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7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3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6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108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132篇
预防医学   5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4篇
  6篇
中国医学   91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41.
目的 探讨协同刺激分子在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脑脊液、血和周围神经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 用RT-PCR法及原位杂交法观察GBS患者外周血、脑脊液和周围神经组织中协同刺激分子B7-1、B7-2、CD28、CTLA-4的表达。结果GBS患者外周血、CSF和周围神经组织中协同刺激分子CD28、B7-1、B7-2在炎性细胞上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GBS患者CSF中CD28、B7-1、B7-2  相似文献   
42.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EAN),是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吉兰巴雷综合征的动物模型。其主要病理改变为神经根和周围神经广泛的髓鞘脱失和血管旁淋巴细胞、吞噬细胞浸润[1]。研究表明,粘附分子在炎性细胞从血管向周围神经浸润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细胞粘附分子1(ICAM1)与白细胞因子1(LFA1)最关键[2]。我们通过观察抗ICAM1和/或抗LFA1单克隆抗体对EAN发病的影响,着重从分子免疫学方面探讨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新途径。一、材料和方法抗ICAM1、LFA1单抗由美国Pharmingen公司提供。链霉素过氧化物酶(…  相似文献   
43.
目的 通过测定B淋巴细胞激活因子(BLyS)及TNF家族B细胞活化因子受体(BAFF-R)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小鼠模型脾脏及淋巴结中的表达,探讨不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负载免疫优势肽段Tα146-162对MG中B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 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分化为iMDC并以其负载Tα146-162。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发病组(A)、干预组(B)、正常对照组(C),每30d以电鳗来源的乙酰胆碱受体(TAChR)免疫A组和B组,共3次,每次免疫后3d以Tα146-162-iMDC皮下注射B组。第90天终止实验,用RT-PCR法检测脾脏BLyS、BAFF-R mRNA的表达。结果 (1)A组模型成功率75%,平均临床评分1.67分,B组分别为25%和0.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脾脏中BLyS mRNA的表达水平A组较C组明显上调(P〈0.01),B组亦高于C组(P〈0.05),但相对A组降低(P〈0.01)。(3)脾脏中BAFF-R mRNA的表达水平A组及B组相对C组下调(P〈0.05),且A组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 应用Tα146-162-iMDC干预能降低EAMG的发病率及发病程度,其机制可能与BLyS/BAFF-R调控的B细胞活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低浓度5-氟尿嘧啶(5-FU)对胃癌细胞转录因子OCT4、SOX2及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用MTT法检测并确定5-FU对胃癌细胞系MGC803、SGC-7901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经不同浓度的5-FU处理后胃癌细胞转录因子OCT4、SOX2表达水平,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分析胃癌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情况。结果5-FU对MGC803、SGC-7901细胞的IC50分别为(28.82±1.25)和(23.95±1.34);低浓度5-FU(0.5、1μmol/L)处理后,胃癌细胞MGC803、SGC-7901中转录因子OCT4、SOX2在mRNA及蛋白质水平中的表达均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表明,经低浓度5-FU(0.5、1μmol/L)作用后胃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变强,形成的克隆数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5-FU浓度为2μmol/L时OCT4和SOX4的表达有不同程度的减弱,且克隆形成能力也有下降。结论低浓度5-FU能增强胃癌细胞转录因子表达、促进胃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45.
我院自2004年1月~2005年6月首次以红外线乳腺透照对仙人掌治疗乳腺增生进行了大量临床观察与研究,先后将3000例乳腺增生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单用仙人掌外敷,有效率为67%,第二组用抗乳腺增生药内服,有效率为70%,第三组以仙人掌外敷加药物内服,有效率提高至92%。观察到仙人掌外敷治疗乳腺增生与多种专治乳腺增生的内服药疗效相近,而仙人掌外敷与内服药物同时应用则大大提高二者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46.
隐球菌性脑膜炎78例脑脊液细胞学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隐球菌性脑膜炎(CNM)的脑脊液标本细胞学检测资料,提高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方法总结近6年(2003年1月至2008年7月)我院CNM的临床资料、脑脊液诊断情况。结果共78例患者,常规涂片墨汁染色首检阳性者48例(61.5%),26例(33.3%)重复送检时发现隐球菌,余4例(5.1%)墨汁染色始终呈阴性,靠隐球菌培养确诊。55例(70.5%)行细胞学检查的患者首次送检即直接找到隐球菌。结论脑脊液细胞学较常规涂片墨汁染色首检隐球菌阳性率更高。CNM的诊断有赖于脑脊液墨汁染色、细胞学检查、隐球菌培养等多种手段相结合以提高其阳性率。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2008年11月~2009年1月85例(急性脑血管病45例,对照组40例)汉族住院患者的代谢指标,首先对代谢综合征与急性脑血管病进行列联表分析;其次使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代谢综合征的各组分与急性脑血管病发病率的关系。结果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生与代谢综合征高度相关,并首次提出了代谢综合征的组分中高血糖、高血压病、超体重与脑血管病发病率的关系式。结论预防急性脑血管病首先要有效地控制代谢紊乱,其中降低血糖,控制体重,降低血压是最为重要的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耳背割治对血热型银屑病PASI的影响作用。方法:将61例血热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耳背割治加中药内服,对照组采用单纯中药内服。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PASI表评分。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PASI评分有所下降,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耳背割治对血热型银屑病PASI具有下降作用。  相似文献   
49.
医学摄影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皮肤性病学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医学摄影等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克服了传统皮肤病教学的局限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进了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观察未成熟髓源树突状细胞负载P258-73肽段干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的效果,及干预对IL-17、IFN-γ mRNA表达的影响,从Th1、Th17细胞极化的角度探讨其干预机制.方法 P258-73aa负载于体外培养的iMDC,获得P258-73aa-iMDC,用P253-78aa和CFA免疫Lewis大鼠制成EAN动物模型,免疫前7d各组大鼠分别给予PBS、iMDC及P258-73aa-iMDC干预.观察发病情况并作临床评分及病理改变.收集引流淋巴结细胞检测淋巴细胞增殖反应,RT-PCR技术检测大鼠脾脏、淋巴结和坐骨神经中IL-17、IFN-γ mRNA的表达.结果 P258-73aa-iMDC干预组大鼠的平均临床评分、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坐骨神经炎性细胞浸润均降低;IFN-γ 及IL-17 mRNA在脾脏、淋巴结和坐骨神经中的表达也明显降低.结论 P258-73aa-iMDC通过影响IL-17、IFN-γ 的分泌,影响Th1、Th17细胞极化,抑制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从而减轻EAN的发病,这可能是其诱导免疫耐受的机制之一.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roving potential of immature myeloid dendritic cell (Imdc) pulsed with P258-73aa peptide (P258-73aa-Imdc) in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neuritis (EAN) ,and to explore the role of Th1/Th17 cells polarization in this tolerance therapy by detecting the expression of IL-17 and IFN-γ mRNA. Methods P258-73aa21 was pulsed with Imdc in vitro to get P258-73aa-iMDC. Rats of each group were immunized with P253-78aa and CFA. 7 days before immunization, each group was injected with PBS or iMDC or P258-73aa-iMDC respectively. Clinical scores of each group and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were evaluated and the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 response was assayed; IL-17 and IFN-γ mRNA in spleen,lymph node and sciatic nerves were measured by RT-PCR. Results The P258-73aa-iMDC interferred group had lower average clinical score and suppressed antigen specific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 as well as milder infiltration by the inflammatory cells in sciatic nerves. Meanwhile, the expression of IL-17/IFN-γ mRNA in spleen, lymph node and sciatic nerves were also decreased. Conclusion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P258-73aa-iMDC could be associated with the inhibition of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 and IL-17, IFN-γ through the polarization of Th1/Th17 cells,which is probably one of the tolerance mechanism of P258-73aa-iMDC in E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