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方案治疗风痰瘀阻型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0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35例。观察组接受百会八阵取穴针刺治疗,对照1组接受头针治疗,对照2组接受舌三针治疗。用汉语失语症检查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量表)、生活质量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在语言功能评分、NIHSS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方面与2个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2个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百会八阵取穴法可以明显改善风痰瘀阻型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功能、神经缺损程度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电针《神应经》不语八穴联合Schuell语言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患分为3组,每组35例。对照1组接受Schuell语言训练,对照2组在对照1组基础上给予头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1组基础上接受电针《神应经》不语八穴(间使、支沟、灵道、鱼际、合谷、阴谷、复溜、然谷)治疗。治疗16周后用汉语失语症检查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在语言功能评分、NIHSS量表评分方面与2个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2个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电针《神应经》不语八穴联合Schuell语言训练可以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语言理解表达能力、提高了失语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3.
目的 为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早期诊断、病情判断、评估预后、危险预测和药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腹型过敏性紫癜初诊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符合入组条件的患儿按照有无消化道出血症状分为消化道出血组(n=54)和无出血组(n=46).将所有患儿性别、年龄、临床表现以及入院2 d内所做的血尿便常规、便潜血、C-反应蛋白、血沉、血IgA水平、肝肾功能、心电图及肠道超声检查进行分析.肠道超声主要观察肠管壁厚度、腹腔积液、肠系膜淋巴结情况.分析各项指标在2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消化道出血组患儿较无出血组患儿更易合并窦性心动过缓,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S.05),2组合并呕吐、关节肿痛、腹痛先于皮疹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WBC、PLT、CRP增高,ESR增快,蛋白尿和(或)血尿、IgA增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出血组肠管壁增厚发生率高于无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超检查示不同程度节段性或广泛性肠壁增厚的患儿为49例;病变多位于小肠,增厚范围3~11 mm;29例患儿合并腹腔淋巴结肿大,20例患儿合并腹腔积液.经抗炎及对症治疗3~7 d,患儿腹痛明显缓解,49例患儿均行超声复查,3例增厚的肠壁(>7 mm)恢复至4~6 mm,肠壁血流信号较前明显减少;46例增厚的肠壁(3~7 mm)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腹型过敏性紫癜有消化道出血发生窦性心动过缓的概率高于无消化道出血患儿,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肠管壁增厚可能是消化道出血的一个重要先兆,对于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应早期行肠道超声检查,呕吐、关节等症状及各项化验检查指标无特异性,与消化道出血的出生与否没有特定联系,但结合患儿临床表现,对疾病诊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4.
在“十四五”行业规划发展的背景下,制药行业迎来了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药物辅料是药品中除药效物质外另一大类成分,其产业技术研究、创新型产品研发等对药品高质量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儿童专用药是新时代医药行业关注热点,规范辅料的应用是区别成人用药与儿童专用药的关键一步。该文将结合国内政策背景,综述辅料行业现状、技术瓶颈、儿科药物辅料应用问题及其发展热点,解读适用于儿科制剂的辅料创新研究发展战略布局,为其未来发展技术路线提出展望,以期为行业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5.
为阐明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中苯乙醇苷类组分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转化机制,该研究对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中的苯乙醇苷类组分进行提取分离,基于UPLC-Q-TOF-MS/MS技术,借助UNIFI软件对保留时间、一级、二级质谱信息等进行分析,初步鉴定了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中的11个苯乙醇苷类组分,并以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给药后幼龄大鼠血浆中的化学成分作为研究对象,从血浆样本中鉴定出69个苯乙醇苷相关代谢产物。此外,该研究模拟儿童体内肠道菌群转化体系,探讨肠道菌群对苯乙醇苷类组分中代表性成分连翘酯苷A、连翘酯苷E、红景天苷的代谢影响,建立了小儿食积胃肠积热模型,以研究苯乙醇苷类组分的差异性代谢产物。通过对代表性成分连翘酯苷A、连翘酯苷E、红景天苷入血成分及肠菌转化产物之间的对比分析,发现主要代谢途径为脱氢、氧化、乙酰化、硫酸化和葡萄糖醛酸化反应。研究结果揭示了苯乙醇苷类组分在胃肠道的转化规律,通过初步探讨药理作用机制,为进一步阐明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药效物质基础提供新的认识,对儿科中药复方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6.
应用吡喹酮(PQT)、阿苯达唑(ALB)3种疗法治疗脑囊虫病415例:1.PQT30mg/kg·d×12,第2、3疗程为30~50mg/kg·d×12,疗程间隔2~3个月。2.PQT10mg/kg·d×12,递增至30~50mg/kg·d×12,疗程间隔2~3个月。3.ALB、PQT联合治疗,共3个疗程。总治愈率为88.43%,总有效率为99.76%。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治疗儿童重型皮肌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重型皮肌炎接受血液灌流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患儿血液灌流过程顺利,灌流后肌痛症状明显好转,肌酶明显下降;其中1例患儿在血液灌流后拒绝接受治疗,病情反复;另1例患儿灌流后继续给予免疫抑制剂等积极治疗,最终好转出院。结论血液灌流可以作为重型皮肌炎的辅助治疗方法,可用于一般治疗无效者。  相似文献   
58.
用McAb-ELISA对脑囊虫病患者疗效考核的研究王昌源,张洪花,李庆山,李承邰,曹仰臣,孔巧云,贾凤菊,杨艳君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济宁272133)一些研究表明检测循环抗原(CAg)可用于囊虫病患者的疗效考核。我们对经不同抗囊药物治疗的脑囊虫...  相似文献   
59.
目的:分析品管圈在降低血液病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就诊的血液科化疗患者5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口腔护理,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再实施品管圈,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在品管圈活动实施后,实验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品管圈可显著降低血液病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治疗效果显著,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60.
皮下囊尾蚴病是指人体感染猪带绦虫虫卵后,囊尾蚴寄生于皮下或粘膜下,肌肉组织中的结节性病变,临床表现为皮下结节。患者多因身上“起疙瘩”或伴有其他临床症状就诊。现将本单位近两年来经病理活检证实的18例患者皮下囊尾蚴抗囊治疗前后B超影像变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