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提高影像专业影像诊断学实验课教学质量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如何提高影像专业影像诊断学实验课教学质量。方法 根据我院数年来对医学影像专业开展实验教学的具体情况,结合实例,总结经验。结果 实验教学效果良好。结论 完善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南、加强教学人员建设、充分准备教学用具、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是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62.
目的 分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的临床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DSA)的特点。方法 对 80例SAH症伏、病因及DSA检查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是SAH主要症状 ;DSA造影阳性者 65例 (81.3 % ) ,其中颅内动脉瘤 42例 (64 .6% )、血管畸形 14例 (2 1.6% )和脑动脉狭窄及闭塞 9例 (13 .8% ) ;有 5 4例进行了血管内治疗 ,无 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颅内动脉瘤和血管畸形为自发性SAH的主要原因 ,DSA全脑血管造影是SAH病因诊断最可靠的方法 ,并能血管内栓塞治疗 ,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课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180名学生随机分为PBL教学模式班(PBL班)和传统教学模式班(LBL班)。最后通过闭卷考试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这次教学改革行综合评估。结果:闭卷考试结果显示,PBL班和LBL班考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可PBL教学模式。结论:在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课中应用PBL教学模式效果良好,能够提高该学科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4.
目的评价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冷循环微波刀术(PMCT)治疗肝癌的效果。方法 60例患者接受TACE联合冷循环微波刀治疗术。术后4周复查动态增强CT或MR,观察疗效。结果 TACE+PMCT后1个月,肿瘤一次消融率为84.30%。结论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冷循环微波刀治疗术是肝癌的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明显使肿瘤缩小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65.
目的评价缺血性脑梗死急性期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98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病程为2~7h。行脑血管造影明确栓塞血管及部位。尿激酶以1.0万U/min持续泵入,总量为100万U,辅助其它常规治疗,治疗14d后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基本痊愈14例,显著进步30例、进步39例、无变化11例、死亡4例,有效率为84.7%,显效率为44.8%,血管再通率为73.5%,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6.
目的:进一步提高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治水平,降低死亡率。方法:2000——2006年间诊治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诊确诊率57.1%,死亡率30%。21例病例存在早期确诊困难,误诊率高。结论:通过提高认识,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MRI、CT对疑似病例进行早期诊断;系统内科治疗及人工血管植入是提高夹层动脉瘤病人生存的关键。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L5S1间盘突出症(IDH)成功实施介入治疗的不同方法。方法分析患者髂嵴与L5S1椎间隙的关系,采用不同的介入治疗方法:穿剌针平行进入L5S1间隙中部者,用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PLD)治疗;穿剌针无法进入L5S1间隙或进入较浅者,用盘外胶原酶化学溶核术(CNL);多数的L5S1IDH患者,穿剌针斜行进入,用双介入疗法(DIT,PLD+CNL)。结果PLD术25例,CNL8例,DIT(PLD+CNL)52例,均获成功,总有效率(优+良)为94.12%(80/85),无效5.88%(5/85)。结论介入治疗L5S1IDH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方法。介入治疗应根据髂嵴与L5S1关系选择方法,大多数L5S1IDH患者,可采用DIT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8.
病例女,21岁,脖子上长“疙瘩”10年左右,偶痒,曾多处诊治,按“痤疮、皮炎、汗腺炎”等处理,使用中药内服、涂皮炎平软膏等外用药治疗无效,于2008年7月18日来我院初诊。否认其它系统疾病,否认家族中有同样病人。皮肤科情况:颈部散在分布褐黄色丘疹(部分皮疹因搔抓表面呈红色),大如绿豆,小如芝麻粒,触之硬实。行局部皮疹活检病理报告(病理切片号082730):表皮轻度角化过度,  相似文献   
69.
70.
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指的是常规的内镜检查阴性但是患者仍存在着持续而反复的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内科干预往往效果不满意,而外科干预又因为盲目探查,风险性过大,且可能找不到出血部位。所以早期运用DSA检查明确出血的部位和原因,同时介入干预以尽可能的挽救生命,缩短病程,降低死亡率[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