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7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9篇 |
内科学 | 17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27篇 |
预防医学 | 6篇 |
药学 | 18篇 |
中国医学 | 65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2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7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5篇 |
1994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抗纤颗粒加小剂量强的松对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和对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口服抗纤颗粒加小剂量强的松,对照组口服强的松加富露施。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和BALF中细胞因子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治疗后在呼吸困难、胸片和肺功能方面指标明显改善。结论:抗纤颗粒对肺间质纤维化有明显治疗作用,并且能降低患者血清和BALF中TNF-α的含量。其机制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确定磷酸二脂酶(phosphodiesterase,PDE)抑制剂对内皮细胞增殖、迁移以及在体内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分别以人静脉内皮细胞(HUVEC)及C57BL/N6纯系小鼠为体外、体内研究对象,通过酶联免疫方法检测PDE2(ENHA)、PDE4(RP705)抑制剂对HUVEC中cAMP的含量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关系。ENHA和RP705联合应用在C57BL/N6小鼠中的抑瘤作用。结果:PDE2选择性抑制剂EHNA(25μmol/L)和PDE4选择性抑制RP705(15μmol/L)均能够抑制由VEGF剌激的HUVEC增殖和迁移,并能增加HUVEC内cAMP含量,实验结果还显示PDE2和PDFA抑制剂的联合应用能够抑制体内血管生成,对C57BL/6N小鼠的抑瘤率达45.50%。结论:上述结果充分提示在病理性血管生成中PDE2和PDE4可能是新的潜在性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黄萸消渴胶囊对糖尿病鼠降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及雄性昆明种小鼠各60只,以55 mg/kg 四氧嘧啶由尾静脉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选择造模成功且血糖值相近的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模型组、降糖灵组(50 mg/kg)、黄萸消渴胶囊(1.0 g/kg、2.0 g/kg)两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连续灌服14 d,分别检测各组血糖、血脂及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胰岛素含量.同时对正常大鼠一次灌服黄萸消渴胶囊进行糖耐量实验.结果 黄萸消渴胶囊具有明显降低糖尿病鼠血糖、血脂的作用,并能提高血清胰岛素的含量,对正常大鼠糖耐量没有显著影响.结论 黄萸消渴胶囊降糖作用与改善胰岛β细胞的功能并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有关. 相似文献
34.
一、引言电影《阿凡达》是由卡梅隆编剧和导演的电影,具有非常优秀的3D技术,为观众呈现了一个世外桃源、天上仙界一般的画面。《阿凡达》那精致美丽的画面,简直如同艺术一般,给观众展现了无与伦比的美丽的世界。电影通过精湛的技术制造出完美的美术画面,通过对大自然之美的歌颂,对大自然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赞美,以及对地球人掠夺资源、破坏自然的批判,为我们敲醒了一个强有力的警钟,告诫我们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参归煎剂改善实验性痴呆动物模型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向大鼠基底前脑Meynert基底核(NBM)注入鹅蕈氨酸(Ib),造成中枢胆碱能系统障碍性的阿尔茨海默病(AD)动物模型.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方法,观察参归煎剂对该模型大鼠海马内乙酰胆碱(Ach)含量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活性的影响.结果给药组大鼠海马Ach含量及ChAT活性均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参归煎剂对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可能与其对中枢胆碱能系统的保护作用或者说与其增强中枢胆碱能系统的功能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杂合肽对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多肽仪合成新的杂合肽并对其合成产物进行体内外实验活性分析。结果在体外新的杂合肽在浓度为1.8μmol/L并在48 h对Lewis肿瘤细胞增殖及迁移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在体内新的杂合肽在浓度为120μmol/L、并连续治疗21 d时能明显抑制碱烧伤后兔角膜新生血管及C57BL/6N肿瘤小鼠皮下移植瘤新生血管,使肿瘤体积明显减小,抑制程度具有一定的时-量依赖关系。并在细胞水平与整体水平上具有一定相关性。结论新的杂合肽能够明显抑制荷瘤鼠肿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新型肽对Lewis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检测Lewis肿瘤细胞在不同时间段(24、48、72 h)细胞增殖活性,构建C57BL/6N纯系小鼠肺癌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阳性表达。结果 Lewis肿瘤细胞在给药48 h,新型肽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连续给药21 d后,肿瘤体积明显缩小,抑制率为43.38%;细胞周期蛋白D1阳性表达明显降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肽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化瘀散结方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miR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表达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10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7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对象,按电脑数字表法随机分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施予常规化疗,实验组于此基础施予化瘀散结方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CEA、CYFRA21-1、miR及MMP表达。结果治疗后,实验组CEA是(20. 05±4. 29) ng/m L,比对照组(26. 29±5. 27) ng/m L低,且实验组CYFRA21-1是(3. 10±2. 07) ng/m L,比对照组(4. 27±2. 10) ng/m 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实验组miR-21、miR-31及miR-155表达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实验组MMP-2、MMP-9及MMP-11表达也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化瘀散结方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助于改善患者CEA、CYFRA211、miR及MMP表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乙酰水杨酸钙脲的抗炎、抗胃粘膜刺激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应用角叉菜胶足肿胀和棉球肉芽肿模型,观察了乙酰水杨酸钙脲的抗炎作用并对胃溃疡的形成进行了观察。结果:乙酰水杨酸钙脲具有非常明显的抗炎作用,对胃粘膜的刺激作用远较乙酰水杨酸轻。结论:乙酰水杨酸钙脲可成为乙酰水杨酸最好的替代药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