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中国医学   5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析杨志旭教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20年2月1日至3月21日杨教授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50张处方,采用频数法分析用药规律。结果:50张处方涉及57味中药,合计用药频次646次,使用频次>30次的分别为黄芪、贯众、金银花、苦杏仁、百合、麻黄、茯苓、瓜蒌;四气中以寒性多见;五味位居前3位的是甘、苦、辛;归经位居前3位的是肺经、胃经、脾经;功效位居前3位的是清热药、化痰止咳药、补虚药。结论:杨志旭教授治疗新冠肺炎寒温并用、甘苦兼施,以治肺为主,注重固护脾胃,将清热药、化痰止咳药、补虚药协同配伍,以扶正解毒贯穿治疗始终,并根据疾病特点随症加减。  相似文献   
12.
发热作为内科临床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为诸多疾病的临床表现。在重症患者中,发热的原因通常为感染、组织损伤、肿瘤以及免疫性疾病。通常来讲.重症患者的发热症状多由感染引起。而且严重感染是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最常见也最重要的始动因素。  相似文献   
13.
杨志旭  范铁兵  李洁  戎光  肖宁  陈姝  易亮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2):1909-1910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危重病非心源性心肌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9例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原发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疗程7 d。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分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急性左心衰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中医辨证计量要素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参附注射液是治疗危重病非心源性心肌损伤安全有效的中药注射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伤寒杂病论》中桂枝角药的配伍应用,为临床提供有益借鉴。方法首先据条文统计桂枝在《伤寒杂病论》方剂中出现的频率,然后从独立成方、作为方剂主要部分、联合应用等3个方面分析桂枝角药的配伍特点与临床应用。结果《伤寒杂病论》中桂枝角药独立成方者有2组,作为方剂主要部分者有9组,以及角药联合应用者,在临床疾病的治疗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结论《伤寒杂病论》中蕴含着丰富的桂枝角药配伍应用,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隐性知识是知识的核心,中医学隐性知识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隐性知识显性化是实现中医学知识有效交流与共享的必要条件,是促进中医学发展与创新的重要保障,但中医学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会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数据挖掘技术能够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事先未知的、潜在的、有用的信息和知识。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提取隐性知识的优势,本文围绕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决策树分析、因子分析、贝叶斯网络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支持下的中医学隐性知识显性化进行了研究。通过文献分析与整理,以具体数据挖掘技术为分类标准和主线,研究对象涉及单个医家、古代医学典籍及现代临床研究等,研究内容涉及中医病因病机、治则治法、辨证规律、方剂使用规律、药对组方规律及其相关性等多个层面的中医学隐性知识。结果表明,针对研究内容的特点,选取针对性的数据挖掘技术能够实现中医学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这有利于拓展中医学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渠道,有利于提高中医学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程度,有利于最大限度的实现中医学隐性知识显性化与共享。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学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具有中医特色的数据挖掘传承平台应加以推广、整合与优化,促进中医学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6.
17.
临床上危重症患者容易发生胃肠功能障碍或胃肠功能衰竭,一旦出现,则提示病情加重或预后不良.中医药在危重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上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单味药的临床应用大黄是传统的中草药,别名川军、绵文等,其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兼能清泄湿热,《神农本草经》云“大黄可荡涤胃肠,攻下泻火,清热解毒,推陈致新,安和五脏”,临床应用甚为广泛.  相似文献   
18.
范铁兵  杨志旭 《河南中医》2013,33(4):481-482
《伤寒论》原文并无六经之名,后世诸多医家将三阴三阳辨证体系称为六经辨证体系,自宋代至明清,大多数医家认为三阴三阳就是六经.面对当今对仲景《伤寒论》“三阴三阳”内涵及实质认识的混乱,有必要重新考证仲景对三阴三阳用于治疗疾病的本意,确立宗仲景之意的辨证论治体系,以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9.
下法是通过荡涤肠胃,使停留在肠胃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水饮等从下窍而出,以驱邪除病的治疗方法。《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即是下法的理论依据。仲景《伤寒论》承气类方立下法之主方,开下法之先河,至清代温病学派流行,吴鞠通所作《温病条辨》[1]对此法作了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吴氏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剂。  相似文献   
20.
陈姝  李洁  杨志旭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9):1505-1506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参附(SF)组和葡萄糖注射液(GS)组,给以相同用量和速度输注液体,观察用药前、用药后30min和用药后60min患者在心率(HR)、每搏输出量(SV)、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和外周阻力(SVR)各指标的变化。结果和用药前比较,SF组在用药30min时除MAP外各指标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用药60min时各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而GS组则差异不明显,仅SV在30min和SVR在60min时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显示用药30 min时在SF组HR和SVR值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用药60 min时SF组HR、SV、CO和SVR较GS组均有统计学意义,MAP数值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呼吸衰竭病患者的心血管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