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7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9篇 |
内科学 | 17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27篇 |
预防医学 | 6篇 |
药学 | 18篇 |
中国医学 | 65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2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7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5篇 |
1994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作者对120例慢阻肺肺气虚患者用黄芪及丹参针剂进行治疗,并于治疗前后对肺功能及血浆、红细胞、尿中微量元素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患者肺气虚症状得到改善;血浆锌、铁值增高,铜值降低;红细胞中锌、铁值降低,铜值增高;尿中锌值降低,铜、铁值升高;VC、FVC、FEV_1、V_(25)、V_(50)、MMEF与治疗前比有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42.
慢阻肺病人肺气虚证治疗前后微量元素含量的改变──附6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测定360例慢阻肺肺气虚证病人血清、红细胞和尿中微量元素锌、铜、铁治疗前后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气虚病人血浆中锌、铁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铜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红细胞中锌铁增高,铜值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1).尿中锌增高,铜值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1),治疗后血浆中,红细胞中、尿中微量元素锌、铜、铁均恢复至正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1),提示慢阻肺肺气虚症病人反复发作,可能与上述微量元素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143.
14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常见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该病常在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及肺纤维化等疾病基础上发展而来,分为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临床以持续呼吸困难和持续肺功能障碍为特征,严重者可发展为慢性肺心病或因呼吸衰竭而死亡.COPD主要累及肺脏,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效应,对COPD稳定期的治疗至关重要.中医特色疗法治疗慢阻肺具有明显优势,包括针剌疗法、推拿疗法、拔罐疗法、中药雾化吸入、中药外敷、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益肺灸法(督灸)等,结合腧穴、经络、中药等为一体,综合治疗,调整人体整体阴阳,恢复人体正气,对控制慢阻肺的病情发展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5.
146.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闭合式外科导萌加正畸牵引治疗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992—2008年我科室诊治的埋伏牙患者90例共97颗分为两个治疗组,都采用闭合式外科导萌加正畸牵引治疗法:1992—2000年治疗组,采用普通X线片作为诊断及治疗依据,诊治埋伏牙患者48例,共51颗;2000—2008年治疗组,采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作为诊断及治疗依据,诊治埋伏牙患者42例,共46颗。结果 对比1992—2000年治疗组,2000—2008年治疗组中,采用闭合式外科导萌加正畸牵引治疗法的成功率更高。结论 采取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极大提高闭合式外科导萌加正畸牵引法治疗埋伏牙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7.
148.
黄芪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动脉压、肺功能和血浆环磷酸苷类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黄芪具有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和正性肌力作用,并能调节体液免疫,促进细胞免疫趋于正常。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黄芪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患者平均肺动脉压、肺功能、环磷酸苷类含量的影响,以探讨其对慢阻肺的治疗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9.
重叠条件下茶叶嫩芽的自动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叶嫩芽的自动检测是实现茶叶自动化采摘的难点之一,本文针对陕西名茶“午子仙毫”茶叶图像,采用提取绿色分量、区域标记和逐行扫描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叶片重叠条件下的嫩芽自动检测。实验中,首先提取茶叶原始彩色图像中的绿色分量,并通过阈值分割的方法,将嫩叶和老叶分离 其次采用区域标识的方法,去掉嫩叶图像中孤立噪声区域,实现茶叶“两瓣一心”区域的提取,并采用数学形态学的膨胀运算,填充图像中由于病害等引起的叶片表面缺陷 最后提出始于顶端、逐行扫描的方法,直至检测出叶片分叉部位,实现嫩芽目标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对30幅图像正确检测出28幅,准确率为93.3%,表明该方法可以对有叶片重叠的单株茶叶嫩芽目标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50.
1病例报告患者,女,22岁,主因“停经9月,胎动消失伴恶心、呕吐3天”。患者平素月经规律,2005年2月初6因“妊娠3月,胚胎停育”,行人工流产术,术后一直未来月经,2005年阴历3月24日在当地B超提示宫内早孕,孕早期无感冒服药史,无有害物质接触史,孕5月自觉胎动,10天前在某县医院检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