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9篇
综合类   30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18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新工艺制备的葛根黄酮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新工艺制备的葛根黄酮(PF)口服后5~15min血中即可检出,Tmax在0.6~1.6之间,其绝对生物利用度(小鼠)为15.91%。该药为一级动力学代谢,呈二室模型分布,体内药物吸收血药浓度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高。该药主要分布于肾、脾、心、肝等脏器,其在脑组织中虽分布较低,但其代谢较缓慢。其血浆蛋白结合率为45.22±1.28%,该药主要从肠道排泄。  相似文献   
62.
从创新中药角度认识血清药化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按照研究对象的来源不同,血清化学一般又可以分为血清生化学和血清药化学两大部分.现代中药研究中关系较密切的是血清药化学.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脑血管新药金森脑泰注射剂 (商品名 )中葛根素在正常和缺血再灌大鼠体内的动力学过程。方法 对正常大鼠及缺血再灌大鼠静脉注射金森脑泰注射液后不同时间采血 ,用HPLC PAD(二极管阵列紫外检测器 )测定葛根素血药浓度。 3P87软件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 静注金森脑泰后葛根素在正常大鼠体内呈一室模型 ,t1/ 2α为 18min ,在脑缺血再灌大鼠体内呈二室模型分布 ,t1/ 2α和t1/ 2 β分别是 7.7和 38.4min。平均驻留时间 (MRT)和清除率 (CLtot)分别为 2 4.0 ,43.9min和0 .0 14,0 .0 0 3L·min-1·kg-1。后者特征HPLC图谱经PAD分析 ,3个未知成分的色谱峰中有两个与葛根素的紫外光谱 (2 0 0~ 80 0nm)相似 ,它们的峰面积的经时消长过程与葛根素色谱峰的峰面积的经时消长变化相似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95 7,0 .9990。结论 利用未知成分的峰面积消长变化 ,求得相对药动学参数 ,有助于更全面地反映中药复方 (有效部位 )的药物代谢规律。同时也提示我们 ,作为葛根黄酮的主要有效成分的葛根素的药动学参数可以基本反映葛根黄酮的药动学参数。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脑血管药金森脑泰注射剂(CBN)中葛根素在大鼠肝肾分布的药物动力学,方法:取正常和脑缺血再灌大鼠行股静脉给药,采血和肝肾。HPLC测定葛根素含量。计算肝肾中葛根素含量变化。结果:静脉给药后正常大鼠葛根素主要在肾脏分布,且分布较快,药后15min分布达峰值,30min迅速下降,肝脏分布量少,但达峰时间及分布特点同肾脏,缺血再灌大鼠肝脏药物浓度明显升高,为正常鼠的2倍强,肾脏达峰时间明显延迟为30min,结论:CBN中葛根素主要在肾脏分布,缺血再灌时经肾分布时间延迟,肝脏含量明显升高,生病理状态下肝肾二脏中葛根素存在着明显的药物动力学差异。  相似文献   
65.
中药复方历来为现代中药研究的特点 ,无论从基础研究还是从开发来说均是如此。随着对复方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经验的积累 ,一些新的认识在不断的提出 ,如有学者建议对中药复方应从多靶点、多效用角度着手进行研究( 1) ,有人还提出了复方研究的“霰弹理论”( 2 ) 。中药复方的基础研究与新药开发有无区别 ,它们各有何特点 ,新药研究有无自己的规律和思路。对此进行探讨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1 直捷思路的内容1 1 “直捷思路”(Directresearch) 是我们在近几年对中药新药 ,尤其是二类中药复方新药的研制过程中 ,经过不断认识和思索 ,最终设想提出的。具体来说 ,直捷思路过程主要有以下几  相似文献   
66.
新药研究一直被称之为开发。谈到开发,一般认为是非研究性的工作,较研究层次为低,过去很多人不愿意从事开发,甘愿做一些所谓的研究工作。随着新药研究尤其是中药新药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二类中药新药的不断增多,国家也开始重视新药的研制。诸如国家在许多重大项目如攀登计划、“九·五”科技攻关等都立项招标,这符合我国的国情。从国家来看,新药研制已不再被视为一般的开发过程,而是一项高智能、高技术投入的创新工作,可以说新药研制的创新时代已经到来。1新药研究的历史背景回顾我国中药新药研制的历史,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67.
一直以来对中医学与当代自然科学的关系存在着争论。对于中医学这种临床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学科,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定位,对于全面深入认识与发展中医学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从西方自然哲学-自然科学的发展角度来探讨中医学的历史定位,从中获得对中医学的理性认识,为中医药学科的发展提供哲学和科学依据。结果表明:①从探讨自然运行规律来看,中医学属于科学范畴;②从历史角度来看,中医学应属于自然哲学下,与由数理实验科学发展而来的自然科学并列;③“形而上学-辨证论治-信息反馈修正”是其理论形成的主要闭环模式,并以此确保了这种形而上学与临床诊疗紧密结合在防治疾病上的可行性和可确证性;④对中医学的研究应该既不同于自然哲学也不同于自然科学;⑤坚持科学自觉和哲学自觉是研究发展中医学的重要治学态度。  相似文献   
68.
附子乌头草乌及其炮制品的毒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毒效角度出发,比较附子、乌头、草乌不同炮制品及提取物的毒性,为研究和应用这些生药提供相关实验依据。方法:以小鼠为主要研究对象,观察急性死亡率,心电影响阈剂量来观察毒性,以镇痛及其抗室颤来观察其药效。结果:从急性毒性看,白附片和黑顺片毒性较小,其最大给药剂量均为20.52 g.kg-1。盐附子毒性较大,LD50为11.301 g.kg-1。结合相关活性综合考察,临床安全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黑顺片>白附片>盐附子。草乌毒性较大(LD50 292.38 mg.kg-1),经炮制后毒性明显减小,约降低70.32倍。结论:附子、乌头炮制后起到了减毒存效的作用,而草乌炮制后则表现为毒效同时降低。  相似文献   
69.
缺血再灌卒中后抑郁小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并建立卒中后抑郁小鼠动物模型.方法 先利用结扎颈总动脉造成小鼠不完性全脑缺血再灌注病理损伤,利用悬尾和强迫游泳方法诱导小鼠抑郁模型,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全面考察其影响因素,确定最佳造模条件.结果 以缺血5 min,再灌10 min,再缺血5 min所诱导抑郁模型最为明显,且死亡率较低.结论 利用此方法所造卒中后抑郁模型具有操作简便、成功率较高且经济的特点,适用于该类药物筛选.  相似文献   
70.
目的:通过研究黄芩苷对脑缺血和肺炎模型中TLRs-NOD2受体的影响,探讨肺、脑相关炎性病变的共同机制。方法:分别建立小鼠脑缺血再灌和急性肺炎模型,造模后对小鼠腹腔注射黄芩苷,检测小鼠脑和肺组织中TLR2/4、NOD2和TNFα蛋白的表达。结果:脑损伤模型小鼠脑组织和肺组织中,TLR2/4、NOD2和TNFα显著高表达,黄芩苷能够不同程度的下调这些因子;肺炎模型小鼠脑组织和肺组织中,TLR2/4、NOD2和TNFα不同程度的高表达,黄芩苷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抑制这些因子。结论:黄芩苷对TLR2/4、NOD2受体及下游炎性因子TNFα存在着显著的调控作用,这种调控作用及对炎性反应的影响可能是其对肺、脑病变作用的共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