,矫正脊柱畸形,恢复脊柱正常解剖结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术前三维CT理想钉道测量在经皮骶髂螺钉置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5例骨盆后环损伤行CT三维重建后,在三维图像上设计骶髂螺钉的理想钉道(进钉点为髂前上棘与髂后上棘连线的中后1/3处,通过S1椎弓根中轴线)。在出口位及入口位上,测量理想钉道的进钉角度(∠A、∠B)。术中C臂机射线投照方向与术前三维图像测量时的位置保持一致,参照所测角度置入克氏针,并测量术中C臂机图像上克氏针进针角度(∠a、∠b),然后置入螺钉。按Mears复位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根据CT图像判断螺钉的穿透情况;采用Majeed功能评分进行临床评价。结果 15例患者术前在三维图像的骨盆出口位及入口位上理想钉道进钉角度(∠A、∠B)分别为1°~19°(7.9°±5.8°)、1°~9°(5.6°±2.8°),术中在C臂机透视下骨盆出口位及入口位上测量克氏针进钉角度(∠a、∠b)分别为1°~21°(8.4°±4.9°)、1°~15°(6.9°±4.5°),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置入18枚螺钉。15例均获随防,时间5~35(14.2±5.1)个月。无医源性血管、神经损伤,无螺钉断裂发生。Mears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解剖复位8例,满意复位7例。根据CT图像判断螺钉的穿透情况:0级16枚,1级2枚,无2、3级穿透。Majeed功能评分:优10例,良4例,可1例。结论通过三维CT测量获得理想钉道在出口及入口位上的进钉角度,结合术中C臂机透视个体化进钉能够保证经皮置入骶髂螺钉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骨折的特点及其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手术治疗3例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骨折,2例行前路手术,1例行后路手术;术中保持颈椎中立位,且予以持续颅骨牵引,均固定骨折椎体的上下2个节段。结果 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分别为97、100、145 min,平均114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20、770、1 000 ml,平均830 ml。1例脊髓神经功能由术前C级恢复至D级。术后3 d复查颈椎X线片显示骨折复位良好,继续带头颈胸支具保护。1例术后第5天出现肺部感染,行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及抗感染治疗后恢复良好。结论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骨折是一种不稳定骨折,与前后联合入路相比,采用前路或后路手术治疗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辅助外固定,同样可达到稳定固定的目的,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