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4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3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1篇
  1篇
中国医学   70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索藏族医(简称藏医)“方-药-量-性”关系复杂而共性关联突出,难以揭示隐形特异性藏医药临床用药规律等科学问题的解决方法。方法 该研究基于属性偏序结构、“味性化味”矢量结构模型、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一册)》收载184首藏医临床常用方剂的“方-药-量-性”关系。结果 方-药关系分析发现诃子、红花等11个最大共有属性组方,是分类配伍的关键组方,可以有效分类治疗隆病、赤巴病、血热病等8类方剂,在方剂中三果汤散、六味良药散等调节三因和辅助脏腑功能类组方药物的共有性最强。药-量关系分析发现,诃子、红花、石榴子、余甘子等用量最高,表明这些组方药物一般以君药形式入药,而豆蔻、草果等六味良药散组方药物虽频次较高,但剂量较低,主要起着调节方剂整体药性和保护脏腑的作用,而麝香、牛黄、渣驯等藏医特效药物,频次虽高但剂量很低,具有增强药性,引药患处的作用。量-性关系分析发现属于凉性方剂较多,占75.6%,发现有67首方剂因其组方剂量不同而产生药性与功效不相符的现象。结论 藏医方剂中存在很多共性组方和共性用法,如不对这些共性关联加以处理,会出现任何疾病均以这些共性关联为核心的结果,却无法解开隐性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方-药-量-性”等多维层面同时注重敏感性和特异性规律,才能更有效地揭示藏医临床用药思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西藏地方性膀胱结石的防治方法。方法分析l例西藏地方性膀胱结石患儿的临床资料,记录体质量,评估营养状况。并在文献复习的基础上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方法及可能预防措施进行讨论。结果患儿轻度营养不良,2枚膀胱结石最大径分别为2.0及1.5cm,经膀胱切开取石术治愈,排尿中断的症状消失。随访8周无结石残留及复发。结论地方性膀胱结石是一种少见疾病。诊断主要依靠超声检查、腹部X线平片,有时需要借助CT扫描。对边远地区患儿及较大、多发膀胱结石患儿及膀胱容量≤50ml患儿可选择膀胱切开取石术,其优点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净石率高。改善膳食结构、纠正营养不良可能预防原发性地方性膀胱结石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原发性小细胞肾癌(RSCC)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报道1例69岁藏族男性RSCC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资料,结合文献复习对该病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因左侧腰痛2个月及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1周就诊;CT扫描发现肿瘤位于左肾上极背侧,最大径7.5 cm,术前临床分期T2aN0M0.行经腹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未接受化疗.随访6个月无复发生存.收集到文献报道的RSCC患者56例.RSCC 55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5.5±1.2)岁,发病高峰年龄在50~ 70岁.男女比为1.15∶1.肿瘤中位直径10.0 cm.无转移者中位生存期17.0个月;转移者中位生存期8.0个月.结论 RSCC罕见,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术前诊断闲难,依靠切除或者穿刺组织病理学诊断.诊断时无转移者生存期优于有转移者.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1-14岁藏族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对2006年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中,969名1-14岁藏族儿童采用单因素和二元逻辑斯蒂(Logistic)回归分析HBV感染者。结果有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免疫史是儿童免受HBV感染的保护因素,居住城市、无HepB免疫史、有口腔诊疗史和创伤性美容史是儿童感染HBV的危险因素。结论继续推广目前实施的HepB免疫策略,加强对新生儿的首剂及时、全程、合格的HepB接种,控制医源性感染,开发有当地文化特色阻断HBV传播的健康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N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新发房颤的预测价值。方法从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住我院心脏监护室的患者中入选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93例,按照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出现房颤(AF)分为房颤组(n=43)和非房颤组(n=250)。比较两组间差异,分析血浆NT-proBNP水平对新发房颤的预测价值。结果 (1)AMI患者住院期间出现新发房颤的比例为14.7%;(2)房颤组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非房颤患者,且平均年龄较大,左心室射血分数、血红蛋白含量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均低于非房颤组;(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可独立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新发房颤(OR4.918,95%CI1.662-14.549,P=0.004)。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可独立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新发房颤的发生,可用于患者危险分层及指导早期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西藏自治区林周县重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状况.方法:2019年5月对林周县全人群重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开展筛查;对筛查出的疑似重性精神障碍患者以《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为诊断标准进行入户面对面访谈以确诊;并调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西藏藏族自治区(简称西藏)大骨节病病区分布,评估西藏大骨节病病情现状。方法 于2007、2008年,在西藏那曲、山南、林芝、日喀则地区中的26县,按东、南、西、北、中的方法选取乡(镇)、村作为基线调查点进行大骨节病流行病学调查。根据大骨节病调查方案,对成人进行大骨节病临床检查,对4~ 13岁儿童进行临床和右手正位X线检查。病区划分按照大骨节病病区判定和划分标准《GB 16395-1996》执行,轻病区:病区大骨节病临床Ⅰ度及其以上患病率<10%或7~ 14岁儿童X线检出率<10%;中病区:病区大骨节病临床Ⅰ度及其以上患病率在10%~20%或7~ 14岁儿童X线检出率在10% ~ 30%;重病区:病区大骨节病临床Ⅰ度及其以上患病率>20%或7~ 14岁儿童X线检出率>30%。结果 在26个县共调查了108乡,临床检查成人14 686人,检出Ⅰ度以上(含Ⅰ度)病例663人,患病率为4.51%,无Ⅲ度病例检出。儿童拍右手正位X线片5769张,检出大骨节病阳性片102张,检出率为1.77%;儿童发病主要在干骺端,占89.2%(91/102)。有10个县成人大骨节病临床检出率为0,儿童大骨节病X线检出率也为0;有1个县成人大骨节病临床检出率为0,儿童大骨节病X线检出率为3.66(7/191);有12县成人大骨节病临床检出率为1.03% ~ 7.54%,儿童大骨节病X线检出率为0 ~ 7.76%,其中有5个县检出率为0;有3个县成人大骨节病临床检出率为10.69%~13.88%,儿童大骨节病X线检出率在5.31%~7.76%。结论 根据大骨节病病区判定和划分标准,在调查的26县中有10县为大骨节病非病区、13县为轻病区、3县为中病区。至此,西藏大骨节病分布于全区7地(市)52县,病情流行分布较广,形势仍然严峻,需继续加强病情监测。  相似文献   
19.
1 概述 脑中风,又称脑卒中(stoke)或脑血管意外(cerebrovascular accodent),藏医称为萨志布,是一组突然起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是由各种血管性病因引起的脑部疾病的总称,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国际疾病分类中,在分科较细的临床医疗机构中,脑血管病被列为神经系统疾病,是最常见的神经科疾患.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主要分为出血性脑中风如脑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如脑梗塞两大类.脑中风发病急,病死率高,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西藏不同产地的铁棒锤、榜嘎中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方法。方法:色谱柱:AichromTM C18(4.6mm×150mm,5?滋m);柱温:35℃;流动相:甲醇-0.05mol·L-1磷酸二氢钾-醋酸-异丙醇(67:173:4:4);检测波长:230nm;流速:1.0mL·min-1。结果:乌头碱在0.09632~0.4816?滋g(r=0.9998)范围内呈线性。乌头碱加样回收率为96.3%,RSD为1.87%(n=6)。结论:方法可控,结果稳定,为乌头类药材含量测定提供一个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