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治病先明标本凡病有标本,本者根源,标者末也。明·张介宾《景岳全书·传忠录》云:“本为病之原,标为病之变,病本惟一,隐而难明,病变甚多,显而易见,故今之治病者多有不知本末,而惟据目前,则最为斯道之大病。”可见治病不辨标本,或指本为标,或指标为本,必迷乱经常,倒施针药。故云:“良工之治病,必辨新病邪实,久病正虚,论缓急先后而调理,因病有当急治有不当急治,夫若外感之邪必乘其方起之时,邪入尚浅,先驱而出之,若候邪气已深,与气血相乱,乃至伤于元气则治难焉,此当急治之理。”大凡新病可急治,久病宜缓调,急则治标,缓则固本,先治其实,后治其虚…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肾炎迁延不愈 ,病程持续发展 ,就会导致肾功能不全 ,中医虽无慢性肾衰的记载 ,但从尿毒症的临床表现 ,可以确认这是肾炎病久而导致脾肾功能严重损害 ,其结果是呈现脾肾阳气衰败 ,出现湿浊弥漫的现象。由于湿浊弥漫日久 ,湿郁化热 ,热郁化毒 ,造成热毒炽盛 ,常可表现出热毒内陷 ,血分郁热 ,肝风内动 ,痰热蒙窍等病变 ,引起机体清阳不升 ,浊阴不降 ,导致腑气不通 ,从而出现恶心呕吐 ,腹胀尿少 ,大便秘结等一系列腑气不通 ,浊阴上逆的症候。由于湿浊弥漫 ,郁久化热化毒 ,这时治疗便应以清热解毒 ,通便利水为主 ,亦即用清热解毒 ,通腑气的方…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医学检验为肾小球肾炎患者中医分型及疗效观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指标,我们于1982~1983年对105例肾炎患者进行尿溶菌酶含量测定,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满意,现小结如下。一、一般资料105例患者,男72例,女33例。急性肾小球肾炎17例,慢性肾小球肾炎  相似文献   
14.
医话精选9则     
医话精选9则杜锦海福建厦门市中医院(361001)1六郁相因论治积证例某妇罹慢性肝类,肝功能虽正常但肝肿大未消,忧而求医,医云此积也,妇不解,遂间:何言我病积聚?答:积与聚有异,积者阴气也,同脏病,其发有常处,终不移,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终始,左右有...  相似文献   
15.
治水当审肺脾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锦海  罗淑君 《光明中医》2003,18(1):F003-F004
水肿者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肿胀》言之最详 ,其云 :“凡水肿等证 ,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 ,盖水为至阴 ,故其本在肾 ,水化于气 ,故其标在肺 ,水惟畏土 ,故其制在脾。”故水肿皆责之于肺脾肾 ,以肺者多因感受外邪 ,失于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脾者多因外感内伤 ,而运化失司不能制水。肾者多因劳倦内伤而失开阖。水肿的治疗 ,《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云 :“平治于权衡 ,去宛陈 ,开鬼门 ,洁净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水气病脉证并治》更为具体指出“诸有水者 ,腰以下肿 ,当利小便 ;腰以上肿 ,当发汗乃愈。”古籍也记有麻黄连…  相似文献   
16.
小儿急性肾炎是以浮肿、少尿、血尿.蛋白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患,多见于3~12岁小孩,四季均可发病。1978年以来,我科在中医辨证分型基础上应用健脾清热渗湿法治疗小儿急性肾炎7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治疗情况小结如下: 一、诊断标准 (一)临床症状:具有逐渐加重的下行  相似文献   
17.
我院1959年門診治疗十例癇症,以黃耆赤風湯为主方,按辨証施治原則进行加减,效果尚佳。一、分型施治①除癇症外,无其他症狀者为单純型。②癎症发作后伴見眩暈,心悸,惊恐恍惚,睡眠不安,胸膈满悶,其脉寸口浮細或細弱、細数者为心虛型。③伴見面黃肌瘦或輕度浮肿,精神倦怠,四肢乏力,脘腹胀滿,飲食不化,大便溏洩,其脉浮虛或虛,舌淡苔白者为脾胃不足型。④伴有头眩、眼花、耳鸣、怔忡、健忘、  相似文献   
18.
血证的治疗,常用有止血、消瘀、宁血、补虚四大法,即出血过多宜急止,有瘀停留当消瘀,血止瘀去须宁血,再以补益填其虚。但治疗血证,当务之急是怎样止血,以防失血过多而“气随血脱”所谓急则治其标也,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今把胶、壳(石)炭类等止血药在血证上的联合应用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治法札记     
肝苦急 ,急以甘缓之一肝性主疏泄 ,喜条达 ,能通畅升降气机 ,若肝气不舒 ,气机不利 ,升降失调 ,则肝必苦急。急者 ,头痛、胁肋胀痛、腹痛、痛经之属。故明·张介宾《景岳全书·血证》云 :“肝病者 ,治宜疏利 ,或宜甘缓 ,不宜秘滞。”疏利甘缓当以芍药甘草汤为首选。以白芍善能柔肝缓急止痛 ,适用于肝气不知所致的胁肋疼痛、腹痛、痛经或手足拘挛作痛 ,配以甘草 ,则共奏甘缓和中止痛之功。明·秦景明《症因脉治·医宗必读证因差误治》亦云 :“有气血不和之痛 ,用芍药以和之。”然白芍虽苦酸微寒 ,但其性平缓 ,故用量当重 ,(常用 1 5g至 3 0…  相似文献   
20.
清利益气化瘀法治疗慢性肾盂肾炎32例临床观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肾病组应用杜锦海主任医师清利益气化瘀法治疗慢性肾盂肾炎 32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 ,兹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 32例 ,其中住院 2 0例 ,门诊 12例。病例中男性 2例 ,女性 30例 ;年龄 2 0岁~ 6 5岁。据临床表现、肾区叩击痛、尿液检查、尿细菌培养、静脉肾盂造影等确诊为慢性肾盂肾炎。其中伴肾结石 5例 ,肾下垂 2例。2 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 :白花蛇舌草 2 4g ,大青叶 2 4g ,海金砂 15g ,瞿麦 9g ,艹扁 蓄 9g ,石韦 9g ,黄芪 2 4g ,太子参 18g ,川芎 9g ,丹参 15g ,益母草 15g。加减 :血尿加侧柏叶 9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