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4篇
综合类   14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1 材料与方法1.1 动物与药品 动物:Wistar 大鼠24只,体重150~200g,其中雌雄各半,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动物中心提供。药品:观察药脑醒注射液(动物实验用),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制剂室提供。每毫升注射液相当于生药1g。阳性对照药尼莫通注射液(尼莫地平)由德国Rayer公司生产,含尼莫地平0.2mg/ml。1.2 实验方法与步骤1.2.1 动物给药 将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其中雄性4只,雌性4只。A组(脑醒组)以脑醒注射注2ml/kg/d,B组(尼莫通组)以…  相似文献   
62.
目的阐明冠状韧带下层的组成,为医学影像学诊断中准确地确定肝裸区和右膈下腹膜外间隙范围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在30具冰冻切锯的方法制作的三维断层标本(横断层20具,矢、冠状断层各5具)上观察肝的韧带在肝的附着和反折。结果冠状韧带下层由肝肾韧带和冠状韧带左层构成。从第二肝门至第一肝门平面的横断层上,可见冠状韧带上层与冠状韧带左层、镰状韧带、肝尾状叶总是同步出现。结论冠状韧带下层由肝肾韧带和冠状韧带左层组成;在横断层上,肝裸区位于冠状韧带上层与冠状韧带左层之间;在冠状、矢状断层上,肝裸区位于冠状韧带上层与肝肾韧带之间。肝肾韧带和冠状韧带左层对确定肝裸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3.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与中医湿热证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与中医湿热证的关系。方法对242例冠心病及脑梗塞病人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湿热体质组、湿热夹瘀体质组和非湿热体质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242例患者中,有37.19%和30.99%分别为湿热体质和湿热夹瘀体质,两者相加占总被调查病例的68.18%,也就是说,大约2/3的被调查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湿热体质特征。血脂异常和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病人分别占63.16%、46.96%,而且湿热体质组和湿热挟瘀体质组病人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明显高于非湿热体质组(P<0.01);湿热挟瘀体质组病人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病人(P<0.01)。说明湿热体质组和湿热挟瘀体质组病人存在明显的血脂紊乱和“微观血瘀证”特征。结论湿热体质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发病基础,湿热内蕴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易患因素,湿热化瘀是其主要病理环节。  相似文献   
64.
作者用硫酸钡乳胶混悬液,灌注50只新鲜的离体山羊心脏的左、右冠状动脉,经软X线造影和解剖观测结果:左、右冠状动脉分别起自主动脉的左窦和右窦。左冠状动脉外径(3.42±0.74mm)大于右冠状动脉外径(2.98±1.02mm);96%的心脏由单独的室间隔支分布于室间隔上2/3;冠状动脉分布类型以左优势型多见,占96%,均衡型占4%,未发现右优势型;窦房结动脉起自右冠状动脉者占62%,起自左冠状动脉者占28%,起自左、右冠状动脉者占10%;房室结动脉均起自左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65.
心包窦和心包隐窝的螺旋CT表现及其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在横断面解剖学的基础上,评价心包窦、隐窝的横断面螺旋CT表现及其影像学意义。资料与方法 复习52例心包积液(按中-大量组和少量组)和146例无心包疾病(正常对照组)病例纵隔螺旋CT影像,并对照2例尸体横断面解剖,描述心包窦、隐窝在5个主要横断面的显示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心包各窦、隐窝的显示率均大于40%。心包少量积液组与中-大量积液组心各包窦与隐窝的显示率,以及病例组与对照组间PCR、RPR、pSAR的显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其余心包各窦与隐窝的显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心包窦、隐窝在螺旋CT上易于显示。其定位诊断需依靠断层解剖学知识,并应与邻近正常结构及其病变相区别。  相似文献   
66.
目的 :通常认为食管腹段和胃均多为腹膜内位器官 ,但标本观察则发现在食管腹段和胃后壁有一无腹膜覆盖区域——胃裸区。本研究目的是查明胃裸区的形态学特点和阐明临床应用意义。材料和方法 :1成尸5 5具在体解剖观测胃裸区的形状、范围、毗邻及位于裸区后的结构。 2 46具成尸腹部连续三维断层标本 (横断层 2 1具 ,矢状断层 15具 ,冠状断层 10具 )观测胃裸区出现平面、范围及胃裸区后腹膜外间隙内的结构。 3在胰尾处 ,经肾旁前间隙乳胶灌注后 ,观察胃裸区与腹膜后间隙的通连关系。4临床病例观察 ,选急性胰腺炎病人腹部螺旋 CT扫描观察胃裸区…  相似文献   
67.
为描述和阐明经主动脉弓平面横断层、纵隔内结构的解剖学特征,为医学影像CT、MRI提供解剖学依据,把经防腐固定的30具成年男性尸体制成间距为1.2cm的连续横断层标本,进行观察。①主动脉弓和奇静脉弓在同一横平面占20.00%±7.30%,40.00%±8.94%的奇静脉弓在主动脉弓凹面平面;②80.00%±7.30%的主动脉上隐窝上界位于主动脉弓右前端头臂干起始处;③在主动脉弓平面,腔静脉后淋巴结位于主动脉弓、上腔静脉和气管之间,出现率为100%;④在奇静脉弓平面,奇静脉弓淋巴结和主动脉上隐窝位于上腔静脉、奇静脉弓、气管和主动脉凹面所围成的气管前间隙内。结论:主动脉弓和奇静脉弓是识别主动脉上隐窝、淋巴结等结构的重要标志,它们在CT和MRI影像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