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1.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MS)技术对腰康宁汤中化学成分进行快速鉴定。方法 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5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0.2%甲酸水溶液-甲醇,梯度洗脱,流速:0.5 m L·min-1,柱温:40℃,进样量:3μL;电子喷雾离子源,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对色谱流出物质进行质谱检测。结果 通过与对照品对照和结合文献,从腰康宁汤中鉴定出山奈苷、宝藿苷Ⅰ、葛根素、毛蕊异黄酮苷、芍药苷、夏佛塔苷、芒柄花苷、丹酚酸B、二十八烷酸、2-乙氧羰基-5,7-二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10种成分。结论 建立的定性分析方法能快速、系统地分析腰康宁汤中的化学成分,为该方的质量控制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前后路一期手术时应用自体C7棘突骨行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2月至2008年12月,对30例脊髓前后方均有压迫的CSM患者采用一期前后路手术,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39~70岁,平均54.5岁;术前JOA评分4~13分,平均7.6±2.5分。后路手术时切取C7棘突骨作为前路椎间植骨融合的材料。观察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改善和椎间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3.0~5.0h,平均3.5h;术中出血量270~600ml,平均380ml。未发生脊髓神经症状加重、感染、脑脊液漏等并发症。随访6~50个月,平均24.2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9~15分,平均13.7±1.8分,平均改善率为72%,其中优7例,良18例,好转5例。椎间植骨全部获得融合,未见植骨块塌陷和移位,内固定无松动和断裂。结论:对脊髓前后方均有压迫的CSM患者采用一期前后路手术减压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将后路手术时切取的自体C7棘突骨用于前路椎间植骨具有取骨简便、融合率高及相对节省治疗费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的原因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刚  杨增敏 《中医正骨》1999,11(6):53-54
椎板切除或开窗为脊柱外科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可导致术后症状复发,严重影响手术的远期效果。本文就近年来硬膜外瘢痕粘连原因与防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原因创伤修复过程一般经血肿充填、肉芽组织形成、瘢痕成熟、椎板切除膜生成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AO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41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至小转子以上部位的骨折 ,多发生于老年人。我院自 1998~ 2 0 0 0年采用AO动力髋螺钉 (DynamicHipScrewDHS)手术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4 1例 ,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 1例 ,男 2 7例 ,女 14例。年龄 2 9~ 82岁 ,平均 6 7岁。左侧 30例 ,右侧 11例 ,均为闭合性骨折。按AO〔1〕分类 ,A1型 8例 ,A2型 18例 ,A3型 15例。合并心脑血管疾患 10例 ,慢性支气管炎 7例 ,糖尿病 6例。均于伤后 2天内来诊。2 治疗方法入院后即行皮牵引或骨牵引 ,同时完善入院检查 ,合并症病情稳定后…  相似文献   
15.
二分髌骨8例报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二分髌骨在临床上并不多见 ,常因查体发现 ,有时伴有外伤 ,甚至被误认为髌骨骨折。我们 1998~2 0 0 1年共收治 8例二分髌骨患者 ,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男性 ,年龄 13岁 1例 ,14岁 4例 ,15岁 3例 ,平均 14岁 ,均为单侧发病。 5例平素喜爱体育活动 ,无  相似文献   
16.
锁骨骨折临床常见,移位的骨折或骨折片(段)有压迫或损伤血管、臂丛神经的危险,单纯的腋神经损伤报道甚少,且易漏诊。总结本院1996—2006年240例锁骨骨折,7例出现腋神经损伤,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交锁髓内针治疗长骨干内固定物取出后再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1998~2001年,作者运用AO交锁髓内针内固定加自体髂骨移植术治疗长骨干取出内固定物术后再骨折14例,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大健康”时代下,“治未病”显得尤为重要,而作为“治未病”的一种非药物治疗方式,导引的作用不可小觑。文中基于“治未病”理论,从“治未病”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三个方面思考如何运用导引防治颈椎病,为临床预防、治疗和防止颈椎病复发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近端放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EvansⅢ、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伴骨质疏松近期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EvansⅢ、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伴骨质疏松老年病人,按照数字表法分为置换术组、PFNA组两组,各60例,分别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内固定PFNA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病人的手术疗效、并发症、手术指标、髋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PFNA组病人总有效率(95.00%)高于置换术组病人(81.67%);PFNA组并发症发生率(3.34%)明显低于置换术组(1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病人的手术时间为(60.13±5.66)分钟、术中出血量为(210.65±20.61)ml、术中X线暴露次数为(18.95±2.67)次,明显小于置换术组的手术时间(77.62±6.11)分钟、术中出血量(302.78±30.61)ml、术中X线暴露次数(21.39±3.01)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病人髋关节功能评分(84.49±8.22)分、疼痛评分(2.58±0.31)分、生活质量评分(53.50±5.88)分,均明显优于置换术组病人髋关节功能评分(75.76±7.59)、疼痛评分(4.32±0.34)分、生活质量评分(45.94±5.3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EvansⅢ、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伴骨质疏松的近期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可提高髋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正据调查,50岁以上妇女骨质疏松发病率达50%,70岁以上男性发病率超过20%。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常感觉身体不适,如果防治保健措施不当,会发生骨折,增加这一病症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普及骨质疏松知识,做到早期诊断、及时预测骨折风险并采取规范防治措施,是十分重要的。微博热传"常吃橘子骨质不疏松"有道理有一则比较流行的名为"常吃橘子骨质不疏松"的微博,让爱吃橘子的读者朋友们有了多吃橘子的理由。这则微博中说,每天吃3~5个橘子能预防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