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 毫秒
11.
12.
目的观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老年小鼠海马内组蛋白乙酰化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异氟醚麻醉+腹腔探查术建立POCD模型。老年雄性C57BL/6小鼠24只,随机均分为三组:O2+二甲基亚砜(DMSO)组(OD组)、异氟醚麻醉+腹腔探查术+DMSO(ID组)及异氟醚麻醉+腹腔探查术+SAHA组(一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IS组)。麻醉前2h至行为学测试前2h起每天腹腔注射SAHA(50mg/kg)或等容DMSO,连续注射8d。术后第6天行旷场实验和场景性、条件性恐惧实验训练,第7天行场景性、条件性恐惧实验测试。行为学测试后2h,取小鼠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H3、H4、乙酰化-H3、乙酰化-H4、脑原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caspase-3含量。结果旷场实验测试中,三组探索路程和中央格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OD组比较,ID组在场景性恐惧实验测试中的僵直反应明显减少,乙酰化-H3、乙酰化-H4、BDNF含量明显减少及caspase-3含量明显增加(P0.05);与ID组比较,IS组僵直反应、乙酰化-H3、乙酰化-H4、BDNF含量明显增加,caspase-3含量明显减少(P0.05);三组H3、H4含量及条件性恐惧实验测试中僵直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OCD老年小鼠海马内组蛋白乙酰化含量降低;SAHA可提高组蛋白乙酰化水平,预防老年小鼠发生POCD。  相似文献   
13.
自90年代初以来,应用各种益生菌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问题被医学界广泛地接受。与此同时,"益生菌"的研究也已经成为了国际上的热门研究课题。婴幼儿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母传抗体在出生后逐渐消失,在整个婴幼儿时期都处于易感期,这段时间比较容易会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的问题,进而导致喂养不耐受,这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治疗方法加以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刺激单穴与腧穴配伍对对氯苯丙氨酸(PCPA)致失眠大鼠血清内源性睡眠-觉醒调节相关因子白介素-1β(IL-1β)、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前列腺素D2(PGD2)、褪黑激素(MLT)和皮质酮(CORT)含量的影响,探讨电针单穴与腧穴配伍对失眠的调节效应差异及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神门组、百会组、三阴交组、神门-百会-三阴交组(配伍组),每组9只。采用连续2d腹腔注射PCPA悬浊液(300 mg/kg)建立失眠大鼠模型,各治疗组分别电针"百会"或双侧"神门""三阴交""神门+百会+三阴交"穴,每次30min,1次/d,连续4d。治疗后比较各组大鼠睡眠潜伏期(SL)和睡眠时间(ST);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BDNF、MLT、PGD2和CORT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SL明显延长(P0.01),ST显著缩短(P0.01);与模型组比较,神门组、百会组与配伍组的SL均显著缩短(P0.05,P0.01),各单穴组与配伍组ST明显延长(P0.05,P0.01);与各单穴组相比,配伍组大鼠的SL明显缩短、ST显著延长(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清IL-1β、BDNF、PGD2和MLT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CORT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单穴组和配伍组血清IL-1β、BDNF、PGD2和MLT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CORT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配伍组IL-1β、BDNF、PGD2的含量显著高于百会组和三阴交组(P0.05),MLT的浓度显著高于所有单穴组(P0.05),CORT的浓度明显低于神门组和三阴交组(P0.05)。结论:电针单穴"神门""百会"或"三阴交"和腧穴配伍均可改善大鼠的睡眠状况,此效应可能与提高血清中IL-1β等促睡眠因子和下调促觉醒因子CORT的含量有关,并且腧穴配伍应用的调节作用总体上要优于单穴。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木瓜多糖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病理模型组和木瓜多糖低(50 mg/kg)、中(100 mg/kg)、高(200 mg/kg)三个剂量保护组,灌胃饲养7 d,对照组腹腔注射调和油溶液,其余各组腹腔注射0.15%CCl4调和油溶液,24 h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测血清ALT活性;处死小鼠制备肝匀浆,测定肝匀浆中MDA、GSH、GSH-PX、SOD和NO的含量,同时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木瓜多糖各剂量保护组均能降低血清ALT活性,抑制肝组织GSH、GSH-PX、SOD的降低和MDA、NO的升高,减轻肝组织的病理损伤,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木瓜多糖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探索糖尿病肾病(DKD)肾小管差异表达基因(DEGs)与相关信号通路,结合蛋白互作(PPI)网络分析与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CTD)筛选在DKD肾小管病变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基因。方法:选取基因表达公共数据库(GEO)中芯片数据集GSE30529与Karolinska肾脏研究中心RNA-seq数据集,采用R4.03软件的“limma”和“DESeq2”包分析两个数据集共有的DEGs,设定筛选阈值为差异倍数≥2,P<0.05。应用clusterProfiler包进行GO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STRING数据库建立PPI网络,Cytoscape和CTD筛选DKD核心基因。结果:共得到277个DEGs,DEGs的GO分析主要表现于细胞外基质组织,涉及免疫反应、中性粒细胞激活、免疫效应调节等生物学过程。KEGG信号通路分析结果表明,吞噬小体、补体及凝血级联反应、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AGE-RAGE信号通路及NF-κB信号通路参与DKD肾小管病变的发生、发展。通过PPI网络及CTD数据库联合分析筛选出CXCL1、CXCL8、CCL5、FN1及EGF共5个关键基因。结论:本研究从转录组水平对两个不同来源数据集进行联合分析,有利于了解DKD肾小管病变发生的潜在分子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意义的线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辅助治疗新生儿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的效果及对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在苍南县人民医院治疗的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治疗时间为1周,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心肌酶谱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7.50% (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γ﹣羟丁酸脱氢酶(HB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儿治疗后CK、CK-MB、LDH、HBDH、AST水平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磷酸肌酸辅助治疗新生儿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效果显著,可降低心肌酶谱水平,减少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18.
杨娇娇  陈翠娥  孙媛媛  郭金余  狄天伟  张希希 《浙江医学》2019,41(22):2389-2393,2407
目的研究重组人β防御素-2(humanβdefensin-2,hBD2)对高氧诱导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新生鼠肺泡及肺血管发育的影响。方法将48只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空气组、高氧组、空载体组和hBD2组,每组12只。大鼠暴露于90%高氧箱内14d建立BPD模型,hBD2组于第4天气管穿刺注入1×107/ml含有hBD2编码基因的重组腺病毒25滋l,空载体组注入等量空载体腺病毒。于第7、14天采集肺组织标本,qPCR检测肺组织hBD2mRNA表达;比较各组大鼠肺组织形态学变化,测定肺泡辐射状计数(RAC)和平均内衬间隔(MLI);免疫组化测定肺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ELISA法测定肺组织炎症因子TNF-ɑ、IL-1β、IL-6、IL-10表达水平。结果梯度稀释法测定病毒滴度为1×109/ml,用稀释液稀释100倍得到1×107/ml。在大鼠出生后第7、14天,与hBD2组比较,空气组、高氧组、空载体组大鼠hBD2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为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7、14天,高氧组和空载体组大鼠的RAC、MLI、AOD值、TNF-ɑ、IL-1β、IL-6和IL-10的表达水平与空气组、hBD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高氧暴露后大鼠肺泡及肺血管发育受阻,hBD2组大鼠肺泡和肺血管发育改善。结论hBD2基因治疗可促进高氧诱导BPD新生鼠的肺泡及肺血管发育,并减轻肺部炎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海马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p11信号通路是否参与氯胺酮抗抑郁作用。方法 48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n=12):对照组(C组)、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组(CUMS组)、CUMS+氯胺酮组(K组)及CUMS+氯胺酮+ANA-12组(KA组)。CUMS组、K组和KA组通过CUMS建立抑郁模型,K组和KA组分别腹腔注射氯胺酮10mg/kg及氯胺酮10mg/kg+ANA-12 0.5mg/kg,C组和CUMS组注射等容生理盐水。给药后0.5h和3d进行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蔗糖偏好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行为学结束后,每组取6只大鼠海马组织,测定BDNF及p11表达水平。结果旷场实验中,四组大鼠运动总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给药后0.5h和3d,与C组和K组比较,CUMS组和KA组不动时间明显延长(P<0.05)。给药后3d,与C组和K组比较,CUMS组和KA组蔗糖消耗百分比明显减少(P<0.05)。给药后0.5h和3d,与C组比较,CUMS组海马BDNF及p11表达水平明显减少;与CUMS组比较,K组海马BDNF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给药后3d,与K组比较,CUMS组和KA组海马p11表达水平明显减少(P<0.05)。结论海马中BDNF-p11信号通路可能参与维持氯胺酮的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背景 已知多种因素可引起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然而其发生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 目的 综述目前PTSD神经生物学机制的研究进展. 内容 从动物模型和恐惧记忆形成的不同阶段出发,阐述PTSD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趋向 PTSD形成涉及多种神经生物学改变,然而这些改变如何引起PTSD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