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9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3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6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108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132篇
预防医学   5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4篇
  6篇
中国医学   91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针灸治疗痛经取穴规律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索25部针灸古代文献及1992年至2007年CNK1期刊数据库的185篇针灸治疗痛经的现代文献,统计归纳出针灸治疗痛经的取穴规律,以期利于临床治疗痛经的规范用穴.  相似文献   
32.
目的:评价骨痛宁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风寒湿阻、气血瘀滞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4个临床试验中心的44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36例(骨痛宁膏组)和对照组112例(骨通贴膏组),疗程1周,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及治疗前后膝骨性关节炎症状分级量化积分,膝关节疼痛指数,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同时作安全性评价指标的检测。结果:(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都较明显(P<0.05),膝骨性关节炎症状分级量化积分,膝关节疼痛指数,中医症候积分都明显下降(P<0.01)。(2)治疗后两组间比较,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中医症候积分亦有显著差异(P<0.05),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骨痛宁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风寒湿阻、气血瘀滞证)疗效确切,安全,无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3.
镰形棘豆止血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藏药镰形棘豆提取物的止血、促凝血作用.方法 镰形棘豆总提取物给小鼠连续灌胃5 d,测定出血时间(BT)、凝血时间(CT);石油醚部位、二氯甲烷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水溶液部位分别连续灌胃给药5 d,测定凝血时间(C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复钙时间(RT).结果 镰形棘豆总提物各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具有缩短出血时间、凝血时间作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正丁醇部位、水部位的CT、PT、RT缩短率最大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镰形棘豆具有较好的止血、促凝血作用,其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为止血作用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34.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及真核生物中的蛋白质,正常生理条件下低水平表达,当细胞受到刺激时,HSP合成迅速增加。根据  相似文献   
35.
蠕形螨俗称毛囊虫,是一种小型螨类,为蠕形螨科蠕形螨属,已知的蠕形螨有134种左右。寄生在人体的有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2种,前者多寄生于人体的皮肤毛囊内,后者多寄生于皮脂腺内,可引起蠕形螨皮肤病,临床上习惯称之为“毛囊虫皮炎”。由于2种螨的形态不同,寄生部位不同,引起的临床症状也不同。好发部位以面部、鼻、颊、额部多见,  相似文献   
36.
妊娠期高血压是孕产妇特有的一种伞身性疾病,而子痫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展的严重阶段,严重威胁母婴健康,是引起孕产妇和嗣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我院2000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围生期子痫52例,经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7.
报告伴脑干、小脑损害的肝豆状核变性(HLD)1例如下。1病例男,20岁。因“口齿不清3年、全身不自主抖动2年”于2007年10月19日入院。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齿不清并逐渐加重,2年前出现全身不自主抖动,逐渐加重并出现走路不稳、流涎、失眠、记忆力下降;曾在当地人民医院行头部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ShenfuInjection)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时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表达的影响及其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四血管阻塞的方法复制出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原位杂交法和原位末端标记法分别检测假手术组(A组)、全脑缺血再灌注组(B组)、参附注射液治疗组(C组)海马CA1区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mRNA(TNF-αmRNA)表达及细胞凋亡数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全脑缺血再灌注组海马CA1区NF-κB和TNF-αmRNA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数明显增加(P<0.01);NF-κB和TNF-αmRNA的表达分别于再灌注6h和12h达到高峰,并持续到48h;细胞凋亡数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多(P<0.01)。参附注射液治疗后NF-κB和TNF-αmRNA的表达下降,细胞凋亡数减少(P<0.01)。结论在脑缺血再灌注救治过程中参附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NF-κB与TNF-αmRNA的表达,进而减少细胞凋亡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9.
颞骨迷路炎的影像学诊断及其相关病因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骨化性迷路炎的影像学表现,并对相关的病因学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搜集临床患有中耳炎、胆脂瘤、脑膜炎和外伤等41例患者(55耳),经过临床和CT、MRI检查确诊为骨化性迷路炎,回顾性分析其CT和MRI影像表现。结果:HRCT示耳蜗基底周内可见点状高密度影、"弧形"高密度影或耳蜗普遍密度增高,呈"磨玻璃"样高密度影,伴有管腔不规则狭窄者24耳,其中蜗轴增粗、骨性螺旋板增宽各2耳;耳蜗完全骨性闭塞4耳。前庭受累表现为狭窄、密度增高。各半规管受累表现为密度增高、管腔狭窄或完全骨性闭塞。前庭窗、蜗窗受累者表现为其内密度增高、狭窄。受累机率由高至低依次是水平半规管、后半规管、耳蜗、上半规管、前庭窗、蜗窗及前庭。22耳MRI表现异常,T1WI为等信号或高信号,T2WI为信号减低或消失,增强后早期可见强化。受累机率由高至底依次是耳蜗、水平半规管、上半规管、后半规管及前庭,表现为轮廓不规则或狭窄。结论:CT、MRI对诊断骨化性迷路炎及其判断病变累及部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协同刺激分子在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脑脊液、血和周围神经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 用RT-PCR法及原位杂交法观察GBS患者外周血、脑脊液和周围神经组织中协同刺激分子B7-1、B7-2、CD28、CTLA-4的表达。结果GBS患者外周血、CSF和周围神经组织中协同刺激分子CD28、B7-1、B7-2在炎性细胞上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GBS患者CSF中CD28、B7-1、B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