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 建立高危儿管理和早期干预网络,降低高危儿智力低下、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方法 新生儿出院前家长在辖区保健机构办理儿童保健手册时,医生依据分娩记录对新生儿进行高危因素筛查,筛查出的高危儿依托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网络及时上报并根据高危因素的不同进行分层、分级管理和早期干预,参照鲍氏早期教育资料进行干预,并辅以科学喂养相关知识的指导.结果 通过对设立的高危儿干预组、高危儿未干预组和健康对照组婴儿1岁时进行测评的结果显示:干预组的儿童智能发育指数为90.62±9.18,明显高于未干预组的发育平均指数83.43±15.95(t=7.190,P<0.01),与健康对照组的91.04±13.11基本接近(t=0.419,P>0.05);未干预组的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的发生率(18.37%)明显高于干预组(4.00%)(χ2=8.652,P<0.05).结论 通过健全的高危儿管理网络对高危儿进行管理和早期干预可以提高儿童智能发育指数和体格发育水平,减少智力残疾和中、重度营养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42.
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A—PCI)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52例冠心病患者行TRA—PCI,总结其疗效以及出现的并发症。结果52例冠心病患者中,其中单支病变15例,双支病变21例,三支病变16例;处理前降支(LAD)28处,回旋支(LCX)15处,RCA20处,其中完全闭塞2例,血管狭窄程度在70%~99%,共放置支架65枚,单纯PTCA2例,桡动脉穿刺成功率85%,TRA—PCI成功率92%;术后6h拔除桡动脉鞘管加压包扎。2例出现前臂血肿,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无死亡及急诊冠脉搭桥。结论TRA—PCI治疗具有血管并发症少,安全可行,方便患者,减少痛苦,应积极提倡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43.
目的 针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首选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融入康复训练、三项维度护理干预,对关节预后、功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依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三项维度护理与康复训练干预。分析比对疼痛评分(视觉模拟VAS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恢复优良率、并发症发生概率等指标水平。结果 护理前两组VAS评分比较无意义(p>0.05),护理后1个月、6个月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对照组功能、关节活动度指标分值较观察组低,疼痛、畸形指标分值较观察组高(p<0.05);观察组恢复优良率相较对照组高,数据分别为97.50%、80.00%,数据结果比对有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关节挛缩、压疮、感染、组织粘连、静脉血栓等)发生概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股骨颈骨折患者开展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并为患者提供三项维度护理干预和康复训练,可使关节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同时控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利于更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44.
女,53岁,因"反复黑曚、晕厥30年,再发1次"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其中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明显升高,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明显升高,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4升高。心脏彩超检查结果:左心室非对称性肥厚(室间隔1....  相似文献   
45.
近年来随着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病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其在抗心律失常治疗上亦愈加受到重视,它是一种被证明为能降低心脏性猝死而降低总死亡率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不仅在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方面有其一定的地位,还在抗心律失常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与传统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相比,第2代以索他洛尔、美托洛尔为代表及第3代以卡维地洛、拉贝洛尔为代表的β受体阻滞剂存在相当的优势,主要表现为其在心脏神经-电生理方面的影响较传统的抗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更为全面、安全.  相似文献   
46.
目的 分析测定和对比不同产地龙船花全草中京尼平苷酸、绿原酸、东莨菪内酯、槲皮素和山奈酚5个成分含量,建立快速测定其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5个成分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C18柱(4.6 mm × 250 mm,5 μm),流动相为0.05%甲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为268 nm(0-12 min)、344 nm(12-37 min)、350 nm(37-41 min)、254 nm(41-50 min);并以检测出的含量为指标,使用SPSS 20.0软件对18批样品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 京尼平苷酸、绿原酸、东莨菪内酯、槲皮素和山奈酚色谱峰分离良好;5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 0.9991),平均加样回收率93.76%-99.91%,RSD为0.66%-1.47%。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8批样品可分为3大类:S7-S12聚为一类,S1-S6聚为一类,S13-S18聚为一类。经主成分分析,主成分1、主成分2、主成分3是影响药材样品质量评价的主要因子,3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3.916%,以S14的主成分综合得分最高。结论 所建立的龙船花全草HPLC含量测定方法可用于龙船花的质量控制,聚类分析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法也可为龙船花种植、栽培和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7.
目的建立一种实时荧光RT-PCR方法,定量检测中耳胆脂瘤组织中TLR4、MyD88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中耳胆脂瘤组织25份为对照组(其中13份为炎症组,12份为非炎症组);10份正常外耳道皮肤作为正常组。采用实时荧光RT-PCR与Lightcyeler荧光PCR仪定量检测TLR4、MyD88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2-ΔΔCT法处理实时荧光定量RT-PCR数据。结果炎症组TLR4、MyD88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外耳道组分别上升了4倍和3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炎症组TLR4、MyD88mRNA表达水平较非炎症组分别上升了2倍和1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中耳胆脂瘤组织中,尤其是炎症反应明显的胆脂瘤组织,TLR4及其下游信号转导分子的表达量发生改变,提示TLR4-MyD88信号传导途径可能参与了胆脂瘤型中耳炎的发病。  相似文献   
48.
目的了解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塞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应用替罗非班是否改善冠脉血流和心肌灌注。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10年5月因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塞住院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急诊介入术中应用替罗非班)与B组(急诊介入术中不应用替罗非班)。观察两组在常规使用阿斯匹林,氯吡格雷基础上介入治疗术后靶血管血流分级与心肌灌注分级及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A组急诊介入术后即刻靶血管TIMI血流2~3级(97.2%)心肌灌注(TMPG)2-3级(97.2%)均显著高于B组(91.6%,88.8%)。两组出血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塞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应用替罗非班能有效改善冠脉血流和心肌灌注,并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原发性骨淋巴瘤(PBL)的临床特点、疗效及其与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 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9例PBL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19例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51岁;主要发病部位为股骨(5例)和脊柱(5例);8例行放化疗联合治疗,11例行单纯化疗;总有效率89.5%,包括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5例.2年总生存(OS)率、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61.0%、48.3%.其中15例原发性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B-DLBCL)患者2年OS率、PFS率分别为59.2%、45.5%.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2分、无软组织侵犯、初治完全缓解为OS及PFS的有利预后因素,美国东部肿瘤研究组(ECOG)评分≤2分为OS的有利预后因素,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为PFS的有利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IPI评分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软组织侵犯是P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IPI评分≤2分及软组织未侵犯的PB-DLBCL患者预后较好.应根据局部软组织侵犯情况,探讨更合适的IPI评分模型.  相似文献   
50.
  目的  分析非上呼吸消化道来源的结外NK/T细胞淋巴瘤(non-upper aerodigestive tract extranodal NK/T-cell lymphoma,NUAT-ENKTCL)的不良预后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0例NUAT-NKTCL患者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应用Log-Rank法检验对EBER表达、年龄、性别、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水平和治疗前外周血EBV-DNA拷贝数等进行单因素分析。  结果  20例患者中,男女比为13:7。中位年龄为39(12~66)岁,其中≥60岁3例(15%), < 60岁17例(85%)。Ann Arbor分期:Ⅰ、Ⅱ期8例(40%),Ⅲ、Ⅳ期12例(60%)。LDH水平升高12例(60%)。治疗前外周血EBV-DNA拷贝数增加11例(55%)。病变组织中EBER(+)13例(65%)。患者截至随访时间死亡4例,生存16例,中位总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为15.4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mPFS)为8个月。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11例(55%),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5例(25%),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8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与预后呈显著相关性。  结论  EBER的表达并不影响NUAT-ENKTCL患者的预后,年龄≥60岁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