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8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133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284篇
预防医学   4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04篇
  5篇
中国医学   111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为临床安全用药,减少药源性疾病提供参考。方法:对临床用药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从医生、护士、药师、药物4个方面存在可能影响药物治疗效果的不良因素进行总结。结果:影响临床用药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结论:正确使用药物可以减少药源性疾病。  相似文献   
102.
3-[2-(2-苯并噁唑)乙基]-5-乙基-6-甲基吡啶-2(1H)-酮(Ⅰ),在体外是一种有效的HIV-1反转录酶(RT)抑制剂,RT在HIV的复制中起关键作用。本研究采用柱切换HPLC法定量测定人血浆中Ⅰ,该法准确、稳定,适用于Ⅰ的临床药动学研究。色谱条件固相萃取(SPE)柱(3ml),以500 mg苯基硅烷键合硅胶填充,使用前外部依次用乙酸乙酯、甲醇淋洗。分析柱A:  相似文献   
103.
104.
杨雪梅 《当代医学》2007,(11):120-121
总结63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人文护理体会.认为护理患者要树立良好职业形象、提高护士人文素质,营造温馨的人文氛围,加强护患沟通、缓解心理压力,在透析操作过程中实施人文护理措施,多元化的健康教育,加强对血透患者家属及经济特困患者的人文关怀,能提高患者血液透析的依从性和对医院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5.
患者,32岁,因"停经42 d,阴道流血2 d,加重4 h",于1998年9月22日晚10时急诊人院. 患者于8年前足月分娩后即行腹绝术.于今年元月再次足月产后阴道不规则流血2月余.自服"宫血宁"后阴道流血停止.  相似文献   
106.
《笔花医镜》与脏腑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清·江涵暾及其<笔花医镜>对脏腑辨证学说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其辨证思想以脏腑、阴阳为要,以表里虚实寒热划分脏腑证型,与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淫等病因辨证相结合,并归类疾病、归纳脏腑用药及处方.<笔花医镜>对脏腑辨证用药的简要而全面的概括对中医辨证学的发展作出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07.
1例眼眶绿色瘤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例确诊绿色瘤患者行2个疗程的化疗,提出护理时注意全身病情变化,加强眼睛保护,预防化疗后并发症对提高化疗期生活质量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8.
张介宾是明代杰出医家,其主要著作《景岳全书》继承了《中藏经》关于脏腑辨证的方法和内容,并与八纲、气血、病因辨证相结合,发展丰富了脏腑辨证学说,建立二纲六变的辨证体系,他承先启后,为后世辨证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原发性气管主支气管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31例气管主支气管肿瘤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31例气管主支气管肿瘤患者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25~81岁,平均52岁。临床症状依次表现为咳嗽、咳痰、痰血、咯血、喘憋、声嘶、发热等;病程0.5~84个月。临床误诊为哮喘3例,支气管炎3例,咽喉炎1例,肺炎1例。经CT检查发现气管主支气管占位29例,敏感性达93.5%,余2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出。31例患者行手术治疗;病理结果示恶性肿瘤22例(71.0%),其中腺样囊性癌10例,鳞状细胞癌5例,黏液表皮样癌3例,神经内分泌肿瘤2例,腺泡细胞癌和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各1例;9例(29.0%)为良性肿瘤或瘤样病变,错构瘤3例,鳞状上皮乳头状瘤2例,肌上皮肿瘤、血管瘤、纤维上皮性息肉、平滑肌瘤各1例。结论:原发性气管主支气管内肿瘤及瘤样病变少见,易误诊,CT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明确诊断的有效方法;病理学类型主要为唾腺来源肿瘤及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是治疗气管内肿瘤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高碳酸血症和过度通气对七氟烷麻醉患者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将3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正常通气和正常碳酸血症组(对照组)与过度通气和高碳酸血症组(观察组),每组各15例。麻醉维持用2%七氟烷。呼吸频率控制在8次/rain,调整潮气量使呼气末二氧化碳维持在33mmHg。手术结束时,关闭蒸发器同时增加氧气流量到10L/min。观察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增加到167次/min,适当增加潮气量使每分钟通气量达到原来的两倍,在气管导管和呼吸的回路插入设备。呼气末二氧化碳平均值为(46.9±5.1)mmHg,避免使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超过55mmHg。对照组保持潮气量和呼吸频率不变,氧气流量增加到10L/min,可导致轻微的呼气末二氧化碳降低,平均值为(28.1±4.3)mmHg。从蒸发器关闭开始,记录患者第一次睁眼或者张开嘴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睁开眼睛和张开嘴的时间分别为(5.6±1.8)min和(5.4±1.4)min,对照组分别为(11.9±2.5)min和(12.1±2.2)min,观察组患者睁开眼睛和张开嘴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碳酸血症和过度通气能缩短七氟烷麻醉患者的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