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2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成都市成人健康体检脂肪肝患病率和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成都市成人健康体检脂肪肝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并为脂肪肝防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6月-2008年2月成都市成人健康体检资料共计12152例,分别统计年龄、性别、饮酒量、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B超结果。结果参加体检人数共计12152例,其中男7520例,女4632例,年龄18-86岁,平均47.8岁。成都市成人健康体检脂肪肝患病率14.71%,其中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为2.46%,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为12.25%;男性和女性脂肪肝患病率分别为19.48%和6.97%。在所有脂肪肝患者中超重和肥胖分别占56.54%和25.06%,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增高者分别占23.83%和51.01%,过量饮酒者占16.72%,空腹血糖增高占12.36%。结论成都市成人健康体检脂肪肝患病率14.71%,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分别为19.48%和6.97%;脂肪肝主要危险因素分别为超重或肥胖、高脂血症、饮酒和糖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22.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由一种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 简称新冠病毒)引起, 至今仍在全球范围内不断蔓延, 对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了严重威胁。中和抗体和针对病毒复制周期的小分子抑制剂是我国目前推荐的针对新冠病毒的主要抗病毒治疗方案。为进一步促进抗新冠病毒药物在临床合理应用,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组织国内感染、呼吸、重症、药学专家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基础上结合我国针对COVID-19的诊疗经验, 编写了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 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抗新冠病毒药物的认识, 为临床医师规范用药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3.
四川省83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四川省2005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83例猪链球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83例住院患者资料,包括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细菌学检查、毒力基因鉴定结果、药敏试验等,进行分析.结果 (1)从病死猪心血培养物和肝组织培养物分离到的细菌与从死亡患者脾组织培养物、患者血、脑脊液培养物分离到的细菌,经鉴定均含猪链球菌Ⅱ型的毒力基因:猪链球菌Ⅱ型荚膜多糖基因(cps2A),溶菌酶释放相关蛋白基因(sly),溶血素基因(sly),且高度同源;来自人、猪的猪链球菌Ⅱ型对四环素、链霉素耐药,来自人的两株菌对环丙沙星中介.(2)83例患者均有宰杀、肢解病死猪和猪血浆成份(血、组织液)直接接触史,皮肤有可见伤口者,感染率高.(3)临床分为普通型、脑膜炎型、休克型、混合型四型.(4)普通型脑膜炎型预后良好,休克型、混合型预后相对较差,与本病相关的总死亡率是14.50%(12/83).结论 (1)猪链球菌Ⅱ型是本次猪链球菌病病原体,传染源是患病死亡的猪.(2)主要传播途径是直接接触病死猪的血浆成份,无第二代患者产生.(3)重症患者早期就诊是提高存活率重要措施.(4)重视抗菌药物在家畜、家禽中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评价帕珠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的方法,治疗组为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对照组为左氧氟沙星,每组各20例,纳入对象为呼吸道、泌尿道感染,甲磺酸帕珠沙星用量:轻度感染500 mg Qd静滴;中度感染500 mg B id静滴。左氧氟沙星用量:轻度感染200 mg Qd静滴;中度感染200 mg B id静滴。疗程均为7~14 d。结果甲磺酸帕珠沙星的临床治愈率70.0%(14/20),有效率90.0%(18/20),细菌清除率87.5%(14/16);对照组左氧氟沙星分别为65.0%(13/20),90.0%(18/20),86.7%(13/15)。帕珠沙星和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8.7%。以上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甲磺酸帕珠沙星是治疗轻中度呼吸道、泌尿道感染有效、安全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不同治疗方案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肠道菌群和血浆内毒素的影响。方法纳入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127例,分为A、B、C三组。A组(63例)患者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B组(32例)患者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乳果糖,C组(32例)患者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乳果糖灌肠。治疗前及治疗第5、10、15、20天,分别检测三组患者大便肠球菌、酵母菌、双歧杆菌数量以及血浆内毒素水平。结果①治疗10天时三组患者双歧杆菌数量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均P〈0.001);20天时的双歧杆菌数量与治疗10天时比较,A组无明显变化(P:0.318),B组和C组均明显减少(均P〈0.001)。②治疗20天时,A、B组肠球菌数量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674和P=0.452),C组患者肠球菌明显升高(P〈0.001);A组酵母菌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636),B、C组患者酵母菌均升高(P=0.036和P〈0.001)。③A组患者在治疗第15天,B、c组患者在治疗第10天血浆内毒素下降至最低值,分别为(184.48±69.56)、(152.71±32.44)和(122.71±32.61)EU/L,三组患者血浆内毒素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17、P〈0.001和P〈0.001),并且C组患者血浆内毒素明显低于A、B组(P〈0.001);在治疗的第20天,B、C组患者血浆内毒素又明显升高(均P〈0.001),而A组无明显变化(P=0.484)。结论单纯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可以调节肠道菌群,降低血浆内毒素,但作用轻微。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乳果糖口服或灌肠可显著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但容易出现新的菌群失调,进而加重内毒素血症。乳果糖灌肠方式使药物作用更直接,但肠道黏膜损伤更大,对肠道菌群及内毒素水平影响更明显、迅速。  相似文献   
26.
杨兴祥  雷秉钧 《四川医学》2003,24(9):964-966
慢性乙型肝炎是全球性最常见和最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据目前估计全球约 3 5亿人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75 %分布在亚太地区 ,约 10 %左右为慢性乙肝患者 ,慢性乙肝患者 2 5 %可死于肝硬化和肝癌。乙型肝炎在我国亦为常见病、多发病。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最重要的环节 ,目前认为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是α 干扰素和拉米夫定。尽管α 干扰素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抗HBV制剂 ,但α 干扰素总有效率不超过 4 0 % ,并且对母婴传播引起的HBV感染效果甚差[1] ;拉米夫定 (3TC)是新一代抗病毒的核苷类似物 ,在临床应用中显示较强的抗病毒活…  相似文献   
27.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和开放试验的方法评价国产头孢他美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对照选用进口头孢他美酯作为对照组,每组各20例,开放组10例,均按500mg Bid给药,疗程7~14天。结果:国产头孢他美酯的临床治愈率75%(15/20),有效率90%(18/20),细菌清除率100%(18/18)。对照组分别为85%(17/20),90%(18/20),100%(16/16)。试验组 开放组分别为76.7%(23/30)、90%(27/30)、100%(26/26)。国产头孢他美酯和进口头孢他美酯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和5%。以上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国产头孢他美酯是治疗呼吸道、泌尿道感染有效、安全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8.
国产头孢美唑钠治疗急性呼吸系统感染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国产头孢美唑钠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的方法,治疗42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试验组20例、对照组22例)。试验药为注射用头孢美唑钠,对照药为注射用进口头孢美唑钠(先锋美他醇),1g/次,每日2次。疗程5~12天。结果试验组临床有效率和临床痊愈率分别为90·00%和25·00%,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和临床痊愈率分别为86·36%和45·45%;试验组细菌清除率为100·00%,对照组细菌清除率为100·00%,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安全性评价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67%与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国产头孢美唑钠是治疗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9.
目的 通过肝组织活检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低于2倍正常上限(2×ULN)者的肝组织病理学特征,为临床抗病毒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2005年10月至2010年8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感染科肝脏组织活检患者。肝脏组织活检纳入标准:①HBsAg阳性持续6个月以上;②HBeAg阳性者,HBV DNA≥103拷贝/ml,HBeAg阴性者,HBV DNA≥104拷贝/ml;③AIT<2×UIN持续6个月以上,且未使用任何保肝降酶药;④既往未接受过任何抗病毒治疗,包括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⑤愿意接受肝活检。肝脏组织活检前查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生化、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 DNA定量,常规B型超声定位,肝组织活检评价炎症坏死分级范围和纤维化程度。比较各因素与肝脏炎症和纤维化之间的关系。结果 符合诊断标准病例共383例,其中男性240例,女性143例,年龄16~59岁,平均年龄28.0岁。肝脏炎症G0期2例(0.5%)、G1期165例(43.1%)、G2期191例(49.9%)、(3期25例(6.5%)、G4期0例(0.0%),≥G2期占56.4%。肝脏纤维化S0期103例(26.9%)、S1期265例(69.2%)、S2期13例(3.4%)、S3期2例(0.5%)、S4期0例(0.0%),肝脏纤维化≥S2期仅3.9%。不同年龄、AIT水平、HBV DNA水平和H BeAg状态与肝脏炎症严重程度发生率相关(P<0.05)。肝纤维化程度仅与年龄、ALT水平及HBeAg状态相关(P<0.05),HBV DNA水平与肝纤维化发生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ALT低于2×ULN患者大多数有明显的肝脏炎症和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建议应通过肝活检了解肝损伤程度作为评价是否具有抗病毒治疗的指征。  相似文献   
30.
原因不明发热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原因不明发热(FUO)是内科领域的难题之一,患者病情往往重而复杂,进展迅速,病死率高。通过对64例FUO病因分析,进一步探讨FUO的诊断要点。一、资料与方法1-诊断标准[1]:(1)发热持续3周以上;(2)体温多次超过38.3℃;(3)住院1周经常规检查仍未确诊者。2-一般资料:从1986年至1998年共收治FUO64例,其中男41例,女23例,年龄19~74岁,平均年龄36.78岁。二、结果64例FUO的三大病因中,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病和恶性肿瘤分别为51.6%,14.0%,20.3%;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