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5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34篇
内科学   41篇
皮肤病学   4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62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309篇
预防医学   90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71篇
中国医学   77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通过对体检人群的心电图分析,探究心电图左胸导联 QRS 电压增高的影响因素。方法:在2012年2月到2013年6月来我院体检的人群中选取50例案例,将 RV5>2.5mv 和 RV5≤2.5mv 的分为 A、B 两组,A 组30例,B 组20例。其中将 A 组中年龄>45岁和≤45岁的患者分为A1、A2两组。A1组17例,A2组13例。观察心电图左室高电压是否受血脂、血压、血糖、年龄、形体因素的影响。结果:血压、血脂、血糖及消瘦对左心室高电压形成有影响,P <0.05,数据差异就有统计学意义。且年龄大于45岁的体检者左心室高电压的发生概率较高。结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对生活习惯的改善和饮食的规划方面降低三高等疾病的发病率,从而降低左心室高电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22.
背景目前合用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NSAID)和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治疗疼痛已经成为趋势。然而,合用两种药物比单一药物治疗的优势仍存在争议。我们比较了各种急性疼痛模型中合用对乙酰氨基酚和NSAID与单用一种药物的疗效。方法系统检索MEDLINE、Embase、CumulativeIndextoNursingandAlliedHealthLiterature和PubMed数据库,时间从1988年1月至2009年6月,选定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特别是比较对乙酰氨基酚合用各种NSAIDs与其中一种药物的镇痛。选定的研究资料分为2组:对乙酰氨基酚/NSAID组合与对乙酰氨基酚或NSAIDs。我们将镇痛强度评分和补充镇痛药需求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此外,应用经过验证的量表对每项研究进行质量评分。结果21项临床研究包括1909例患者。使用的NSAIDs包括布洛芬(n:6)、双氯芬酸(n=8)、酮洛芬(n=3)、痛力克(n:1)、阿司匹林(n=1)、替诺昔康(n:1)和罗非昔布(n=1)。分别有85%的研究表明合用两药比单用对乙酰氨基酚有效,64%表明合用两药比单用NSAID有效。在疼痛强度和镇痛药补充方面,阳性结果中联合用药比单用对乙酰氨基酚组分别降低35.0%±10.9%和38.8%±13.1%,联合用药比单用NSAID组分别降低37.7%±26.6%和31.3%±13.4%。实验组之间质量评分中位数无明显差异。结论目前的证据表明,合用对乙酰氨基酚和NSAID比单用任一种药物可能提供更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探讨术后持续用镇痛泵的镇痛效果,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将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260例使用镇痛泵的患者作为观察组,260例使用肌内注射镇痛剂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患者术后48h内疼痛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发生的情况。结果使用镇痛泵的观察组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O.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副作用及恶心、呕吐等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O.05。结论镇痛泵用于妇产科手术,其止痛效果明显,副作用少,较为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早期吸吮棒棒糖对促进小儿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66例阑尾切除术后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术后6 h麻醉清醒后即开始肢体的被动和主动活动,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于术后12 h开始早期下床活动;试验组除上述处理以外,术后6 h开始吸吮草莓味棒棒糖,每4 h吸吮1次,每次20~30 min,直至恢复进食为止。比较两组患儿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排便时间。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了临床观察,试验组患儿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O.01)。结论阑尾切除术后患儿早期吸吮棒棒糖有助于恢复肠蠕动,缓解术后腹胀,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胰腺假性囊肿的形成原因及外科诊治方法. 方法回顾我院近5年来外科诊治的胰腺假性囊肿38例.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阶段的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5月于滦县人民医院确诊且未进行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75例,按年龄分为青年组(15例)、中年组(32例)、老年组(28例),并分别采集首次透析前及透析治疗1个月后的静脉血液标本;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5例为对照组,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各组尿毒症患者透析前CD3+、CD4+、CD4+/CD8+、IgA、IgG、IgM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各组患者透析后CD3+、CD4+、CD4+/CD8+及各免疫球蛋白水平均较透析前上升,且各组透析前后CD3+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透析前后IgG与IgM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前及透析后CD3+、CD4+、IgA、IgG、IgM水平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律、有效的血液透析可以改善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透析前、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的免疫功能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8.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布鲁氏菌抗体的新方法。方法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以大肠埃希菌表达、纯化的OMP31与BP26重组蛋白作为检测抗原,以金黄葡萄球菌A蛋白(SPA)作为胶体金标记物,制备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用于检测布鲁氏菌抗体,并分析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以粒径为40nm胶体金制备的试纸条检测布鲁氏菌抗体的敏感性最高,胶体金最佳标记pH为6.2,SPA蛋白最适标记量为6μg/ml。交叉试验证明试纸条不与其他非相关疾病感染血清反应,特异性高。试纸条检测结果与琥红平板试验方法的符合率为92%。结论制备的布鲁氏菌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具有敏感、特异、简便、快速的特点,可用于鉴别布鲁氏菌自然感染和人工免疫,并可区分牛、羊种布鲁氏菌感染,可在基层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建立头孢丙烯干混悬剂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Luna C18(2) 100A,4.6 mm×150 mm,5 μm];以磷酸二氢铵溶液(取磷酸二氢铵20.7 g,加水1 800 mL使溶解,用磷酸调节pH值至4.4)-乙腈(90∶1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25 ℃,采用HPLC法测定头孢丙烯含量;以纯化水为溶出介质,桨法25 r·min-1,测定头孢丙烯的溶出,并对溶出测定方法学进行验证。结果:头孢丙烯干混悬剂溶出方法专属性、线性关系、精密度、回收率等良好。结论:本方法能准确的测定头孢丙烯干混悬剂的溶出度。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胰腺癌转移、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74例胰腺癌组织和6例正常胰腺组织、4例CP组织、6例癌旁正常胰腺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的表达,分析VEGF表达与胰腺癌病理指标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胰腺癌组织VEGF表达率为71.6%(53/74),其他组织为12.5%(2/16),差异显著(P<0.05).肿瘤组织VEGF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神经浸润明显相关(P<0.05或P<0.01).Kaplan-Meier方法和log-rank检验显示,VEGF表达、淋巴结转移、神经浸润、肿瘤分期与患者预后相关(P<0.05或P<0.01).多变量COX风险模型分析显示,神经浸润、淋巴结转移与患者预后有直接相关性,而VEGF表达不是直接相关因素.结论 VEGF可以作为判断胰腺癌转移与预后的指标,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