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9篇
综合类   30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18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吴又可在《温疫论·论气所伤不同》中提到“二五之精”。《温病学》五版教材注释中认为此语“义不详”。《温疫论评注》(二版)也仅对此加以简注。为了更好地领会本篇的思想内容,现就个人所识对此加以浅析,供同道参考。“二五之精”首见于宋·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  相似文献   
92.
现在所用的大鼠,几乎全部来自挪威种(Rattus Norvegicus)。一般认为这种大鼠最早生活于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以及东欧的里海和特伯尔斯克(Tocolsk)之间的地带。18世纪,随着贸易发展该鼠传播至整个欧洲和美国。19世纪中叶,该种鼠广泛用于解剖学、生理学及营养学等方面的研究。20世纪初,H·H Donaldson等培育了第一代近交系大鼠,并由其同事用于遗传学和癌症的研究。目前大鼠常用于如下几方面研究。 1、在器官移植方面当今实验性移植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即:小肠、心脏和肝脏的同种动物间移植;神经组织移植,异种动物间皮肤移植;生殖研究等。这些方面,大鼠是主要的实验对象。这是因为它的大小适于移植手术且又可为研究提供大  相似文献   
93.
新工艺制备的葛根黄酮甙对凝血系统的作用(论著摘要)杜力军,陈迪华,马丽焱,於兰,常琪,斯建勇(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4)新工艺制备的葛根黄酮甙(PF)收率达6%,其中PF含量在80%以上,是经典工艺的3倍。PF...  相似文献   
94.
以家兔为实验对象,以内生致热原为致热物质,以银翘散为解热剂所进行的实验表明:银翘散能够解除内生致热原所致家免的发热。其中银、翘、荆、薄四药可能为主要的解热药。常规银翘散煎剂中的挥发成分不能解除家兔的发热。  相似文献   
95.
中药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药效和机制研究已较充分,然而靶点的研究进展相对缓慢,这和靶点研究本身的被动性和难度有一定关系。本文基于国内外文献报道,并结合笔者的研究实践,对此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本文主要介绍三种技术路径:“线索”驱动、噬菌体展示以及亲和垂钓。并提及两种方案:酶解法和光交联法。基于这些技术方案,加强中药有效成分靶点研究的实践,将会有助于阐明中药治疗疾病的现代科学基础,有助于发展现代中药和创新中药。  相似文献   
96.
目的:对菠萝叶小鼠的一般生殖毒性进行研究,有助于更好的评价该植物的药用价值。方法:分别灌胃给予成年雄性和雌性小鼠菠萝叶,然后合笼进行交配。对于交配成功的雌鼠继续饲养。分别对孕鼠的妊娠、胎鼠的发育及生产的子代小鼠的情况进行实验观察。结果:菠萝叶除了大剂量(4 g·kg-1)对亲本雄性鼠体重有一定降低外,对其它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影响。对孕鼠及其子代小鼠均未见有明显影响。结论:提示菠萝叶对小鼠一般生殖功能无明显毒性。  相似文献   
97.
目的:甘遂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应用历史,主要用于促进肠运动。通过实验观察甘遂通便促进肠推进同时是否伴有病理变化。方法:应用30%甘遂提取物给小鼠灌胃后排便及其大小肠的影响,进行组织学检查。同时观察大小肠IL-1β,TNFα和Caspase3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甘遂能够明显促进小鼠排稀便,抑制肠平滑肌收缩,肠粘膜出现明显炎性损伤,并伴有IL-1β和TNFα表达的上调。结论:甘遂促进排便与刺激肠粘膜分泌和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伤益气雾剂中栀子苷透皮吸收的特点,探讨伤益气雾剂外用时栀子苷的透皮吸收的动力学.方法:利用体内外实验对栀子苷透皮量及其血药浓度进行测试观察.结果:无论体内体外试验均表明,给药后半小时栀子苷即可透过皮肤,在皮下组织中分布,同时血中也能明显测到栀子苷.其透出量具有累积增多的线性关系.结论:伤益气雾荆中栀子苷可明显透过皮肤,并在皮下组织及血液中分布.本实验为该药外用治疗相关病症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9.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证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和形成原因的分析,提出中医证动物模型的研究应建立在充分的临床医学研究的基础上。在制作证动物模型上,应客观地描述其制作的模型,而不应简单地外推为证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00.
黄连生物碱中小檗碱在大鼠脑核团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鼠静脉注射黄连生物碱提取物后,小檗碱在大鼠脑核团中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方法:HPLC法测定大鼠脑核团中小檗碱的浓度。结果:小檗碱在血浆中消除很快,t1/2β为1.13h;在脑核团中消除却很缓慢,t1/2β为11~15h;在脑核团中分布较快,为2.5~4h达峰,且消除缓慢,在体内滞留时间较长。统计矩参数表明,体内平均滞留时间为19~22h。结论:小檗碱可以在这些脑核团蓄积。因此,仅靠血浆药代动力学来指导小檗碱的临床用药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治疗脑部疾病。本研究不仅可以阐明小檗碱脑部代谢规律,为定位其脑部药效靶点打下基础,也为其理论研究作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