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5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91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77篇
  1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研究生石膏和煅石膏对急性软组织损伤大鼠模型水通道蛋白AQP1、AQP3表达的影响,对石膏消肿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砝码自由落体运动制备急性软组织损伤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双氯芬酸0.75 g/kg),煅石膏高、中、低剂量组(1.0、0.5、0.25 g/kg)、生石膏高、中、低剂量组(1.0、0.5、0.25 g/kg),另设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除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给予相应药物,每天换药1次,连续7 d。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损伤组织中AQP1/AQP3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损伤骨骼肌中AQP1/AQP3表达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煅石膏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组大鼠损伤骨骼肌中AQP1/AQP3表达明显增加(P<0.01),生石膏组无明显差异。结论石膏煅制后可能通过调节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骨骼肌中AQP1/AQP3的表达从而发挥消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2.
摘要 目的:研究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联合颈肌牵伸治疗对躯体性耳鸣患者的影响。 方法:46例单侧耳鸣患者按就诊顺序交叉分为2组,TENS组(23例,男17例,女6例,平均年龄32.9岁),TENS联合颈肌牵伸组(23例,男15例,女8例,平均年龄34.1岁)。评定2组治疗前后耳鸣响度(VAS)和耳鸣侧胸锁乳突肌与上斜方肌静态表面肌电位值的变化。 结果:治疗1月后,TENS组治疗前后耳鸣响度平均分值VAS从5.2降为3.8(P<0.05),TENS联合颈肌牵伸组耳鸣响度平均分值VAS从5.9降为3.1(P<0.01),两组间比较P<0.05。治疗前后耳鸣侧胸锁乳突肌静息电位值TENS组分别为2.8±1.7与2.2±1.7(P<0.05),TENS联合颈肌牵伸组为2.9±1.5与2.1±1.1(P<0.01)。耳鸣侧上斜方肌静息电位值TENS组治疗前后分别为4.1±1.6与2.6±2.1(P<0.05),TENS联合颈肌牵伸组为4.2±1.3与2.3±1.2(P<0.01),两组治疗前后耳鸣侧紧张肌静息电位值变化均明显,两组间比较联合治疗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TENS组有效率为47.8%,TENS联合颈肌牵伸组有效率为65.2%,两组间比较P<0.05。 结论:TENS联合颈肌牵伸是治疗躯体性耳鸣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3.
目的观察蓝芩口服液治疗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颗粒、微生态制剂口服及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蓝芩口服液,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不良反应。结论蓝芩口服液治疗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4.
氨茶碱多剂量型胃漂浮颗粒的制备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制备了氨茶碱的多剂量型胃漂浮颗粒,并考察了影响其漂浮性能和释药速度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增加十六醇和十八醇用量可以增加颗粒的漂浮力;增加乙基纤维素溶液浓度,减少甲基纤维素用量或增大颗粒的粒度,可以延缓药物从制剂中的释放速度。  相似文献   
115.
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不足是早产儿贫血的主要原因,为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防治早产儿贫血提供了理论依据犤1犦。极低出生体重(VLBW)儿由于病情重、医源性失血多等原因致贫血严重。国内还缺乏rhuEPO防治VLBW早产儿贫血的资料,2000年3月~2001年3月,笔者对生后3天内住院的早产儿进行分析,以探讨rhuEPO防治VLBW早产儿贫血的最适剂量及疗效。1资料和方法一般资料选择标准:胎龄<32周,体重<1500g的适龄胎儿。排除标准:出生时有贫血、红细胞增多症、溶血及其它血液系统疾病、高血压、先天性心脏…  相似文献   
116.
杜青  陈大庆 《中国妇幼保健》2003,18(10):614-615
目的 :探讨新生儿病毒性脑炎与巨细胞病毒 ( CMV)、单纯疱疹病毒 ( HSV)、非淋巴细胞瘤病毒( EBV)及弓形体 ( TOX)的关系。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 FQ- PCR)检测新生儿病毒性脑炎患者血液及脑脊液 ( CSF)中 CMV、HSV、EBV、TOX特异性的 DNA片断 ,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EL ISA)检测患者血清中 CMV、HSV、EBV、TOX特异性 Ig G,Ig M,并以 30例健康新生儿血清作对照。结果 :两组病例血清 CMV、HSV、EBV、TOX特异性 Ig G、Ig M阳性结果均有显著差异 ,分别为 χ2 =2 9.2 0 ,P<0 .0 0 1和 χ2 =2 4 .0 6 ,P<0 .0 0 1;两组病例的血液中 CMV、HSV、EBV、TOX特异性 DNA检查阳性结果有显著性差异 ( χ2 =2 2 .77,P<0 .0 0 1) ;实验组病例血液与脑脊液中 CMV、HSV、EBV、TOX的特异性 DNA片断检查阳性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CMV、HSV、EBV、TOX是新生儿脑炎的常见病原体 ,FQ- DNA- PCR技术在新生儿病毒性脑炎病原学诊断上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7.
本文随访了52例感染弓形虫的孕妇(抗弓形虫的IgG、IgM均为阳性)采取新生儿脐动脉血及胎盘分别测定抗弓形虫抗体及其DNA,两项均为阳性24例,发生率为46.15%,3例畸胎的畸形部位组织均测得弓形虫DNA为阳性。提示孕妇感染弓形虫后能通过胎盘垂直感染胎儿,使胎儿发育受损造成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18.
组织细胞增生症X,特別是第Ⅰ型(“勒-雪氏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同时可有多种脏器不同程度的损害,极易误诊。现将1985年以来收住院的11例“勒-雪氏综合征”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9.
杜青  吴玲 《江苏医药》1998,24(1):40-40
新生儿服粪吸入综合征(MAS)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在抢救MAS患儿的过程中,采用早期气管内冲洗的治疗方法,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996年1月~1997年1月,明确MAS诊断14例。其中男10例,女4例。足月儿11例,过期产儿3例。年龄3~58小时。临床表现:肺部罗音14例,皮肤青紫12例,呼吸困难11例。14例X线均符合诊断,其中合并肺不张4例,右侧气管活瓣性梗阻、右侧气胸(肺压缩10%)各1例。11例血气分析呼衰1型7例、轻Ⅱ型3例,重Ⅱ型1例。二、冲洗方法(1)术前镇静,清吸口腔、胃内容物;(2)气管插管;(3)0…  相似文献   
120.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GF-βR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型受体(IGV-ⅡR)和Bax基因突变与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发生情况,探讨其相关性以及MSI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胃镜下取36例胃癌标本,酚与氯仿法抽提基因组DNA,银染PCR-SSCP方法同时检测目的位点。结果:胃癌组织中TGF-βRⅡ、IGF-HR和Bax基因发生突变分别有7例、6例和6例,MSI发生率达58.3%,3种基因突变均见于MSI阳性的胃癌,尤其是MSI-H型胃癌。结论:MSI可通过引起靶基因突变,特别是部分抑癌基因突变,促进了部分胃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