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12篇
内科学   30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88篇
预防医学   7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0篇
  1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掌握广东省登革热流行特征,为防控措施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2005-2010年登革热基本信息,以及登革热病例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与实验室检测结果,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登革热发病的时间、空间、人群分布及血清学、病原学特征。结果:2005-2010年全省共报告登革热病例1718例,包括1568例本地感染病例和150例境外输入病例。共报告25起暴发事件,累计1311例病例,暴露总人数190余万。20~39岁成人发病率最高[(4.75~5.67)/100万],20岁以下低年龄组发病率较低。输入病例全年各月均有发生,94.7%的病例分布于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地区;本地感染病例则主要集中在8~10月,随年份不同分布于珠三角、粤东和粤西部分地区。2005-2010年从138份急性期血标本分离到67株登革热病毒,其中登革1型63株、登革2型2株、登革3型1株、登革4型病毒1株。期间采集监测点流行前、后期正常人血清标本2327份,检出登革热特异性抗体IgG阳性51份,总抗体阳性率2.19%。结论:广东省2005-2010年登革热输入病例与本地病例均有发生,发病患者群的流行病学与健康人血清抗体水平均没有体现登革热呈地方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尾吊、噪声以及两种因素复合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大鼠30°尾吊21 d、噪声2h及尾吊(21 d)+噪声(2 h)复合处理后,测定大鼠体重、胸腺重、脾重、白细胞及其分类,流式细胞术、Griess法分别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NO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尾吊组与尾吊+噪声复合应激组大鼠体重显著下降(P0.01),外周血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及其百分比显著增加(P0.01),而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下降(P0.05),尾吊+噪声复合应激组大鼠T淋巴细胞数和Th亚群数增加(P0.05),Th/Tc比显著升高(P0.01),各处理组大鼠血清NO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尾吊明显影响大鼠体重、外周血免疫细胞含量和分布以及血清NO含量,噪声对尾吊大鼠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63.
目的 为提高护理本科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稳定专业思想,培养积极的职业情感和职业素养,从实践教学中总结出适合护理本科生教育的早期接触临床的教学模式.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昆明医科大学已接受过早期临床教育的护理本科生212人作为实验组,以海源学院405人未接受过早期接触临床的护理本科生作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护理相关知识的认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本科生早期接触临床实践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应加强护理本科生与患者沟通能力的培养以及加深护理本科生对危重病人抢救程序的了解.  相似文献   
64.
输液是治疗用药的重要方式之一,输液软袋瓶口消毒质量对用药安全存在一定影响,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马来酸桂哌齐特接触瓶口残余碘酊后发生沉淀.经查阅相关资料,尚无此类报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5.
对5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针对不同个体制定具体的目标和计划,让患儿及其家长出院后付诸实施,护士按时上门访视,检查计划实施情况,并给予具体督导.结果本组病例随访1年仅2例复发住院,无一例发生哮喘持续状态.认为切实有效的家庭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控制和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6.
杨芬  辛英伟 《山东医药》2001,41(18):75-75
1997年 7月~ 1999年 7月 ,我们共收治淋病性腹膜炎患者 19例 ,现将其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19例均为女性 ,年龄 2 1~ 4 5岁 ,平均3 2 .5岁。均表现为全腹疼痛 ,以下腹部为重 ,其中 11例有转移性右下腹痛。 19例均有明显的腹部压痛、反跳痛 ,但腹肌紧张较轻 ,其中 15例伴有尿痛、尿频、尿道烧灼感、白带增多等症状。体温 3 7℃~ 3 8.1℃。血 WBC18.4× 10 9/ L~ 2 1.6× 10 9/L。本组除 1例伴有肠梗阻症状外 ,余一般情况均较好。本组19例均以急性阑尾炎收入院 ,手术剖腹探查 12例 ,行保守治疗 7例 ,均经应用高效…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双语教学查房模式对本科护生在临床实习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 对2005~2007年到我院临床实习的本科护生115名进行双语教学查房前后的9项指标效果评价问卷调查.结果 双语教学查房后护生对查房程序、英语水平、沟通能力、临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等9项指标显著高于查房前,查房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双语教学查房模式有助于提高本科护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助于临床分析解决问题、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不同时段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为个性化护理干预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于2006年1月-2008年5月分3个时段。采用心肌梗死多维度量表(MIDAS)对长沙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204例AMI患者进行调查。结果AMI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MIDAS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其中出院时和出院后6个月的MIDAS评分低于入院时的评分。患者不同时段MIDAS评分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其中入院时的心功能和年龄进入了以入院时MIDAS评分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共同解释AMI患者入院时生活质量的35.8%;人院时心功能和本次治疗方式进入了以出院时MIDAS评分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共同解释患者出院时生活质量的16.3%;出院后的遵医嘱行为、本次治疗方式、入院时心功能、出院后再入院次数进入以出院后6个月MIDAS评分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共同解释出院后生活质量的49.4%。结论AMI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生活质量MIDAS评分不同;不同时段AMI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均不同。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出入院不同时段的影响因素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9.
目的:了解湖南省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糖尿病(DM)专科护理发展的现状,分析DM专科护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方法:2007年12月对湖南省135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医院目前基本信息、内分泌或DM专科设置、专科发展设想、DM专科护士培训及认证、DM教育、DM专科护士护理实践等。结果:①在135家医院中,有32.6%的医院开设了内分泌或DM专科病房,仅有4家医院有护士获得过国内DM护士规范化培训结业证书。②接受调查的135家医院中,有83.7%的医院有开设内分泌或DM专科的愿望和设想,且33.0%的医院认为DM专科在急诊、供应室、手术室、重症监护、产科、内分泌专科、新生儿、血液透析、器官移植、肿瘤、介入等11个专科中应排在前3位;57.6%的认为DM专科应排在前6位,是需优先发展的专科。③在44家已开设内分泌专科病房的医院中,84.1%的医院已开展了DM健康教育,47.7%的医院配备了专门的DM教育室,29.6%的医院对DM专科护士进行了DM知识专科培训或进修,50%的医院在院内开展了DM护理会诊。结论:在湖南省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发展DM专科护理有较大的空间,并且可放到医院专科发展的优先位置;在目前已开设内分泌或DM专科病房的医院,仍需要加大力度,加强其专科硬件和护理队伍人才建设。  相似文献   
70.
尿量测量滴定装置制作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临床上大多数对留置导尿的病人都采用尿袋接于导尿管末端,系在床旁以观察和记录尿量。而对需精确记录尿量的病人,我们用一般尿袋和一次性使用滴定管式输液器改良后用于记录尿量,经过临床应用138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