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观察从肺论治法和从肠论治法对克罗恩病(CD)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水溶液+无水乙醇一次灌肠法建立大鼠克罗恩病模型后分别灌喂从肺论治方(黄芪桔梗汤)、从肠论治方(黄芪黄连汤)和西药柳氮磺胺吡啶(SASP)进行实验性治疗,然后于0周、第3周两个时间点测定肺和结肠TGF-β1蛋白表达、TGF-β1 mRNA转录水平变化及血清中TGF-β1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0周时,结肠及肺组织中TGF-β1蛋白和TGF-β1 mRNA转录水平均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血清TGF-β1水平显著性高于正常组(P<0.01);3周后,模型组仍较正常组显著性性升高,各治疗组均较模型组显著性下调(P<0.01,P<0.05)。在下调结肠组织TGF-β1蛋白水平上,西药组虽然较模型组降低(P<0.05),但与正常组之间亦存在差异(P<0.01);且效果低于与中药从肠论治组(P<0.05)。而中药从肺论治组和从肠论治组与正常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在下调肺组织TGF-β1 mRNA转录水平上,西药组与从肠论治组虽然较模型组降低(P<0.01),但与正常组之间亦存在差异(P<0.01)。而从肺论治组与正常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但与从肠论治与西药组间存在差异(P<0.05)。在下调血清TGF-β1水平上,各治疗组虽较模型组下降但与正常组亦存在差异(P<0.01,P<0.05),而且从肠论治组较从肺论治组显著性降低(P<0.01)。结论:中西药物均能下调CD肺、肠组织、及血清中过度表达的TGF-β1,起到抗炎、促进修复、预防纤维化的作用;从肠论治方在减轻CD结肠组织的炎症反应、预防和减轻结肠组织纤维化方面效果突出;从肺论治方减轻肺内炎症和损伤,防止肺纤维化形成方面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62.
吴芳  杨舒淳  李龑  黄勇  李玉贤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5):128-128,116
黄连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其作用为平调寒热、和胃降逆,主治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临床应用广泛。李玉贤主任医师根据祖国医学理论,依原方之意辨证施治,临证化裁治疗脾胃病,效果良好。对李玉贤主任医师的有关医案加以整理,列举如下,以资临证参鉴。  相似文献   
63.
目的:比较自拟“平哮方”联合舒利迭与单用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性。方法:将96例支气管哮喘(中医辨证为冷哮证48例,热哮证48例,下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使用自拟“平哮方”联合舒利迭(即观察组)与单用舒利迭(即对照组)治疗12周,在治疗前后观察肺功能和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变。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12周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自拟“平哮方”联合舒利迭治疗哮喘能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且可降低舒利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64.
目的从博落回的2个主要活性成分血根碱(San)和白屈菜红碱(Che)入手研究博落回的抗肿瘤作用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San与Che对3种肿瘤细胞(肺癌细胞A-549、结肠癌细胞HCT-8、肝癌细胞Bel-7402)的IC50值,从而确定这两种成分是否为博落回的抗肿瘤活性成分;采用UV-vis、FL、CD法研究San和Che与人体端粒DNA(HT4)的相互作用。结果 San与Che对肿瘤细胞有不同能力的杀伤作用,说明该2种成分是博落回的抗肿瘤活性成分;San和Che能够与HT4相互作用,可以得出San与HT4的结合常数为5×108,并能诱导单链HT4完全形成反平行结构,而Che与HT4的结合常数为930,并能诱导单链HT4部分形成反平行结构。结论博落回含有的2种活性成分San和Che具有诱导人体端粒DNA形成G-四链体结构的能力,从而抑制端粒酶活性,达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目的 ,这可能是博落回抗肿瘤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5.
目的 评价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对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弹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51例高脂血症患者及30例对照组正常人双侧颈动脉,获取颈动脉弹性指标,包括颈动脉僵硬度(Ep)、弹性系数(β)、顺应性(AC)、增大指数(AI)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比较高脂血症患者与正常人颈动脉弹性的差异.结果 高脂血...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免疫营养治疗对老年晚期NSCLC化疗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91例, 分为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干预组(Ⅰ组 29 例,日常饮食+瑞能 1,000ml/d)、常规肠内营养干预组(Ⅱ 组 32 例,日常饮食 +能全力1,000ml/d)和对照组(Ⅲ组30例,日常饮食)。化疗前1天及化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检测体重、体质指数、 AC、ALB、HB、PG-SGA 等。记录并比较三组患者化疗期间肺部感染、乏力、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不良反应差异。 结果  91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均完成至少3周期化疗。三组患者化疗后AC、ALB、HB等营养状况指标较化疗前下降, PG-SGA 评分较化疗前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第Ⅲ组患者营养指标恶化趋势明显高于其他两组,而Ⅰ组 AC、 HB 下降趋势小于Ⅱ组,Ⅰ组PG-SGA 评分增加趋势小于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化疗可以使老年晚期NSCLC 患者的营养状况恶化。和常规饮食相比,补充肠内营养液可以维持体重,减缓营养状况的恶化。相比于标准肠内营养,免 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可以更好地改善 AC、PG-SGA 评分,减少化疗期间出现肺部感染的概率,因此认为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7.
<正>影像学检查中,常规超声检查因其安全、可重复性等优势在乳腺疾病的筛查和诊断中起到重要作用。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有助于规范常规超声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评估,已日益广泛应用[1-3]。研究表明超声弹性应变比值可用于乳腺良恶性病灶的鉴别。然而常规超声检查联合超声弹性应变比值鉴别乳腺良恶性病灶的报道少且  相似文献   
68.
患者男,53岁,已婚,以"右侧肢体乏力1年"入院.入院行颅脑MR示:左额顶镰旁占位,脑膜瘤可能.于2009年12月29日行开颅肿瘤切除术.术中顺利完整切除脑瘤,但关颅前清点脑棉数量时发现缺少1个,反复查找瘤床后仍未发现,行术中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所见:脑中线居中,左侧额顶处可见瘤腔,于左侧大脑镰旁瘤床底部见一强回声团,大小约:1.0 cm×1.1 cm,后方伴"彗星尾征"(图1),与所遗漏脑棉大小相符.临床医师遂决定在术中超声引导下寻找上述脑棉,予定距定向后,于左侧大脑镰旁瘤床底部顺利找到并取出一标记线被剪断的脑棉.超声复查,上述异常强回声团消失,顺利结束手术.  相似文献   
69.
脑膜瘤(meningiomas)为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其发生占颅内肿瘤的15.31%,仅次于胶质瘤。脑膜瘤原发于蛛网膜内皮细胞,好发于颅内富于蛛网膜颗粒与蛛网膜绒毛之处。矢状窦旁、大脑凸面、大脑镰旁多见,其中上矢状窦旁脑膜瘤常累及上矢状窦并可引起其闭塞。处理受累的上矢状窦特别是其中后部1/3处是脑膜瘤切除术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准确评价病变与邻近静脉结构之间的关系对于外科医生选择手术方法及范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0.
Id(inhibitors of differention/binding)蛋白即分化抑制因子,又称DNA结合抑制因子,哺乳动物细胞中存在Id1,Id2,Id3,Id4四种亚型。该分子具有非常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参与细胞周期调控过程,包括细胞生长、分化及胚胎发育。主要作用有抑制细胞分化、诱导细胞增殖、参与肿瘤的发生与血管生成。在Id家族中,目前对Id1的研究最多,在二十多种人类肿瘤中发现其过表达,且上调的程度与肿瘤的恶性程度相关,因此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