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胆宁片对胆汁33.5kDa泡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中药胆宁片预防胆固醇结石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胆汁成核因子(33.5kDa泡蛋白)ELISA快速检测法,监测正常人群组,胆固醇及胆色素结石组患者血清及胆汁中33.5kDa泡蛋白浓度,将另一组胆醇结石患者(n=45)按随机序贯原则分为胆宁片治疗组,胆酸钠治疗组及对照组,观察药物对33.5kDa泡蛋白浓度的影响。结果:胆固醇结石患者血液及胆汁中33.5kDa泡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和胆色素结石组,胆宁片治疗2w后,血清及胆汁中33.5kDa泡蛋白明显降低(P<0.05),结论:胆宁片能降低血清和胆汁中的成核因子(33.5kDa泡蛋白)的含量,改变了胆汁中胆固醇的成石趋势。  相似文献   
32.
愈瘿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观察了中药制剂愈瘿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 ,将 13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愈瘿片 ) 10 0例 ,对照组 (甲巯咪唑 ) 30例 ,观察患者血中 TT3,TT4,FT3,FT4,TSH,TGAb,TMAb,c AMP,c GMP以及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并进行了疗效对比。结果表明 ,愈瘿片能显著降低 TT3,TT4,FT3,FT4,TMAb,TGAb和良性调节c AMP,c GMP水平 ,临床疗效显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但是 ,其临床控制率和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相似文献   
33.
34.
白花蛇舌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利尿消肿的作用,主要用于临床上肿瘤的辅助治疗.肿瘤的发生通常伴随着信号通路的改变,白花蛇舌草可诱导信号通路改变以发挥抗癌作用.该文对近几年基于干预细胞通路对白花蛇舌草抗癌作用机制的研究情况加以综述,为该药材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赵海霞  付春生  杨培民 《齐鲁药事》2007,26(10):619-621
目的探讨白术的最佳浸润与切制工艺。方法以水溶性浸出物含量、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白术内酯Ⅲ为指标,选择溶剂用量、浸润时间、饮片厚度3个因素,用L9(34)正交设计表,采用综合加权评分法,对上述三因素进行炮制工艺的优选。结果白术的最佳浸润与切制工艺为:加0.6倍量的溶剂,浸润20h,饮片厚度为3mm。结论为进一步规范白术的浸润与切制工艺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6.
作者在制备醋香附时 ,改用砂烫醋淬法炮制 ,省去了传统醋炙法中的拌制、闷润 (12h)等过程 ,而使操作显得省时、简便。且砂烫时有药材质地疏松、毛焦 ,醋淬时有醋易渗入等优点。结合上述特点 ,本文又对二者的浸出率、挥发油含量、油中主要成分α 香附酮及挥发油的组成进行了对比分析 ,进一步探讨了砂烫醋淬法制备醋香附工艺的可行性。1 材料1.1 样品来源香附购于本院药房 ,经鉴定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 usrotundus的干燥根茎。样品制备 :生香附 ,净香附 ,粉碎过二号筛 ,低温干燥至恒重。醋炙香附 ,净香附 ,加药材重量 2 0 …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采用40cm长度的顺行性间置空肠代胃术重建消化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9例行间置空肠代胃术患者随访一年,观察其代胃的储存量、排空时间、反流情况、进食量、体能恢复、临床症状、体重及血浆营养参数(血红蛋白、血浆总蛋白).结果术后二周时一次吞服钡剂量为120ml(100~150),代胃排空时间平均40分钟(20~90),未见钡剂反流入食道,无间置肠段梗阻,术后一年时进食米量2~3两/餐,进餐次数为3~4次/日,无倾倒综合症,均可以从事轻~中度的体力活动.入院时与术后一年的血浆营养参数与体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采用40cm长度的顺行性间置空肠代胃术操作简便,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高龄胃癌围手术期处理和手术方式个体化的意义。方法:对79例高龄胃癌的术前准备、营养支持及手术方式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手术切除率84.4%,并发症发生率36.7%,手术死亡率6.3%,获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高龄胃癌病人充分的围手术期处理至关重要,手术方式应强调个体化原则。  相似文献   
39.
79例高龄胃癌临床处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龄胃癌围手术期处理和手术方式个体化的意义。方法对79例高龄胃癌的术前准备、营养支持及手术方式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手术切除率84.4%,并发症发生率36.7%,手术死亡率6.3%,获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高龄胃癌病人充分的围手术期处理至关重要,手术方式应强调个体化原则。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小剂量γ-干扰素(γ-IFN)对胃结肠癌病人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55例胃结肠癌术后病例随机分为3组,A、B为不同剂量治疗组,C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免疫学指标,观察比较CD3^+、CD4^+、CD8^+、NK、ILγ-变化以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A、B组自身比较,在应用γ-IFN前后CD4^+、NK、IL-2均有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A、B间组间比较各项指标虽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A、B组与对照组C组间比较应用γ-IFN后CD4^+、NK、IL-2明显增高;对照组C在同期其各项指标都显示降低趋势。治疗B组毒副作用发生较A组明显增高。结论 小剂量持续应用γ-IFN能有效提高胃结肠癌术后病人的机体抗肿瘤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