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探讨眼眶神经源性肿瘤的CT表现,并寻找其鉴别点.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6例(17眼)眼眶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 视神经胶质瘤及视神经脑膜瘤CT像上均表现为视神经增粗,均见“双轨征”,前者表现为轨间距增宽的“双轨征”;后者则表现为轨道增宽的“双轨征”.眼眶神经鞘瘤CT表现为球后长轴与眼球前后轴平行的类圆形软组织结节.眼眶神经纤维瘤CT表现形式多样.本研究中各类肿瘤患者在发病年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050,P=0.003).结论 CT在诊断眼眶神经源性肿瘤方面有一定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92.
CT导向多弹头射频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弹头射频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对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疗效。 方法 5 2例肺癌患者行多弹头射频治疗 (3~ 5 )天后行支气管动脉灌注顺铂 90mg ,丝裂要素 2 0mg,阿霉素 5 0mg(1~ 3)次 ,灌注间隔 (4~ 6 )周 ,比较治疗前后肿瘤变化。 结果 多弹头射频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后有效 (CR PR)率为 87% (45 / 5 2 )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5 5 % (2 3/ 4 2 )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χ2 =11.72 ,P <0 0 1)。 结论 多弹头射频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是NSELC较为理想的有效的综合性手段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食管恶性狭窄的疗效及临床观察应注意事项。方法 对 2 8例食道恶性狭窄行球囊扩张及内支架放置术 ,均在电视监视下行狭窄段扩张并内支架置放术 ,观察其疗效。结果 扩张并内支架置放术后 ,狭窄段由 0 .3~ 0 .7cm变为 1.2~ 1.8cm ,进食顺利 ,瘘口消失。结论 介入治疗食道恶性狭窄 ,简单安全 ,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94.
CT引导下射频治疗肝肺肿瘤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5.
金属支架置入术作为治疗气道狭窄的一种新方法,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该方法对于解除呼吸困难,保持呼吸道通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均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2000年6月-2004年6月我院介人中心采用镍钛合金内支架置人治疗51例气道狭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CT引导下髋关节周围骨样骨瘤经皮旋切治疗的疗效。方法2006年5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8例髋关节周围骨样骨瘤患者,其中男5例,女性3例,年龄8~28岁,平均18.4岁,临床表现及影像资料均支持骨样骨瘤诊断,均于CT引导下经行皮骨样骨瘤旋切术。术前对整个病灶区采用1~2mm薄层CT扫描,然后选择瘤巢中心,于导引针引导下行环锯完全切除瘤巢。结果8例患者均顺利取出瘤巢,3例手术后症状缓解,5例手术后次日症状缓解,无明显手术并发症发生。随访6~24个月(平均14.6个月),患者症状完全缓解,无1例复发。结论CT引导下经皮旋切髋关节周围骨样骨瘤治疗微创、简便、安全、疗效确定,有助于手术安全及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97.
磁共振成像在颈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患者行磁共振检查(MRA和MRI),其中23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以颈总动脉法(CC法)计算狭窄率。结果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磁共振诊断颈动脉狭窄及闭塞的敏感性、特异性、假阴性率及假阳性率分别为97.06%、70.59%、2.94%、29.41%。结论MRA结合MRI可作为诊断颈动脉狭窄的筛选检查。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CA)的CT、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A12例,8例行CT平扫,4例行CT增强扫描,12例均行MR检查,5例行Gd-DTPA增强扫描。结果12例CA共检出14个病灶。CA可发生于脑内任何部位,单发多见(10/12)。海绵状血管瘤CT平扫表现为类圆形高或稍高密度病灶,多数为不均匀,常伴钙化、出血。MRI平扫大部分表现为T1WI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11个病灶周围可见低信号环影,大多数病灶周围无水肿带及占位效应。CT和MRI增强后均呈轻度强化或无明显强化。结论CT和MRI检查对CA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MRI优于CT,是诊断本疾病最佳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99.
目的总结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9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的MRI影像资料。结果 7例位于颅内脑外,1例位于侧脑室三角区内,1例位于髓外硬膜内。MRI上,4例(44.4%)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结节、团块,5例(55.6%)呈分叶状团块。T1WI上,5例(55.6%)呈与脑白质等信号的稍短T1信号,3例(33.3%)呈与脑灰质等信号的等T1信号,1例与灰质对比呈稍长T1信号。T2WI上,8例(88.9%)呈与脑灰质等信号的T2信号,1例呈稍长T2信号;6例(66.7%)伴囊变;8例(88.9%)与脑膜或脊膜相连,5例(55.6%)以宽基底相连,3例(33.3%)以窄基底相连;5例(55.6%)伴流空血管影;增强后9例均有不均匀明显强化,囊变坏死区无强化,4例(44.4%)有典型脑膜尾征;7例(77.8%)颅内病灶伴轻度水肿,2例伴骨质破坏。9例患者最终均通过病理确诊。结论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最终诊断需依靠病理。  相似文献   
100.
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目的 研究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2 0例经内科治疗无效的反复咯血患者 ,咯血史 3个月~ 12年不等 ,发病时咯血量 30 0~ 80 0ml 2 4h ,其中肺结核 8例 ,支气管扩张 6例 ,肺血管畸形 1例 ,肺癌伴咯血 5例。采用Seldinger技术 ,行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栓塞材料先用 1mm×1mm× 1mm的明胶海绵颗粒 ,待血流缓慢或停止后 ,用血管栓塞胶 (D TH)以栓塞供血主干。常规行患侧锁骨下动脉、肋间动脉及对侧支气管动脉造影。以了解有无多支供血 ,发现供血血管则尽量行超选择插管栓塞治疗。结果  2 0例患者均 1次栓塞成功 ,即刻止血 18例 ,咯血明显减少 2例 ,有效率 10 0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介入治疗对内科治疗无效的咯血患者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