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比较研究db/db 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肠道多形拟杆菌(Bacteroides thetaiotaomicron)实时荧光定量PCR 2种标准品制备方法。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小鼠db/db模型组和db/m对照组肠道内容物,同时以多形拟杆菌ATCC29148为标准菌株,提取微生物DNA,用16SrRNA V6区多形拟杆菌引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品制备中标准菌株法和正常组高阳性法2种标准品制备方式进行定量检测,比较2种方法的差异性。结果标准菌株法与正常组高阳性法测定db/m对照组和db/db模型组小鼠肠道多形拟杆菌的数量分别为(5.23×106±2.30×106)、(1.52×107±3.23×106)和(5.23×106±2.25×106)、(1.45×107±3.39×106),与db/m对照组相比,db/db模型组多形拟杆菌数量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菌株法与正常组高阳性法对检测多形拟杆菌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标准品制备中标准菌株法与正常组高阳性法均可检测出较多的多形拟杆菌,并且2种检测方式都可以对肠道菌群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52.
目的 系统评价5种清热解毒类中成药(抗感颗粒、板蓝根颗粒、连花清瘟颗粒、小儿牛黄清心散或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奥司他韦治疗小儿流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期刊中文数据库(VIP)、PubMed和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月。筛选清热解毒中成药联合奥司他韦(联合用药)对比奥司他韦单药治疗小儿流感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24篇RCTs,包含患儿2 932名,联合用药较奥司他韦单药治疗小儿流感可以减少发热缓解时间[MD=-20.37,95% CI=(-26.32,-14.43),P<0.05]和咳嗽缓解时间[MD=-20.45,95% CI=(-29.80,-11.10),P<0.05],增加C反应蛋白(CRP)下降值[MD=5.72,95% CI=(2.58,8.86),P<0.05],提高总有效率[RR=1.17,95% CI=(1.14,1.20),P<0.05],同时可以减少恶心呕吐[OR=0.44,95% CI=(0.24,0.80),P<0.05]和腹痛[OR=0.32,95% CI=(0.12,0.85),P=0.02]。结论 奥司他韦联合清热解毒类中成药治疗小儿流感可以减少发热缓解时间和咳嗽缓解时间,增加CRP下降值,提高总有效率,同时减少恶心呕吐和腹痛不良反应。但研究纳入例数有限、文献质量较低,需要设计严谨的多中心临床RCT增加论证强度。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某三甲医院临床、医技科室医护技人员防控培训效果及满意度,对阶段性培训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 通过对2 992名医护技人员疫情防控培训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内容包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培训在线考核情况、医护技人员培训效果及防控培训满意度。 结果 (1)新冠肺炎诊疗基础知识点考核、医院感染考核及院内防控流程考核平均成绩分别为(91.56±8.59)分,(94.76±9.05)分和(95.95±4.22)分。(2)调查问卷分析显示,疫情防控培训对各科室、岗位疫情防控实际工作开展帮助较大,其中,医师、护士、技师和药师认为各项培训对于临床工作帮助非常大的比例分别为71.67%、73.97%、72.57%、79.00%(χ2=4.408,P>0.05)。(3)对新冠肺炎诊疗基础知识培训、医院感染培训及院内防控流程培训满意度较高,其中,医师、护士、技师和药师对防控培训非常满意的比例分别为68.47%、72.29%、72.57%、80.00%(χ2=12.577,P>0.05),同时认为在线直播、视频学习培训形式更加符合工作实际需要。 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分层分级培训和重点防控培训相结合的多元化培训模式能够较好地满足医院各科室医护技人员对疫情防控各方面知识培训的需求,值得各医院在新冠肺炎疫情传播期间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54.
  目的  分析非上呼吸消化道来源的结外NK/T细胞淋巴瘤(non-upper aerodigestive tract extranodal NK/T-cell lymphoma,NUAT-ENKTCL)的不良预后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0例NUAT-NKTCL患者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应用Log-Rank法检验对EBER表达、年龄、性别、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水平和治疗前外周血EBV-DNA拷贝数等进行单因素分析。  结果  20例患者中,男女比为13:7。中位年龄为39(12~66)岁,其中≥60岁3例(15%), < 60岁17例(85%)。Ann Arbor分期:Ⅰ、Ⅱ期8例(40%),Ⅲ、Ⅳ期12例(60%)。LDH水平升高12例(60%)。治疗前外周血EBV-DNA拷贝数增加11例(55%)。病变组织中EBER(+)13例(65%)。患者截至随访时间死亡4例,生存16例,中位总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为15.4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mPFS)为8个月。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11例(55%),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5例(25%),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8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与预后呈显著相关性。  结论  EBER的表达并不影响NUAT-ENKTCL患者的预后,年龄≥60岁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dapper,β-连环蛋白拮抗剂,非洲爪蟾同系物1(dapper,antagonist of beta-catenin,homolog 1 Xenopus laevis,DACT1)在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的羟甲基化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寻找AML新的危险分层分子标志物。方法:测序分析本院血液科初发AML188例,根据是否存在Wilms肿瘤因子1(Wilms tumor 1,WT1)、异柠檬酸脱氢酶1/2(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1/2,IDH1/2)或TET蛋白2(ten-eleven translocation,TET2)基因突变,将病例分为WIT-AML组(30例)和非WIT-AML组(158例);用糖基化qPCR及qPCR方法检测WIT-AML(16例)、非WIT-AML(14例)和非AML患儿(14例)的DACT1基因羟甲基化水平(5-hydroxymethylcytosine,5hmC)和表达水平,并用Spearman法研究羟甲基化与表达的相关性;随访患儿的缓解、复发及生存情况,采用COX回归分析DACT1羟甲基化对AML患儿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及无病生存率(event free survival,EFS)的影响。结果:WIT-AML组的DACT1 a、b区域(DACT1 a/b)甲基岛(CpG)羟甲基化(5hmC)水平较非WIT-AML组低(Ua=48.00,Pa=0.008;Ub=19.00,Pb=0.000),且其基因表达明显减低(Uexp=0.00,Pexp=0.000);DACT1 a/b 甲基岛5hmC与DACT1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a=0.812,Pa=0.000;rb=0.789,Pb=0.000);DACT1a 5hmC水平减低是EFS的危险因素(HR=3.896,95%CI=1.161~13.073,P=0.028),同样也是OS的危险因素(HR=4.109,95%CI=1.226~13.771,P=0.022)。结论:在WIT-AML中,DACT1 5hmC水平和表达水平明显降低,DACT1a区5hmC水平降低可增加儿童AML生存风险,可作为AML一个新的独立预后不良指标。  相似文献   
56.
本文探讨临床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在使用达格列净降低血糖及改善心衰时的用药时机及临床药师在药学监护中的作用。临床药师参与两例血容量不足患者使用达格列净的用药方案,建议血容量不足患者暂停使用该药物,并查阅相关文献,为临床医生提供理论依据,发挥临床药师在药学服务中的作用。考虑患者出现血容量不足时,临床药师能及时发现达格列净可降低血容量,为患者用药提出合理建议及理论依据并被临床医生所采纳,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本文提示临床药师在患者处于血容量不足时,应重视达格列净的用药调整,提高用药可导致不良影响的警惕性。  相似文献   
57.
本文报告1例侵蚀性葡萄胎的治疗和护理.  相似文献   
58.
房颤是最常见的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在心血管疾病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急剧升高,已成为当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有关房颤触发机制的研究多聚焦于心肌电活动异常、胞内离子通道失衡以及自主神经系统调节上,但房颤触发机制较为复杂,且房颤因患者的个体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病理生理进程.本文从房颤触发灶解剖机制、电活动、离子通道、心脏自主神经系统、氧化应激、其他因素6个方面,总结近年来房颤触发机制研究的进展,以期为房颤的诊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59.
目的分析合肥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相关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根据《合肥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个案评审方案(试行)》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十二表格法对全市部分助产机构选送10份具有代表性、疑难病例进行评审。结果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相关因素中,家庭的态度问题、县级医疗保健机构的资源问题、县级医疗保健人员的知识技能问题占一半以上,属于主要影响因素;省、市级级医疗保健人员的态度问题、资源问题及知识技能问题是影响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次要原因。结论进一步加强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新生儿复苏技能培训及新生儿学科建设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