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80篇 |
免费 | 81篇 |
国内免费 | 5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7篇 |
儿科学 | 9篇 |
妇产科学 | 13篇 |
基础医学 | 79篇 |
口腔科学 | 12篇 |
临床医学 | 181篇 |
内科学 | 131篇 |
皮肤病学 | 6篇 |
神经病学 | 19篇 |
特种医学 | 83篇 |
外科学 | 141篇 |
综合类 | 384篇 |
预防医学 | 133篇 |
眼科学 | 14篇 |
药学 | 123篇 |
4篇 | |
中国医学 | 122篇 |
肿瘤学 | 3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52篇 |
2022年 | 50篇 |
2021年 | 58篇 |
2020年 | 45篇 |
2019年 | 42篇 |
2018年 | 52篇 |
2017年 | 28篇 |
2016年 | 39篇 |
2015年 | 43篇 |
2014年 | 62篇 |
2013年 | 87篇 |
2012年 | 58篇 |
2011年 | 92篇 |
2010年 | 90篇 |
2009年 | 68篇 |
2008年 | 83篇 |
2007年 | 66篇 |
2006年 | 67篇 |
2005年 | 53篇 |
2004年 | 41篇 |
2003年 | 41篇 |
2002年 | 48篇 |
2001年 | 36篇 |
2000年 | 28篇 |
1999年 | 21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21.
目的 探讨自主神经功能和冠心病患者血管损害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84例,对患者的脉搏波波速度(PWV)进行检测,根据PWV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正常组(54例,PWV<9 M/s)和升高组(30例,PWV≥9 M/s),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24 h监测心电图改变和心率变异(HRV),进行频域和时域分析.结果 升高组患者5 min心脏搏动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显著低于正常组,低频(LF)、高频(HF)、夜间平均心率/白天平均心率(nHR/dHR)及LF/HF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nHR/dHR、LF、HF、LF/HF与PWV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HR/dHR、LF、LF/HF为PWV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会加重冠心病患者血管损害程度,nHR/dHR、LF及LF/HF为PWV的影响因素,临床上可以通过分析心率变异性对自主神经功能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23.
结直肠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国内文献中结直肠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病例特点和外科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3年至2006年收治的4例和检索1979年至2006年国内文献报道的54例结直肠海绵状血管瘤的病例资料.结果 男女发病比例为100:1.0,43.1%的患者在婴幼儿时期发病,98.3%的患者表现为反复血便,纤维结肠镜、直肠CT和磁共振成像的诊断准确率为100%.91.4%的患者病变呈弥漫浸润性,8.6%的病变表现为局限性.82.8%的患者接受了外科干预治疗,3.5%的患者未接受治疗.结论 纤维结肠镜是诊断结直肠海绵状血管瘤的首选诊断方式.外科手术方式的选择方面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24.
靶控输注异丙酚意识消失时血浆和效应室浓度的EC50与脑电双频谱指数的关系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择期手术患者靶控输注(TCI)异丙酚意识消失时血浆、效应室靶浓度的50%患者意识消失时的药物浓度(EC50)与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的关系。方法 5家医疗中心405例择期手术患者(国人),ASAⅠ或Ⅱ级。靶控输注异丙酚,以血浆靶浓度1.2μg/ml为起点,到达预期血浆靶浓度后每30秒递增0.3μg/ml,直至患者意识消失。采用概率单位回归分析计算患者意识消失时异丙酚血浆靶浓度、效应室靶浓度的EC05、EC50和EC95及其所对应的BIS。结果 择期手术患者TCI异丙酚意识消失时异丙酚血浆靶浓度EC05、EC50和EC95分别是2.9μg/ml、3.8μg/ml和4.8μg/ml,效应室靶浓度EC05、EC50和EC95分别是1.3μg/ml、2.2μg/ml和3.2μg/ml,50%患者意识消失的BIS是58,5%和95%患者意识消失的BIS分别是77和40。结论 择期手术患者TCI异丙酚意识消失时血浆靶浓度和效应室靶浓度EC50及95%置信区间分别是3.8μg/ml(3.8~3.9μg/ml)和2.2μg/ml(2.2~2.3μg/ml), 50%患者意识消失的BIS用95%置信区间是58(58~59)。 相似文献
25.
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外科疾病46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治疗泌尿外科疾病的方法。方法 :应用腹腔镜技术对 2 1例精索静脉曲张及 12例肾囊肿行经腹入路手术 ,9例肾囊肿及 3例肾上腺疾病 ,1例左肾萎缩伴结石行经后腹膜腔入路手术。结果 :4 6例中 4 5例完成腹腔镜手术 ,左肾萎缩伴结石 1例因肾蒂解剖困难而中转手术 ,双侧肾上腺囊肿 4例及合并胆囊结石 2例均同时完成腹腔镜手术 ,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精索静脉曲张及部分肾囊肿 ,尤其囊肿在肾脏外侧缘向腹侧凸出者选择经腹入路腹腔镜手术较易完成 ,经后腹膜腔入路与泌尿外科手术入路相同 ,对腹腔干扰少 ,适于肾及肾上腺疾病的腹腔镜手术 ,经此路径 ,术野空间较小 ,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细心 相似文献
26.
27.
复合异丙酚麻醉时舒芬太尼抑制强直电刺激和切皮诱发胸腹部手术患者体动反应的药效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复合异丙酚麻醉时舒芬太尼抑制强直电刺激和切皮诱发胸腹部手术患者体动反应的药效学.方法 择期胸腹部手术患者50例,年龄18~57岁,ASA分级Ⅰ或Ⅱ级,体重为标准体重的80%~120%,随机分为5组(n=10):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0.07、0.10、0.14、0.20和0.28 ng/ml组.靶控输注异丙酚,血浆靶浓度3.0~3.2 μg/ml,患者意识消失时各组按设定的效应室靶浓度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待效应室和血浆浓度达平衡后,给予强直电刺激(频率50 Hz,强度80 mA,波宽0.25ms),观察患者反应后给肌松药,行气管插管,维持上述异丙酚和舒芬太尼的靶浓度到切皮后4 min,试验观察结束.观察强直电刺激和切皮时患者的体动反应情况.采用通过概率单位回归分析法计算舒芬太尼抑制电刺激和切皮诱发的体动反应的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EC50)和EC95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 复合异丙酚麻醉时舒芬太尼抑制强直电刺激诱发的体动发应的EC50和EC95及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0.12(0.09~0.14)ng/ml和0.20(0.17~0.31)ng/ml,抑制切皮诱发的体动发应的EC50和EC95分别为0.13(0.11~0.16)ng/ml和0.21(0.17~0.29)ng/ml;复合异丙酚麻醉时舒芬太尼抑制强直电刺激和切皮诱发的体动发应的EC50和EC95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合异丙酚麻醉时舒芬太尼抑制强直电刺激(频率50 Hz,强度80 mA,波宽0.25 ms)诱发的体动发应的EC50和EC95分别为0.12和0.20 ng/ml,抑制切皮诱发的体动发应的EC50和EC95分别为0.13和0.21 ng/ml,且抑制两组刺激诱发的体动发应的药效学无差异,提示强直电刺激可替代切皮用于评价麻醉药的药效学. 相似文献
28.
<正>原发性肝脏淋巴瘤(primary hepatic lymphoma,PHL)是一种原发于肝脏的结外淋巴瘤,其发病率非常低,约占肝脏恶性肿瘤的0.1%[1]。PHL病人中甲胎蛋白(AFP)增高者约占8.6%,T细胞淋巴瘤约占37.1%,AFP增高同时伴有乙肝感染的原发性肝脏T细胞淋巴瘤(T-PHL)目前尚未见报道[2]。由于目前对PHL的术前诊断尚缺乏有效的影像学或实验室检查,故临床确诊多依赖于术后病理、免疫组化,甚至基因重排检测。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总结经皮射频导管消融肾脏去交感神经支配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效果和前景。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总结肾脏交感神经与高血压的关系,经皮射频导管消融肾脏去交感神经支配术在治疗顽固性高血压中的应用,以及此项技术的前景和不足。结果高血压作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是目前临床治疗的重点。肾脏交感神经在血压调控的各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经皮射频导管消融肾脏去交感神经支配术在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方面展示了极大的优越性。结论经皮射频导管消融肾脏去交感神经支配术在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方面有着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