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腮腺腺淋巴瘤(Warthin's瘤)的临床、病理及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24例腮腺Warthin's瘤的临床、病理及CT资料.结果 24例患者,男22例,女2例;单发16例,多发8例,共38个病灶,其中31个(81.6%)病灶位于腮腺后下象限.病灶多呈高密度圆形、椭圆形结节或肿块,边缘光整,密度均匀或欠均匀,增强后34个病灶中2个轻度强化,5个中度强化,27个明显强化;17个均匀强化,17个不均匀强化(直径>2 cm),且10个伴贴边血管征.结论 符合腮腺Warthin's瘤的发病年龄、性别、部位及影像学表现的患者,诊断时应首先考虑Warthin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术在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对78例病理确诊为肺癌的患者,行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术,术后根据具体情况再选择手术、化学消融及射频消融、放疗等综合治疗。 结果78例患者中,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术后,有9例进行了手术切除,9例进行了射频消融,36例进行了放疗;放疗后复发再次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术15例,单纯灌注化疗栓塞9例。 结论肺癌的治疗应采取综合治疗手段,需要综合分析,确立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最有利于患者为出发点,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术在肺癌综合治疗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为手术切除、放疗、化学消融及射频消融等治疗手段提供了机会和可能。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电解可脱式弹簧圈(Guglimi Detachable Coil,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采用GDC栓塞颅内动脉瘤136例,全程进行观察护理.结果 成功栓塞136例颅内动脉瘤,其中120例为100%栓塞,15例为95%,1例为90%,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GDC栓塞颅内动脉瘤是安全、有效和微创的治疗手段.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恰当的术后护理对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心理护理贯穿整个治疗过程.  相似文献   
54.
患者 男 ,32岁 ;因左侧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塞而致右中枢性舌面瘫 ,不完全性失语 ,右侧肢体肌力上肢 2级 ,下肢 3 级 ;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史。 2 0 0 1年3月 31日脑血管造影显示自左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 (C1段 )起完全闭塞 ,右侧大脑中动脉水平段 (又称眶后段 ,M1段 )远端严重狭窄 (图 1) ,诊断为大脑中动脉近端狭窄。 2 0 0 1年 4月 2 2日经右股动脉穿刺置入 6F血管鞘 ,放置 6F导引导管至右颈内动脉颈段 ,血管造影后沿导引导管插入 0 0 14英寸Wizdom超软微导丝 (美国Cordis公司 )至大脑中动脉侧裂段以远 ,经其将U pass…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发生于新生儿期的头皮血肿的X线诊断价值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发生于新生儿期的头皮血肿的X线征像。结果随着血肿期龄的增加,血肿在不同时期可出现不同的影像学表现,可分为未见骨化、不全骨化、完全骨化。血肿骨化以广基底与颅骨外板相接、与颅板呈锐角相交及血肿不跨越颅缝等为其主要特点。结论新生儿头皮血肿有其特征性的X线表现,X线检查对血肿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 分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的临床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DSA)的特点。方法 对 80例SAH症伏、病因及DSA检查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是SAH主要症状 ;DSA造影阳性者 65例 (81.3 % ) ,其中颅内动脉瘤 42例 (64 .6% )、血管畸形 14例 (2 1.6% )和脑动脉狭窄及闭塞 9例 (13 .8% ) ;有 5 4例进行了血管内治疗 ,无 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颅内动脉瘤和血管畸形为自发性SAH的主要原因 ,DSA全脑血管造影是SAH病因诊断最可靠的方法 ,并能血管内栓塞治疗 ,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塞动脉内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影响因素。方法 288例脑梗死患者均在CT检查厦血管造影基础上接受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其中在发病后6h以内溶栓者76例,6~24h溶栓者212例。统计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和90天后预后情况。结果 脑血管造影发现血管闭塞245例,其中颈内动脉系统闭塞173例,椎基底动脉(VBA)闭塞72例;溶栓后再通分别为112例、38例。治疗后90天恢复良好者180倒,恢复差者108例。溶栓后颅内出血2例;6h内组和6~24h组患者治疗后90天预后良好率分别为80.35%和71.43%,血管再通率分别为67.86%和59.26%,血管再通中位时间分别为67min和73min。结论 局部动脉溶栓可以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仅以发病时间不超过6h作为动脉内溶栓治疗标准不够全面,应当根据病情适当放宽溶栓的时间窗。  相似文献   
58.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时间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时间的动脉内溶栓治疗效果,探讨影响治疗时间窗的因素.方法 54例脑梗死患者均在CT检查及血管造影基础上接受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其中在6 h以内溶栓者42例,6~24 h溶检者12例.统计两组患者术后血管再通率和神经功能缺失积分差值.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8.1%和75.0%,显效率分别为71.4%和50.0%, 管再通率分别为69.0%和50.0%,血管再通中位时间分别为68和73min.结论 动脉内溶检时间窗是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的,仅以发病时间不超过6 h作为治疗标准是不够全面的,应当根据病情合理放宽溶栓的时间窗,最大限度降低患者的病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9.
60.
目的 探讨携带放射性125I粒子食管支架治疗高龄中、晚期食管癌的初步疗效.方法 总结2009年9月 - 2010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食管支架治疗的43例中、晚期食管癌老年患者,根据是否自愿接受125I粒子支架分为A、B两组.A组为125I粒子支架治疗组,18例;B组为普通支架治疗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