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罗玲  胡幼平  杨运宽 《中国针灸》2004,24(Z1):127-130
本文对近5年来国内应用针灸治疗失眠症的方法进行分类及综合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资料表明针灸对失眠症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42.
袁林  杨运宽 《光明中医》2014,(9):1966-1967
杨运宽,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第5批全国老中医专家,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40年,余有幸跟随导师待诊抄方,并从中受益匪浅。现将比较有特色的3则医案介绍如下。 1针药联合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 胡某某,女,75岁,2013年10月8日初诊。诉20天前右侧会阴部出现痒痛不适,排尿、排便时疼痛加剧,3天后右侧臀部出现红色皮疹,米粒至蚕豆样大小不等,个别连接成片状,疼痛剧烈,如火烧刀割,于当地医院治疗7天后疱疹消失,疼痛缓解后出院。  相似文献   
43.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危险因素及更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 对469名带状疱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其中遗留后遗神经痛患者66例,对可能与后遗神经痛有关的危险因素进行 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后遗神经痛的危险因素.结果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比例为14.072%(66/469).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对应的Exp(B)=OR=1.050>1,P=0.000,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VAS(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分对应的Exp(B)=OR=1.024>1,P=0.027,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治疗对应的Exp(B)=OR=4.882>1,P=0.00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和治疗前VAS评分是PHN的危险因素,对于年龄较高,疼痛较明显的患者应及早接受规范诊治;针灸疗法是其保护性因素,使用抗病毒药物同时可联合针灸治疗,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4.
目的:总结近十年来针灸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进展,提出在临床科研应该注意的问题及今后研究方向.方法:对近十年来针灸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文献进行综述,主要从针灸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不同方法及在临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论:针灸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其医疗成本低廉、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痛苦小、见效快、操作简便,临床疗效肯定.但在研究方法、疗效评价以及后期随访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需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45.
总结近30年来艾灸至阴穴矫正胎位不正的临床治疗方法、时间、疗程、疗效以及其判定标准,阐述了矫胎的实验研究机理并结合其发展优势作一评述和探讨,旨在为艾灸至阴穴矫正胎位之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艾灸调控大鼠HCC癌前病变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7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灸组,以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建立HCC模型。艾灸治疗选用“足三里”麦粒灸,3壮/穴,0.5mg/壮,1次/13,连续16星期,观测体重、肝、胸腺重量的变化;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以及γ—GT、GST酶学指标变化;采用免疫组化等检测方法观察相关凋亡基因C-myc、N—raS、突变型P53变化趋势及对细胞周期调控基因cyclinD1、cdk4、p16等的影响。结果艾灸能较明显降低γ-GT和GST在血中的活性;能较为明显减少相关凋亡基因C—myc、N—ras、突变型p53的蛋白表达;能较为明显抑制相关细胞周期调控基因cyclinDl、cdk4过度表达和细胞周期调控基因p16的突变。结论艾灸可能对减缓HCC癌前病变的形成有一定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部分凋亡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47.
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约占胃肠道门诊患者的三分之一以上。此病属中医“痞证”、“胃痛”、“嗳气”等范畴。近年来有学者采用针灸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8.
陈延之,其生平无可考。多数学者认为他是东晋医家,著《小品方》十二卷。该书佚于宋代,但《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医心方》等收载其内容甚多。后人辑注葛洪《肘后方》也补入了部分《小品方》的内容。近来高文柱氏参阅上述医籍,将《小品方》辑而成册①,其中不少涉及针灸方面的资料,不仅能反映陈氏针灸学术思想,而且可以窥见当时针灸发展的情况。本文就此略述管见。  相似文献   
49.
以典型病案为例,探讨失眠的病因病机,指出脾胃不和与失眠有着密切的关系,进而总结"梅花灸"配合足三里治疗脾胃虚寒型失眠的经验,旨在拓宽临床上治疗此型失眠的思路。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杨氏贴棉灸”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疗效。方法:54例局限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杨氏贴棉灸”方法治疗,对照组用去炎松尿素软膏涂抹,治疗1周后观察疗效,持续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显效率82.14%,对照组总有效率86.62%、显效率为42.31%,两组间比较,均P<0.05,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杨氏贴棉灸”治疗局限性皮炎疗效显著,可供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