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9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0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31篇
预防医学   4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精神障碍的社会心理因素研究现况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王琳  李革 《中国公共卫生》2006,22(2):130-131
精神障碍是一类以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异常为特点的常见复杂性疾病,一般认为包括精神病、神经症、智能障碍、人格障碍、心身疾病等.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统计,目前全球至少有5亿人存在各种精神心理问题,占全世界总人口的10%[1].  相似文献   
122.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155例血清学表现各异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儿童血清HBV-DNA进行检测。结果显示:HBsAg阳性患儿,不论HBeAg是否阳性,HBV-DNA阳性率均在93%以上。在HBsAg阴性患儿,如抗-HBc单项阳性,DNA阳性率77%。出现抗-HBs阳性者,DNA阳性率55%;其中抗HBs低水平组DNA阳性率89%,明显高于抗体有效水平组的27%。表明:HBsAg阳性儿体内儿乎都带有HBV,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探讨体外定向诱导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生成高纯度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的方法。方法 模拟体内神经细胞分化发育的不同阶段及微环境,以脑星形胶质细胞为支持细胞,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等分三阶段诱导ESCs定向生成NSCs。形态学观察及畸胎瘤形成试验对ESCs的全能性进行鉴定;形态学观察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术和RT-PCR检测胚胎干细胞标志OCT-4和神经干细胞标志Nestin蛋白和(或)基因表达对诱导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测;NSCs分化试验对所诱导的NSCs的分化潜能进行检测。结果(1)体外培养的小鼠ESC-D3细胞在胚胎成纤维饲养层细胞上连续传代培养,仍保持向三胚层分化的能力;(2)随着诱导的进行,OCT-4表达逐渐减弱并消失,而Nestin表达逐渐增强,经三步法最终可诱导形成纯度高达90%以上的Nestin阳性细胞;(3)所诱导生成的细胞在NSCs选择性培养基中反复传代,仍表现为Nestin阳性和具有生成神经球的能力,在含血清培养基中可进一步分化为神经元、星形神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结论采用星形胶质细胞作为诱导基质,模拟体内神经分化过程的三步诱导法,可诱导ESCs生成较高纯度的NSCs,并能较好维持其干细胞特性和具有进一步分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探讨周围血管连续换血术治疗重症新生儿溶血病的疗效。方法:ABO溶血、Rh溶血患儿各1例采用脐静脉单路换血术,余2例Rh溶血患儿及1例重度窒息并D IC伴重度贫血患儿采用周围血管连续换血术。术后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经脐静脉单路换血的2例患儿,1例ABO溶血患儿于术后72 h因心衰死亡,另1例Rh患儿术后9 d痊愈出院;经周围静脉连续换血的3例患儿,术中、术后经过均顺利,痊愈出院。结论:周围血管连续换血术优于脐静脉换血术,周围血管连续换血术可在具有新生儿监护条件的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25.
例 1 患儿 ,女 ,1 0岁 ,以“发热 4d,间断抽搐 1 d,昏迷 0 .5 d”为主诉入院 ,体温最高达 39.0℃ ,在当地静点先锋 、庆大霉素等无效。查体 :昏迷状态 ,压眶无反应 ,双瞳孔光反射弱 ,球结膜轻度水肿 ,咽稍赤 ,双肺可闻及较多痰鸣音。神经系统 :四肢肌张力低下 ,深浅反射均未引出 ,病理反射 :克氏征( )、布氏征 ( )、巴氏征 ( -) ,入院后按病毒性脑膜炎治疗 2 d,体温未降。血MP-Ig M 回报 1∶ 80 ( ) ,CRP30 .5 mg/L,ESR5 0 mm H2 O/h,脑脊液正常 ,血 Rt:WBC7.5× 1 0 9/L,N0 .90 ,L0 .0 84 ,PLT5 1 9× 1 0 9/L,Hb1 1 6 g…  相似文献   
126.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系统快速诊断结核和其他细菌感染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系统用于诊断细菌感染,并区分结核和其他细菌感染。方法多重PCR系统检测129份临床样本包括脑脊液108份、胸水10份、腹水11份,与培养结果比较,分别评估该系统检测普通细菌和结核杆菌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本系统检测临床样本中普通细菌和结核杆菌的敏感性均达100%,特异性分别为86%和81%。结论多重PCR系统可成功地用于临床快速诊断细菌感染,并有效区分结核和其他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27.
小儿肺炎支原体脑炎(附三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孙旭  李革 《小儿急救医学》2002,9(3):160-160
  相似文献   
128.
周玉佳  沈鹏宇  范明月  汪龙  李革 《重庆医学》2016,(29):4106-4109
目的 了解重庆市15岁以上土家族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探讨当地居民高血压与膳食之间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13~2015年对重庆地区8个县区的15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调查其最近一年内膳食摄入的种类及数量,并测量血压.结果 1 622名土家族居民中共有高血压患者213例,患病率为13.1%.其中,65~74岁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其他年龄组(x2=196.082,P<0.05),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x2趋势=12.69,P<0.05).对照中国居民膳食宝塔推荐量,土家族居民谷类、蔬菜、蛋类摄入较为合理,而奶类、油摄入量、鱼虾类在推荐摄入量范围的居民只占0.25%、3.70%、7.46%.非高血压组每日大米、禽内、鱼虾类、奶类、水果、干果摄入量高于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1、4.137、2.358、3.940、2.935、1.715,P<0.05);植物油、动物油和食盐每日摄入量低于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9、3.395、3.42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动物油、食盐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OR=1.185、1.162),干果、禽肉、奶类及谷类摄入为高血压患病的保护因素(OR=0.747、0.828、0.828、0.848).结论 土家族居民高血压低发,与其膳食结构存在一定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9.
[摘要] 目的 探讨直肠癌自发性细胞凋亡指数(SAI)、ATM蛋白表达水平和放射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对56例直肠癌活检标本分别采用TUNEL和免疫组化法检测SAI和ATM蛋白表达,对放疗后手术切除标本进行放射敏感性测定,观察其与SAI,ATM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 放疗前直肠癌组织均能检测到细胞凋亡,平均SAI(1.01±0.25)%;SAI与ATM蛋白阳性表达率呈负相关(r=0.75,P<0.05);高凋亡指数组(SAI>1.01%)放射敏感性明显高于低凋亡指数组(SAI<1.01%)(P<0.05);ATM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放射敏感性呈负相关。当SAI>1.01%,ATM(-)时,放疗敏感性明显增高。结论 SAI和ATM与直肠癌放射敏感性密切相关,是直肠癌放射敏感性的两个重要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30.
氧化应激促进维持性血透患者血清体外诱导血管新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诱导血管新生.方法:11例血液透析患者口服VitE 400mg/d,连续服用6周(干预组),另外11例透析患者常规治疗(非干预组).用10%干预组患者血清培养基和10%非干预组患者血清培养基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TBA法检测血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血管样结构形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用Transwell小室测定细胞迁移能力,比色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产生.结果:在干预组,治疗后血浆MDA水平低于治疗前,用非干预组血清细胞培养30h后,有血管样结构形成,平均面积(1438±112)μm2,细胞迁移及增殖能力增强,细胞内活性氧产生增加.结论:维持性血透患者血清能够诱导HUVEC血管样结构形成,氧化应激状态是其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