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0篇
  免费   273篇
  国内免费   305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88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166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714篇
内科学   487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157篇
特种医学   27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篇
外科学   507篇
综合类   1384篇
预防医学   479篇
眼科学   43篇
药学   614篇
  6篇
中国医学   384篇
肿瘤学   224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288篇
  2013年   304篇
  2012年   382篇
  2011年   417篇
  2010年   381篇
  2009年   333篇
  2008年   303篇
  2007年   332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212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对紫苏子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及其性能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研究制备工艺,利用同步热分析仪对产物的性能进行表征,获得了脱包曲线研究产物的稳定性。结果:通过正交试验及其数据分析,确定制备紫苏子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优工艺为A3B2C1D2和A3B2C3D2,紫苏子油与环糊精的比例对包合率、收率的影响较大;TGA曲线和DSC曲线证明了包合物的生成,显示经过包合后热稳定性增强;脱包曲线显示包合物脱包速率降低,稳定性增强。结论:紫苏子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差热、热重和脱包性质,以及包合反应的最佳工艺为紫苏子油的微粉化和制剂的研究、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2.
宋艳  龚蕊  杨波  王磊  张玲 《西部医学》2019,31(12):1820-1825
目的 探讨汉黄芩苷(Wog)对缺氧复氧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及P38和ERK1/2表达的影响。方法 培养心肌细胞H9c2构建缺氧复氧模型(A/R),给予Wog低、中、高剂量(12.5、25、50 μM)处理24h,采用CCK8检测48 h后细胞活力,Hoche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心肌损伤标记物[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 MB)、肌红蛋白(Mb)]和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含量,生化试剂盒检测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Caspase-9]、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及细胞外调节激酶(ERK1/2)的表达。 结果 低、中、高剂量Wog处理缺氧复氧模型细胞H9c2,细胞存活率、Bcl-2及SOD的表达显著升高,凋亡率、Bax、Caspase-3、Caspase-9、CK、CK-MB、Mb、IL-6、IL-1β、iNOS、MDA、LDH、P38及ERK1/2的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 结论 汉黄芩苷可通过改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损伤,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对缺氧复氧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与下调P38、ERK1/2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索和分析环境污染物筛选常用方法的适用性及我国已筛选出环境污染物的特征。方法 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汇总和基于VOSviewer的关键词分析法,了解几类常用的污染物筛选方法及其适用性,重点关注我国已筛选出环境污染物的特征;综合全国范围及我国多地区相关研究结果,比较自然与受污染环境中污染物数量排序前三位的优先污染物类别。结果综合评分法、Hasse图解法、潜在危害指数法、层次分析法均为我国环境污染物筛选工作的常用方法,其中,综合评分法的使用更为广泛,多项研究报道多环芳烃、苯系物和重金属类物质被列为优先污染物。结论 综合评分法在我国的环境污染物筛选工作中运用较多,相比其他方法具有更强的优势性。多环芳烃、苯系物和重金属类物质均为我国环境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几类优先污染物。  相似文献   
54.
神经反馈是一种利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通过持续地为被试提供自身大脑状态的反馈,使个体学会增强或抑制特定的大脑活动,进而改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非侵入型技术。本文将分别对基于EEG的神经反馈和基于fMRI的神经反馈在毒品成瘾矫治领域中的应用进行梳理和总结,着重介绍不同方案的作用机制和干预效果,并从关注无反应者的预测指标、优化训练方案以及联合应用新技术三个方面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5.
酒精中毒是饮入过量的酒,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由兴奋转为抑制的状态。笔者通过血浆置换(plasmaexchange,PE)抢救1例重症酒精中毒患者获成功,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究医学生日常成功行为对生涯成熟度的影响,以及正念主体性在日常成功行为和生涯成熟度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长沙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1312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对其日常成功行为、生涯成熟度以及正念主体性进行调查。结果 (1)日常成功行为、正念主体性与生涯成熟度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2)日常成功行为和正念主体性对生涯成熟度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3)日常成功行为既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生涯成熟度,也可以通过正念主体性的中介作用对生涯成熟度产生影响。结论 正念主体性在日常成功行为与生涯成熟度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鸦胆子乳剂、5-Fu局部瘤体注射联合灌服开道散对人胃癌SGC-7901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建立人胃癌SGC-7901裸鼠移植瘤模型后传3代,接种于裸小鼠右前肢腋窝皮下,待肿瘤生长至50-250mm3后随机分6组:对照组A组(0.9%NaCl溶液),治疗组B(5-FU)组、C组(5-FU及鸦胆子乳)、D组(开道散联合5-FU)、E组(开道散联合5-FU、鸦胆子乳)、F组(开道散)。实验期间,每周测量两次瘤体体积,给药结束,将动物脱颈处死,剥离出肿块称重,比较各组肿瘤重量,计算肿瘤抑制百分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荷瘤组织中p53、Ki67表达情况。结果除F组瘤重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治疗组瘤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但治疗组间C组、D组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组与B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F组外,其余各治疗组均有不同程度下调p53、Ki67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D组与B组比较各免疫组化指标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而E组较B组各免疫组化指标下调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瘤体内注射鸦胆子乳剂、5-Fu联合灌服开道散有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53、Ki67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与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疗效。方法:慢性肾脏病患者43例随机分为两组,厄贝沙坦组(21例)应用厄贝沙坦150mg,1次/d,联合治疗组(22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肾炎康复片5粒,3次/d。治疗时间为3个月,观察临床症状,血肌酐、血钾、24h尿蛋白定量。结果:治疗3个月后比较,厄贝沙坦组与厄贝沙坦联合肾炎康复片,两组治疗前比较,收缩压,舒张压,肌酐,血钾,蛋白尿,均P〉O.05,无显著性差异。厄贝沙坦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蛋白尿,P〈O.05,有显著性差异;肌酐、血钾,P〉O.05,无显著性差异。联合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有显著性差异,P〈O.05;肌酐、血钾,P〉O.05,无显著性差异;蛋白尿,P〈O.05,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后,蛋白尿,P〈O.05,有显著性差异,联合组较厄贝沙坦组下降。结论:单用厄贝沙坦及联合应用厄贝沙坦和肾炎康复片均能减少尿蛋白,合用肾炎康复片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59.
60.
毒蕈中毒致急性肝衰竭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例患者(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14、4、37岁,食用自采野生蘑菇1d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道症状。经治疗上述症状无明显缓解,且出现肝及心肌损害。4d后3例患者均出现皮肤及巩膜黄染,实验室检查示ALT1101~6580U/L,AST715~1965U/L,TBil38.5~153.2μmol/L,DBil16.9~63.1μmol/L,IBil21.6~90.1μmol/L;LDH1036~2234U/L,CK-MB18~36U/L,CK30~669U/L。临床确诊为毒蕈中毒、肝衰竭。先后给予3例患者白蛋白透析、血浆置换及对症、支持治疗。住院14d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