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3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6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108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132篇
预防医学   5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4篇
  6篇
中国医学   91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进行医学高校师生对PBL法的评价与期望对比研究。方法以某医学高校师生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进行医科院校师生对于现行PBL法的教学课堂评价与期望的对比研究。结果高校师生对PBL法的评价与期望存在部分差异,学生对该教学法的实施普遍期待,但超过半数学生不知道如何参与;部分教师表示其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问题与局限;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方面,几乎所有教师都认同该教学方法,但大部分学生却怀有不确定或中立态度。尽管存在差异,但师生们对PBL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优点都表现出一致性赞同。结论 PBL教学法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课堂质量方面的显著成效符合新时期医学高校师生的期望,但也不能忽视其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的困难与局限;教师可在今后传统课堂模式中逐渐融入PBL教学法,在实践中加以改良,达到高效完成课堂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的临床价值,及对LVEF和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90例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辛伐他汀+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量表(NIHSS)得分、颈动脉斑块相关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NIHSS评分[(15.56±6.33)分比(12.14±3.18)分]、颈动脉斑块面积[(1.54±0.32)cm~2比(1.34±0.30)cm~2]、内膜中层厚度[(1.37±0.08)mm比(1.15±0.04)mm]均明显下降(P均0.01),治疗总有效率(80.00%比95.56%)则显著升高(P=0.024);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压积(44.24±3.24)%比(37.72±2.41)%,血小板聚集率(45.62±15.95)%比(38.10±2.52)%,纤维蛋白原(4.06±1.43)g/L比3.18±1.15) g/L,全血粘度(2.66±0.77)mPa·s比(1.55±0.25)mPa·s,血浆粘度(1.45±0.11)mPa·s比(1.21±0.16) mPa·s]、血清CRP[(4.36±1.03)mg/L比(1.70±0.20)mg/L]显著降低,而LVEF[(49.30±3.74)%比(56.67±4.37)%]则显著增加(P均0.01);联合治疗组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17.18%比4.44%,P=0.004)。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辛伐他汀、脑蛋白水解物治疗,可获得更理想的总体疗效,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维生素B1片联合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小儿腹胀伴便秘的疗效。方法:将86例腹胀伴便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维生素B1片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疗效、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儿腹胀消失时间、食欲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便秘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维生素B1片联合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小儿腹胀伴便秘疗效显著,可快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儿童学堂健康教育模式在儿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儿童学堂,将“互联网+”课堂、AI机器人互动课、面对面宣教课堂作为必修课,游戏心理课、阅读课、兴趣班、特色课等作为选修课,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在儿童学堂实施前后,分别抽取150例患儿及家属进行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识评分比较,同时调查参与活动的医护人员对学堂的评价。结果 实施后患儿及家属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均P<0.05);参与的医护人员对8个方面的评价均较高。结论 儿童学堂健康教育在儿科病房的应用可以提高患儿及家属满意度、健康教育知晓率,提高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85.
李莉  陈汶  杨欢  朱琳 《癌症进展》2018,16(3):278-281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引起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子宫颈癌的主要因素.HPV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宫颈癌的筛查、流行病学调查及宫颈癌疫苗有效性的评价中.目前,国内外针对HPV的检测方法层出不穷,本文对不同原理及不同检测类型HPV检测技术的优缺点、特异度与灵敏度,以及HPV检测技术在宫颈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6.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xperimental au-toimmune myasthenia graves,EAMG)是重症肌无力经典的动物模型,B细胞活化在其发病中是必需的.B细胞抗原受体(B cell antigen receptor,BCR)是B细胞表面标志性分子之一,对B细胞的产生、选择和活化具有关键作用.Cb1-b蛋白可促使活化受体的蛋白酪氨酸激酶(PTK)泛素化,负性调控BCR信号[1].我们采用未成熟髓源性树突状细胞(iMDC)负载Ta146-162肽段(Ta146-162-iMDC)干预EAMG的发病,从B细胞活化的角度探讨Ta146-162-iMDC干预EAMG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血浆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thelial cell specific molecule-1, ESM-1)对脓毒症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患者54例,根据在72h内是否并发ARDS将患者分为非ARDS组(n=42例)与ARDS组(n=12例)。分别检测入组第1、2、3、7天患者血浆ESM-1、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白介素6(interleukin 6, IL-6)、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水平,并计算氧和指数(oxygenation index, OI)。结果 入组第1天的ARDS组患者血浆ESM-1浓度水平明显低于非ARDS组(t=2.778,P=0.009)。血浆ESM-1浓度与OI相关性好。经Logistic回归分析,入组第1天的血浆ESM-1与CRP、IL-6为预测脓毒症患者ARD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ESM-1的AUC为0.750,cut-off为5.865ng/mL,CRP的AUC为0.736,IL-6的AUC为0.736。结论 第1天的血浆ESM-1与CRP、IL-6为脓毒症患者ARD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浆ESM-1作为脓毒症ARDS的预测标记物,有较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不同程度的鼻中隔偏曲伴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95例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分为轻、中、重三组,对三组患者鼻中隔矫正术前、术后3个月利用视觉模拟量表(VAS)主观评分、鼻结膜评分量表(RQLQ)对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评估。结果 95例患者术前VAS评分,轻、中、重三组的分别为3.74±1.06,3.73±0.94,3.90±0.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结膜相关生活质量问卷总生存质量得分28.13±3.57,28.18±3.99,29.03±3.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随访,轻、中、重三组的VAS评分分别为0.97±0.75,0.61±0.70,0.55±0.62,轻度偏曲组与重度偏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偏曲组与中度偏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偏曲组与重度偏曲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鼻结膜相关生活质量问卷总生存质量得分16.52±5.33,13.36±3.79,11.68±4.28,轻度偏曲组与重度偏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偏曲组与中度偏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偏曲组与重度偏曲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手术后的有效率分别为87.1%,97.0%,96.8%,轻度偏曲组与重度偏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偏曲组与中度偏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偏曲组与重度偏曲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疗效明确,鼻中隔偏曲的严重程度并不能直接决定患者鼻塞等症状的严重程度,但鼻中隔重度及中度偏曲手术疗效较鼻中隔轻度偏曲患者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电针疗法的早期介入对颅脑损伤大鼠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电针组各10只。采用改良的Feeney自由落体打击方法对模型组与电针组大鼠制造颅脑损伤(TBI)模型。术后给予抗炎抗感染治疗,另外对电针组大鼠进行电针治疗,穴位选取"人中""百会",患侧前肢"曲池""内关",患侧后肢"足三里""三阴交"等穴,连续治疗21 d。所有大鼠于术后1 d起进行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估;16 d时开始水迷宫测试,计算各组大鼠水迷宫航行时间(潜伏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造模21 d后处死大鼠取出脑组织,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观测并计算脑组织损伤体积百分比。结果:电针组较模型组在治疗后4~21 d m NS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较模型组在水迷宫测试2 d后就显著降低了水迷宫航行时间(潜伏期)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平台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1 d后电针组的脑损伤体积百分比明显小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可明显修复TBI大鼠的神经功能,更好地改善其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90.
伴随教育改革的蓬勃发展,近年来,作为检验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分支,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由于其所具有的技术性、理论性以及实践性,被大多数高校作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必修课,根据此趋势对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课程进行改革:在课程中增加问卷星在线考试随堂测,并作为期末考试成绩的一部分(占比10%);该课程改革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主动高效的氛围中、利用平时碎片时间掌握本课程知识,并进行有效的课程回顾及学习反思;教师也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知识反馈,并实时进行教学方案的调整。上述教学改革可进行推广应用,并为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改革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