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氢溴酸高乌甲素术后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6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术后疼痛是外科术后的早期症状,1992年7月至1993年3月我院对氢溴酸高乌甲素的术后镇痛作用及安全性进行了临床应用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青年颈椎失衡综合征中医整脊治疗前后X线变化,论证中医整脊手法对早期青年颈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3月至2011年2月,从北京中医药大学在校大学生中筛选出187例青年颈椎失衡综合症患者,年龄19~22岁,平均21岁。完全随机分为整脊组94例,男40例,女54例;牵引组93例,男42例,女51例。分别给予整脊和牵引治疗3周,每周3次。第3周治疗后,收集X线资料,比较治疗前后X线资料。结果:①整脊组治疗前曲度异常57例、棘突位置改变45例、角位移44例、椎体滑移15例、Ruth Jackson线交点前屈改变70例、后伸改变47例;治疗后曲度异常35例、棘突位置改变24例、角位移18例、椎体滑移3例、Ruth Jackson线交点前屈改变41例、后伸改变33例;X线测量指标:颈椎曲度由治疗前(7.070±4.629)°改善至治疗后(7.660±4.156)°、角位移由治疗前(13.790±2.590)°改善至治疗后(11.050±2.560)°、椎体滑移由治疗前(3.770±0.350)mm改善至治疗后(3.160±0.485)mm。整脊组治疗改善以椎体滑移及角位移变化明显,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牵引组治疗前曲度异常60例、棘突位置改变39例、角位移39例、椎体滑移15例、Ruth Jackson线交点前屈改变70例、后伸改变47例;治疗后牵引组曲度异常50例、棘突位置改变29例、角位移17例、椎体滑移3例、Ruth Jackson线交点前屈改变41例、后伸改变33例;X线测量指标:颈椎曲度由治疗前(5.590±4.639)°改善至治疗后(5.990±4.330)°、角位移由治疗前(13.360±2.064)°改善至治疗后(11.210±1.872)°、椎体滑移由治疗前(3.790±0.339)mm改善至治疗后(3.480±0.332)mm。牵引组治疗改善以椎体滑移及角位移变化明显,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青年颈椎失衡综合征病名能反映青年颈椎问题病理变化。②X线上颈椎应力点、角位移、椎体滑移、曲度变直、棘突位置改变证实青年颈椎失稳是青年颈椎失衡后的主要影像学表现。③中医整脊手法和牵引均是治疗青年颈椎失衡综合征的有效方法。④青年颈椎失衡综合征是颈椎病的早期表现,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43.
目的:检测肾母细胞瘤(nephrohlastoma,wilms tumor,WT) 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和微血管密度(MVD) 的表达,并探讨二者与WT 病理分型的关系.方法:手术切取50 例WT 患儿的肿瘤组织,其中为组织结构良好型(FH 型)40 例,组织结构不良型(UH 型)10 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 染色法检测其MVD 及VEGF 表达.结果:MVD 值FH 型为(50.57±13.01),UH 型为(85.92±14.36),两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35,P<0.05).VEGF 表达率在FH 型为65.00%,UH 型中为60.00%,两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7,P>0.05).VEGF 阳性者MVD 值为(65.70±16.88),VEGF 阴性者为(48.18±18.13),两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34,P<0.05).结论:WT 组织中MMP-7 和VEGF 的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和发展有关,可被认为是肾母细胞侵袭性标志,对WT 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及其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麻醉前预防性静脉注射长托宁对寒颤的作用。方法:前列腺光汽化切除前列腺160例患者分两组,每组各80例,一组静脉点滴长托宁1 mg,另一组静脉点滴0.5 mg阿托品,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全程观察患者有无轻、重度寒颤反应。结果:长托宁组有轻度寒颤8例,发生率为10%。阿托品组有轻度寒颤14例,重度寒颤10例,发生率为30%。结论:长托宁用于预防围术期寒颤优于阿托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