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4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54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68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98篇
内科学   99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65篇
外科学   115篇
综合类   522篇
预防医学   298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237篇
  1篇
中国医学   226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由于全球范围内肺结核及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1],对分枝杆菌的收集、培养和研究是结核病与非结核分枝杆菌病预防、诊断和治疗以及医学科研和教学事业的基础条件[2],中国药品生物质品检定所2007年1月于德国菌种保藏中心引进分枝杆菌菌种229株,均使用改良L-J培养基按其背景资料中记载的温度做原代培养复苏。其中57株未能得到一次性复苏(51株国外原定培养温度为37℃,7株国外原定培养温度为28℃)。分枝杆菌的生长发育与培养温度关系甚为密切[3],为使所有分枝杆菌均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复苏,今将未得到复苏的菌种37℃,30℃再次培养观察。材料与方法1.菌株来源:57株未能得到一次性复苏的分枝杆菌菌种冻干制剂来源于德国菌种保藏中心(DSMZ)2.培养基:(1)改良L-J培养基的配制(参考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配置记录):2%孔雀绿20ml,天冬素(味精),4.5g(9.0g),KH2PO43.0g,柠檬酸镁0.75g,MgSO40.3g,马铃薯淀粉37.6g,丙三醇(甘油)15ml,蒸馏水750ml,新鲜鸡蛋液1250ml。共2000ml。(2)7H10培养基为美国BD公司生产的DifcoTMMiddleb...  相似文献   
992.
负压封闭引流( 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是指通过利用耐腐蚀、无毒、无免疫活性的医用泡沫材料包裹多侧孔硅塑引流管覆盖皮肤缺损创面,再用透氧、防水及防细菌入侵的生物半透膜进行封闭,使皮肤缺损创面与外界隔绝,最后将引流管连接负压引流装置对创面进行负压吸引的一项技术,通过负压引流以期清除坏死组织、刺激肉芽软组织生长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1]。 VSD技术目前是一种适用于浅表创面和深部组织引流的全新方法,既能清除浅表创面的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又能去除深部腔隙的污染物,是普通外科和骨科引流技术的革新[2]。由于VSD技术具有引流效果好,引流不易堵塞,缩短治疗周期,减少换药痛苦,创面愈合快等优点,目前已在外科损伤的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3]。皮肤缺损创面治疗的理想疗效除了与彻底的清创和VSD技术的应用有关外,有效的护理干预已成为促进患者康复的至关重要环节。现将骨科皮肤缺损创面中应用VSD技术的护理干预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评估单纯被动随访在人群肿瘤生存率研究中对5年生存率估计造成的偏倚。方法从沈阳、鞍山和本溪3个城市2000-2002年肿瘤登记报告数据库中随机抽取21种主要肿瘤8 334例,通过与三市2000-2005年全死因数据库联动进行被动随访,然后再通过医院病案和公安局人口信息库核对,电话、入户、社区与工作单位回访进行主动随访。生存期起始时间是首次确诊日期,根据被动和主动随访结果对患者2005-12-31的生存状态进行不同的假设,采用寿命表法计算观察生存率。结果单纯被动随访共确认2 572例(30.9%)5年内死亡,主动随访确认2 142例(25.7%)死亡。单纯被动随访将只能确认总死亡病例的54.6%,对21种癌瘤的5年生存率高估9.0%~52.6%,高估幅度各癌间存在很大差异,高估率与生存率呈显著负相关(r=-0.474 7,P<0.01)。单纯被动随访对甲状腺癌、乳腺癌和子宫体癌等恶性度较低癌症的生存率高估10%~20%,对肝癌、肺癌、胃癌和胰腺癌等恶性度较高癌症的生存率高估30%~50%。结论对于目前我国肿瘤发病报告和死亡报告人口标识信息填写和(或)录入准确性较差的地区,单纯采用被动随访将严重高估肿瘤的5年生存率,需采用主动与被动随访结合的方式进行人群肿瘤生存率研究。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宫腔灌注对薄型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既往因移植日内膜<7 mm取消新鲜体外受精(IVF)组移植周期,该周期拟行冻融胚胎移植患者204例。随机分为两组,激素替代组118例(对照组)和激素替代联合G-CSF宫腔灌注组86例(观察组),观察并分析治疗前后两组子宫内膜增厚情况,子宫内膜下血流情况及临床结局。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均较前增加,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治疗前后增加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月经第15天(D15)Ⅱ+Ⅲ血流类型较对照组Ⅱ+Ⅲ血流类型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D15Ⅱ+Ⅲ血流类型较月经第8天(D8)Ⅱ+Ⅲ血流类型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D15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较D8 PI、RI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CSF宫腔灌注可增加薄型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子宫内膜下血流状况,有效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辽宁省1984/1999-2012年城乡居民胃癌死亡率变化趋势,为辽宁省胃癌防制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辽宁省1984/1999-2012年居民病伤死因登记报告系统数据,计算胃癌粗死亡率、中国标化死亡率(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辽宁省人口构成)、世界标化死亡率(2000年世界标准人口构成)。采用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 3.4.3软件估计胃癌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结果 1984-2012年,辽宁省城市居民胃癌粗死亡率为19.68/10万(世标率为17.76/10万,中标率为11.06/10万),男性为27.02/10万(世标率为25.62/10万,中标率为15.91/10万),高于女性(胃癌粗死亡率为12.25/10万,世标率为10.60/10万,中标率为6.58/10万)。1999-2012年辽宁省农村居民胃癌粗死亡率为19.95/10万(世标率为17.95/10万,中标率为11.11/10万),男性为27.80/10万(世标率为25.73/10万,中标率为16.05/10万),高于女性(胃癌粗死亡率为11.79/10万,世标率为10.37/10万,中标率为6.23/10万)。胃癌是辽宁省城市第4位肿瘤死因,农村第3位肿瘤死因(2012年)。1984/1999-2012年辽宁省胃癌世标率呈显著下降趋势(AAPC=-3.5%),城市与农村下降幅度一致(AAPC=-3.4%),女性下降幅度(AAPC=-4.1%)高于男性(AAPC=-3.2%),粗死亡率变化不明显。结论辽宁省胃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依然是该省城乡居民主要的肿瘤死因,是当前肿瘤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分析辽宁省城市居民(1984-2012年)和农村居民(1999-2012年)慢性肝病及肝硬变死亡率变化趋势,探讨造成死亡率变化的可能原因。方法采用辽宁省死因登记报告系统中6个城市和10个县的慢性肝病及肝硬变的死亡报告资料1 507.9万例,利用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软件计算慢性肝病及肝硬变死亡率的年均变化率(APC)及平均年变化率(AAPC)。另结合同期病毒性肝炎和肝癌的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探讨死因错误分类对结果的影响。结果辽宁省城市居民1984-2012年和农村居民1999-2012年慢性肝病及肝硬变死亡率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城市居民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平均每年下降2.9%,农村居民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平均每年下降6.1%,女性下降速度(7.9%)大于男性(5.3%)。60岁以上居民死亡率下降的幅度较大(城市AAPC为-3.7,农村AAPC为-6.5)。60岁以上城乡居民病毒性肝炎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城市AAPC为13.8,农村AAPC为40.1),城市居民肝癌标化死亡率呈显著下降趋势(AAPC为-1.3)。结论人群饮酒消费和自报高血脂患病率的下降以及高血脂控制行为的加强可能是该病死亡率下降的原因。进一步降低人群饮酒消费和高血脂患病率,通过健康教育促进人群健康生活方式,加强人群肥胖和高血脂控制行为,将会有效地降低慢性肝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从流行病学角度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干预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方法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958名农村育龄妇女妊娠期相关因素进行调查,从而发现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地区农村育龄妇女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4.70%.控制社会人口学因素、糖尿病家族史及产科因素后,>30岁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是<25岁孕妇的2.5倍(OR=2.54,P=0.003).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妇妊娠期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无家族史的5.3倍(OR=5.23,P<0.001).结论 怀孕年龄超过30岁的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较大,提示妇女应科学计划妊娠,避免高龄妊娠.此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妇也具有较高的罹患妊振期糖尿病的风险,应将糖尿病家族史作为预测妊娠期糖尿病的指标之一,确定高危人群,实施全孕期监护,以达到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三级预防,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在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颈椎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依照数字随机表法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颈椎病患者采取中医综合康复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显著,便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值得采纳。  相似文献   
999.
摘 要 目的:探讨HL60 IL6单核细胞活化反应法在注射用肝水解肽和注射用辅酶Ⅰ热原检测中的应用。 方法: 参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通则1193,确定注射用肝水解肽和注射用辅酶Ⅰ热原测定限值及最小有效稀释浓度。采用细胞增殖抑制试验、IL 6 ELISA 试剂盒干扰试验和热原干扰试验分别探讨对HL60细胞生长、对IL 6和热原测定无影响的供试品浓度,进而确定适用于注射用肝水解肽和注射用辅酶Ⅰ体外热原测定的HL60 IL6方法。用该方法对1个厂家7批注射用肝水解肽、1个厂家6批注射用辅酶Ⅰ进行热原测定。 结果: 注射用肝水解肽和注射用辅酶Ⅰ最小有效稀释浓度分别为0.003 mg·ml-1和0.000 2 mg·ml-1;对HL60细胞增殖无影响的最高浓度分别为1 mg·ml-1和10 mg·ml-1,对IL 6和热原测定无影响的最高浓度均为0.1 mg·ml-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确定了适合该方法的注射用肝水解肽和注射用辅酶Ⅰ浓度均为0.1 mg·ml-1。用该方法对1个厂家7批注射用肝水解肽、1个厂家6批注射用辅酶Ⅰ供试品进行热原测定,结果均为阴性。 结论: HL60 IL6方法适用于注射用肝水解肽和注射用辅酶Ⅰ热原测定。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红光治疗仪治疗创伤性湿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门诊2010年5月~2011年10月创伤性湿疹病例,均以创面为中心面积约3cm×3cm~20cm×20cm的湿疹面采取自体对照法,分为两部分,随机抽取,对照组为常规激素治疗,治疗组为红光治疗仪治疗,每次治疗7天为一疗程,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红光治疗仪治疗创伤性湿疹效果明显高于常规激素治疗,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