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诊断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探讨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研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结果:肿瘤内有实性和囊性结构,CT平扫实性结构呈低或等密度,增强后动脉期呈轻度强化、门静脉期呈明显强化,囊性部分在增强前后均呈低密度;特征性表现为“溶冰征”。肿瘤大部分位于胰腺,多有完整包膜,不伴有胆总管和胰管扩张。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2.
13.
我去姑妈家修电脑,姑妈留我吃饭。她从包装袋里取出干硬的鱿鱼片要给我做红烧鱿鱼,我便道“:此物泡胀开至少需10个小时,姑妈的心意我领了,就省下这道菜吧。”姑妈微笑“:我有厨艺小窍门,你只管学来。”她把干鱿鱼放入压力锅中,再倒入温热水浸住,罩上锅盖密封严实,接下来就是卖力的活儿了,姑妈叫我操作。按要求,我端起压力锅的两个手柄,在空中上下左右来回晃动,手臂累了,就休息一下,再晃。如此反复,5分钟后,开启锅盖。鱿鱼果然完全泡发开来,可以做菜啦!吃着美味的红烧鱿鱼,我想到一则有关鱼的趣闻。有一个渔村,那里的渔民主要靠捕沙丁鱼维持生活。每次渔民们打回满仓沙丁鱼回到岸边时,沙丁鱼都因缺氧而死亡过半。人们为一直找不到让沙丁鱼活着到达渔港的好办法而苦恼。某天,一位老渔民无意中将几条鲶鱼捕进了鱼仓。鲶鱼是沙丁鱼的天敌,它在水中游弋,惊慌的沙丁鱼拼命逃跑。因了这不断晃动,鱼仓之水缺氧状况得到改善。虽然少数沙丁鱼被鲶鱼吃掉了,但大多数沙丁鱼却避免了因缺氧而死的命运。生命在于“晃”动。沙丁鱼因晃动而延长生命自在情理之中,就连那无生命的“干尸”鱿鱼也在来自外界的晃动逼迫下发生了大变化。由此我想到人类,当对“安静”状态不满意时,不妨自加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原发性胆囊癌的MRI、MRCP表现.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7例原发性胆囊癌的MRI 及MRCP资料.结果 原发性胆囊癌在MRI上分4型:胆囊壁增厚型( 35例),乳头结节型(17例),肿块型(25例),混合型(10例)( 壁增厚及结节).病检显示肿瘤合并慢性胆囊炎及胆囊结石者69例(79.31%).与手术结果相比,MRI诊断的确诊率为46/50(92%),MRCP为13/19(68.4%),两者联合为80/82(97.6%).在显示胆囊癌直接浸润肝脏者25/32(78.12%),肝脏转移17/19(89.47%),淋巴转移28/34(82.35%),腹内远处转移13/13(100%)以及胆管受侵25/26(96.15%). 结论 MRI结合MRCP对胆囊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我院应用DHS内固定治疗的5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类型、手术方法、术前合并症、术后处理及疗效进行总结和随访。结果除1例因心梗死亡、1例脑出血死亡外,余52例皆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18个月。按H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达90%。结论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病死率低,能够早期下床活动,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MRI及CT成像对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诊断及评估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颈椎后纵韧带手术患者76例,根据术前CT成像特点将其分为不规则型、块状型、山丘型和蕈伞型.其中山丘型和蕈伞型患者行前路手术,不规则型和块状型患者视其病情行后路或前路手术.术后采用JOA评分法对患者脊髓功能进行评估,并采用MRI T2加权图像分类法对患者进行手术预后评估.结果 不规则型组脊髓功能改善率为(56.1±16.9)%,块状型组为(58.8±9.5)%,山丘型组为(61.6± 13.8)%,蕈伞型组为(63.9±10.7)%,CT成像各组患者术后脊髓功能改善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MRI成像各组患者中三角型组改善率最低(50.1±7.3%),水滴型组最高(65.9±1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能够为临床提供颈椎骨化后纵韧带的精确图像,对于制定手术方案及精确实施手术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但在患者术后评估方面,MRI成像对于脊髓功能的反映更为清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 CT 及 MRI 成像在初诊食管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初诊管癌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均自愿接受胸部 CT 及 MRI 检查,观察初诊食管癌病理学结果及其 CT、MRI 特征,比较螺旋 CT、MRI 对食管癌 T 分期及 N 分期的诊断情况。结果200例患者中,包括鳞癌160例,腺癌30例,其它类型10例。病变分期包括 T1期、T2期、T3期、T4期各19例、47例、81例、53例。N0期和 N1期各65例和135例。病变长径10~22(16.5±4.6)mm。CT 及 MRI 均显示食管壁不规则增厚,CT 呈等密度或略低密度, MR 中 T1 WI 呈等或低信号,T2 WI 呈略高信号。增强扫描,病变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坏死部分无强化。在 T1、T2期食管癌诊断中,MRI 的诊断敏感性和正确率更高,与 CT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2,3.89,均P <0.05),在 T3、T4期食管癌的诊断中,MRI 及 CT 的诊断敏感性、特异度及正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种方法联合应用,诊断敏感性和正确率均明显高于单独应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2,3.98,均 P <0.05)。在 N0及 N1期食管癌的诊断中,MRI 具有更高的敏感度,与 CT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4,4.23,均 P <0.05)。两种检查方法对 N0及 N1期食管癌诊断特异性及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MR 及 CT 联合应用明显提高了诊断敏感度及正确率,与单独应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2,4.54,均 P <0.05)。结论MRI 对 T1、T2期及 N0及 N1期食管癌的诊断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MRI 及 CT 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诊断敏感度及正确率。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结合立体定向体部伽玛刀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 将原发中晚期肝癌52例分为A、B两组.A组:30例,采用单纯TACE术,且行TACE术均在2次以上;B组:22例,采用TACE+体部伽玛刀治疗,先行TACE术1~3次后,再进行体部伽玛刀放射治疗,单次剂量为36~44 Gy.并观察比较肿瘤治疗后的近期疗效、患者生存期及并发症.结果 A、B两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56.7%(17/30)和86.3%(19/22);患者1年生存率分别为70.0%和90.9%,中位生存期为11.2个月和15.5个月;两组并发症无明显差别.结论 TACE结合体部伽玛刀治疗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