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6篇 |
免费 | 24篇 |
国内免费 | 8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6篇 |
儿科学 | 4篇 |
妇产科学 | 6篇 |
基础医学 | 25篇 |
临床医学 | 73篇 |
内科学 | 34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8篇 |
外科学 | 35篇 |
综合类 | 110篇 |
预防医学 | 38篇 |
药学 | 41篇 |
中国医学 | 146篇 |
肿瘤学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23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25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27篇 |
2012年 | 21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47篇 |
2008年 | 44篇 |
2007年 | 33篇 |
2006年 | 24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2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目的 本研究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检测δ-毒素,评估其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分型和毒力表达中的作用。方法 使用Bruker microflex MALDI-TOF仪器,采集2000~20000Da质量范围内,以正线性模式采集图谱,使用仪器配套的MALDI Biotyper 2.0软件分析MRSA菌株的原始图谱,产生的峰列表直接使用flexAnalysis、clinProTools3.0软件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共检测83株MRSA,共有39(47.0%)株MRSA检出(3005±5)m/z信号峰,其中HA-MRSA 19(22.9%)株,CA-MRSA 20(26.5%)株,P=0.766,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33(39.8%)株MRSA检出(3035±5)m/z信号峰,其中HA-MRSA 9 (10.8%)株,CA-MRSA 24(28.9%)株,P=0.003,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11(13.%)株MRSA既未检出(3005±5)m/z信号峰也未检出(3035±5)m/z信号峰,全部为HA-MRSA菌株。spa分型中检出(3005±5)m/z信号峰,15(18.1%)株为t062型,8株为t015(9.6%)型,4株为t030(4.8%)株,P=0,有显著性差异;检出(3035±5)m/z信号峰,31(37.3%)株为t437型,2(2.4%)株t8660型,P=0,有显著性差异;(3035±5)m/z作为spa t437型特征信号ROC曲线下面积0.89,P=0。11株未检出δ-毒素,6株分离自骨关节标本,3株分离自呼吸道标本,1株分离自慢性溃疡的分泌物标本,1株分离自血液;在血平板的菌落特征,6株MRSA菌落形态发生改变,5株菌落形态正常。结论 MALDI-TOF MS使用常规方法即可快速检测MRSA的δ-毒素,其质谱峰为(3005±5)m/z和(3035±5)m/z两种;(3035±5)m/z是δ-毒素的同基因变异体(HldG10S)的质谱峰,该峰可快速鉴别spa t437型;不产生δ-毒素的菌株是agr调控系统失调的表现,与慢性感染、小菌落形成、无明显β-溶血有关。 相似文献
32.
目的 :为确认中药白芷的基原植物提供化学成分方面的资料。方法 :运用高效液相及与标准品对照的方法对 4类栽培白芷 (川、杭、祁、禹白芷 )和 3种近缘野生植物 (兴安白芷、台湾白芷、雾灵当归 ) ,以及另外 2种当归属野生植物 (黑水当归、芷叶白芷 )进行了香豆素类成分的比较分析。结果 :4类栽培白芷和 3种近缘野生植物的香豆素类成分无论在化合物种类还是在含量方面都相当近似 ,而与另外 2种当归属野生植物差别较大。结论 :从香豆素类成分特征来看 ,4类栽培白芷和 3种近缘野生植物可分为 3个类群 ,即 :①川、杭、祁、禹 4类白芷和台湾白芷。②兴安白芷。③雾灵当归。台湾白芷与中药白芷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33.
大鼠胶质瘤模型的C6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建立C6 Wistar胶质瘤大鼠模型的基础上 ,研究大鼠胶质瘤模型的C6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动力学。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CNA免疫组化染色和核仁组织区银染三种方法 ,研究C6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动力学指标 ,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肿瘤细胞接种 2周后 ,肿瘤模型建立 ,HE染色见肿瘤细胞增殖活跃 ,各项增殖指标显示该肿瘤增殖活性较强。 2、AgNor面积、AgNOR计数与S期百分比和PCNA指数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AgNOR面积 (P <0 0 1)比AgNOR计数 (P <0 0 5 )相关性更强 相似文献
34.
35.
摘要:目的 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血脂水平,比较其与健康人群血脂水平的差异,并比较各血脂参数与疾病活动度、炎性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6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61例健康对照者。所有案例均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2年7月-2013年5月的住院患者,并符合2010年ACR/EULAR发布的RA诊断标准。测定、比较两组人群的血脂水平,并比较RA患者组血脂水平与疾病相关参数相关性。结果 RA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升高的TG(P<0.01)、TC/HDL(P<0.001)、LDL/HDL(P<0.05)水平和显著减低的TC(P<0.001)、HDL(P<0.001)、LDL(P<0.01)水平;RA患者的TC水平与CRP呈负相关(r=-0.290,P=0.024),其他参数与CRP、ESR、病程及DAS28评分无统计学相关性;在不同抗-CCP抗体水平的RA患者组中,血脂参数无明显差异。结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血脂水平较健康对照人群有明显的异常。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血脂水平应该被监测和控制,以降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36.
该研究建立了金银花中环烯醚萜、酚酸、黄酮等11个活性成分的波长提取-高效液相多指标同步含量测定方法;采集山东2个金银花种植基地的四季花和北花一号从米蕾期(ML)到金花期(JH)6个不同发育阶段的金银花花蕾。运用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定样品中11个指标成分的含量,研究不同品种的金银花活性成分含量随发育阶段的变化规律;并以相关性分析的方法,研究环烯醚萜、酚酸和黄酮含量变化的相关性,挖掘3类成分在植物体内生物合成方面可能存在的关联;通过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考察不同发育阶段样品的抗氧化活性,经相关性分析,挖掘抗氧化活性与化学成分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从米蕾期(ML)到金花期(JH),四季花中11个成分的含量总和呈“W”型变化,ML和二白期(EB)是3类成分含量较高的时期,ML最高;北花一号中11成分的含量总和自ML始,逐渐降低,ML是3类成分含量最高的时期。四季花中环烯醚萜含量高于北花一号,北花一号中酚酸含量高于四季花。四季花中黄酮和酚酸的含量变化存在明显的正相关(R2=0.90,P<0.05);北花一号中,这2类成分含量变化不具有相关性。北花一号和四季花的抗氧化活... 相似文献
37.
雄黄砷的蓄积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大鼠长期给予雄黄后砷在血液、肝脏、肾脏和脑组织中的蓄积性,以探讨雄黄的毒性机制,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①将禁食16 h后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4只)和雄黄0.16g·kg-1组(28只).雄黄组灌胃给药1次,于给药后0.5,1,2,4,8,16,36 h时间点各取4只大鼠,取全血、心脏、肝脏、肾脏、肺和脑组织,测定砷含量.②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雄黄0.16,0.08,0.02g·kg-1剂量组,每组10只(雌雄各5只).各剂量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共给药3个月.于末次给药后16 h取血、肝、肾、脑,测定砷含量.结果 单次给予雄黄0.16 g· kg-1后,一定量的砷能吸收进入体内,分布于血液和心、肝、肺、肾、脑等主要脏器,达峰时砷含量从高至低依次为血液>肾>肺>肝>心>脑.血液中砷水平远高于其他脏器中砷水平,这一分布特点可能为雄黄治疗白血病的基础.雄黄反复给药3个月后,血液、肝脏、肾脏和脑组织均有一定程度的砷蓄积.在相同的雄黄剂量组,肾脏的砷蓄积倍数最高,其次是肝脏.然而在砷含量方面,血液中的砷含量远高于其他脏器的砷含量,砷含量由高至低的顺序为血液>肾脏>肝脏>脑.雄黄长期用药时可造成肝、肾组织轻度病理变化,可能与肝、肾组织的砷蓄积相关.但未见血液与肝肾毒性相关的生化指标变化,说明肝脏与肾脏毒性较轻.结论 雄黄的可溶性砷可吸收入体内,广泛分布于主要脏器中.长期用药后,砷可在血液、肾脏、肝脏、脑组织蓄积,其中肾脏、肝脏砷蓄积与肝、肾毒性有关.血液是砷分布水平最高的部位,可能是雄黄治疗白血病的基础. 相似文献
38.
南北五味子中木脂素类成分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南、北五味子中5种木脂素成分(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并比较不同产地五味子类药材中木脂素类成分含量。方法: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50 mm,1.7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0.4 m L·min-1,检测波长235 nm,柱温45℃,进样量1μL。以5种成分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南北五味子进行种类识别。结果:分析时间内,上述5种木脂素成分在10 min内分离度良好,在0.001~0.222μg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7.7%~105.1%,RSD均3.0%。南北五味子中5种木脂素类成分含量差异显著,聚类分析结果也表明,南北五味子能完全被区分为两大类。结论:该方法重复性好,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可为五味子类药材的分类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对格列吡嗪在大鼠小肠中的吸收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外翻肠囊法研究格列吡嗪在大鼠小肠中的吸收特征。结果离体肠吸收实验结果表明,格列吡嗪在大鼠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4个肠段均有吸收,但在空肠中吸收最多;在高浓度和低浓度时,格列吡嗪累积吸收-时间曲线均呈线性,表明格列吡嗪在各肠段的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增溶剂的加入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格列吡嗪的吸收;肠营养液的pH值小于格列吡嗪的pKa值时,格列吡嗪在溶液中多以分子型存在,分子型药物在小肠中易被吸收。结论格列吡嗪在大鼠的空肠段吸收为主,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增溶剂的加入,提高了格列吡嗪在肠黏膜的通透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